云南哪些地方脱贫最多 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
图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一景。这里安置了来自109个傈僳族寨子的700多户群众(1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
云南省扶贫办11月14日介绍,怒族、傈僳族近日实现整族脱贫,至此,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实现整族脱贫。
云南是我国直过民族主要聚居区,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民族从原始社会等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一段时间里,直过民族群众发展条件落后,贫困问题突出,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云南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云南把9个直过民族和2个人口较少民族列入脱贫先行攻坚计划,因地制宜,因族施策,精准帮扶,创新实施“一个民族聚居区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攻坚模式,推动直过民族聚居区实现“千年跨越”。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拼版照片:上图是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村一景(2016年11月25日摄);下图是搬迁到怒江边的托坪村五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村(2020年11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拉祜族孩子们面对镜头露出开心的笑容(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格力小学,学生在教室里上课(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拉祜族群众在村里上夜校(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扶贫工作组长罗志华在给村民理发(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福贡县鹿马登乡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工作(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拉祜族妇女娜四在采茶(4月11日摄)。娜四原本连育秧苗、撒化肥都不会,在扶贫干部的指导下,全家经过几年发展已种下18亩茶树。娜四家2019年还种了4亩水稻,一年收获了2000多公斤稻谷。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怒族群众郁五林在自家开的客栈直播怒江大峡谷美景(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独龙族“文面女”李文仕在织独龙毯(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杨彩芹(左二)在自家开的农家乐里给客人上菜(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缝制棒球(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搬迁户麻花妞在新家的厨房里准备午餐(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孔当村,独龙族老人当娜在家看电视(1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巴坡村,村医孟文新给独龙族老人马桂英测量血压(10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班三队拉祜族群众搬迁前居住的茅草房(资料照片);下图为4月9日拍摄的村容村貌(新华社记者胡超摄)。新华社发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新貌(10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在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在广场上休息(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