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者也几个视角(追凶者也玩砸了)
(本文由电影烂番茄原创:dylfc99)
当宁浩干了盖•里奇的活,曹保平干了宁浩的活时,宁浩成了。
曹保平成了吗?
这或许才是关于《追凶者也》最有趣的问题。
没有人可以否认,《烈日灼心》之后,曹保平已经成为中国最好的犯罪片导演。
可是《追凶者也》不是《烈日灼心》。
电影中的刘烨、张译他们操着方言,在《低俗小说》的套层结构里一路狂奔。
同时又不懈地讲述着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
黑色是肯定的,幽默不幽默就见仁见智。
更大的问题在于,我们该用什么标准评价曹保平和他玩嗨了的新电影。
放在时下的国产电影里,比起那些大写加粗的不及格,这部电影,肯定是一股清流。
豆瓣7.5分,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点。
但是,和曹保平自己比较呢?
那么不论是向《光荣的愤怒》回归的荒诞幽默,还是影片玩过火了的结构叙事,都令影片质量打了折扣。
另一方面,《追凶者也》似乎也没过去那么卖座了。
三日累计票房也才5400多万,对于一部同样有上影节奖项和明星加持的犯罪片来说,相比《烈日灼心》这显然是一种退步。
那么问题来了。
被捧上神坛的《追凶者也》,到底是怎么被玩砸了?
最先要吐槽的,是这个被影迷一致认定曹保平拿错了的,“宁浩的剧本”。
影片分了四个章节,分段叙事并打乱时间线,容易把观众弄晕,其实故事很简单。
电影里,刘烨扮演的修车工人,被怀疑成杀人凶手。
他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开始追凶。
而另一方面,被莫名其妙当成凶手的段博文,也被卷入事件。
张译饰演的真正杀手,则被迫去收拾自己误杀的残局。
杀人、追凶、笨贼一箩筐、宿命追逐,在云南的黄沙漫卷之间,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就此拉开。
看起来,故事非常昆汀、科恩兄弟、盖·里奇甚至是罗泓轸。
(昆汀·塔伦蒂诺、盖·里奇)
可是《追凶者也》的问题是,许多观众都能轻松感受到那种充满刻意的设计感。
整个故事都在为荒诞而荒诞,到了故事后段,影片更像是脱轨的列车一样。
不仅悬念感丧失殆尽,还整体陷入失控的境地。
那段漫长的对“奸商”的控诉,如果是为审查我们还能理解,如果这就是导演的本意,那么全片的故事逻辑就大有问题了。
从导演技巧来讲,这部电影是宁浩最擅长的黑色幽默喜剧。
但却未必是曹保平最擅长的。
罪案和黑色是曹保平熟悉的,喜剧是他不太熟悉的,效果也不同。
喜剧方面的优点是,没有紧追网络流行语,最大的笑料,都是从故事设定中来。
比如,张译跟了段博文一天,却在最后关头睡着了,醒来以后狠狠抽了和他一起睡觉的胖女人两个耳光,这种自然而然的幽默感顿时笑倒一片。
罪案方面的优点则是,曹保平保持了罪案题材中一贯的惨烈、荒诞和悲悯。
当张译最终在女友楼下被捕时,那种尘埃落定中的悲天悯人,依然很能打动观众。
好了,现在番茄君要开始挑电影中的毛病了。
喜剧方面最大的毛病就是,那股自以为是的黑色幽默。
和那些成功的黑色喜剧一样,片中也有大量的方言粗口、混乱、厮打、闹剧。
可是混乱和幽默是不同的,尽管导演试图把这一切拍得很有趣,但对于观众来说,未必感受得到导演的笑点。
尤其对于那些对方言不那么感冒的观众来说,这种过分括噪的快节奏搞笑,还可能产生一种观影疲惫感。
至于罪案方面,曹保平把持了简洁、直接的写实风格。
将叙事的重点从戏剧转向人物,从一开始就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为什么行凶上。
这种做法当然很高级,但要让观众跟得上,导演必须hold住剧力才行。
可是在本片中,由于过度搬弄结构,导致直到张译部分,片子才从沉闷中苏醒过来。
当然,由于曹保平的存在,影片即使尴尬,也尴尬地非常扎实。
至少在技术层面是过关的。
同样尴尬的,是影帝刘烨。
很多人都认为张译甚至段博文的角色更出彩。
刘烨饰演的宋老二是个汽修工,一根筋,憨厚老实,被迫走上追凶之路。
在国产电影中,这种一条路走到黑的角色本身已经没有新鲜感了。
刘烨的演出也并没有赋予角色什么新鲜感。
但是刘烨的精彩,在于他很好地把握了角色的层次感。
所以这个角色虽然处境很荒诞,但却被刘烨演出了一种踏实的存在感。
相比之下,张译饰演的杀手董小凤这类角色却从未在国产电影中出现过。
这个身份卑微,甚至要送自己爱的女人去给客人取乐的小角色,又始终保持着行业“顶尖高手”的尊严感。
可是真到行动的时候,却又沿路背运且出错不断。
除了一口强行的东北话比较让人出戏,张译也很好地把握了这个角色的精髓。
尤其是那种卑微中的洋洋自得感,令董小凤的出彩成为必然。
段博文饰演的王友全看似无足轻重,但正是因为导演对他的设计最少,反倒让他在一部闹腾的电影里,显得更正常。
当一个全片性格最简单的角色被段博文用一种自然的方式演出来的时候,这个角色又亮了。
说到底,表演精彩和角色精彩依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笑点和爆点是张译的,刘烨显然是一个相对吃力不讨好的角色。
可是他的表演,为他的角色做出了补位,这个影帝,依然是他应得的。
从现有票房趋势看,《追凶者也》的票房,很可能只能达到《烈日灼心》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除了演员阵容,是什么让《烈日灼心》的观众放弃了《追凶者也》。
一个最大的问题是:
导演自己玩嗨了,观众没有跟着嗨。
比起《烈日灼心》强烈的戏剧性和商业性明显的动作场面,《追凶者也》在商业上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吗?
它甚至放弃了全片作为犯罪电影起码看点的悬念设置。
影片的主角,不再把最多力气花在抽丝剥茧寻找真相上,而是将时间用在了鸡飞狗跳大逃杀的过程。
虽然观众并不排斥荒诞中见人性的故事,但对于非影迷和犯罪片爱好者的路人观众来说,影片的界面确实不够友好。
一直以来,严肃犯罪剧情片在国内市场上一直承受着铩羽而归的命运。
但曹保平的作品,渐渐成为少有的艺术品质靠谱,商业上也不含糊的电影。
从这个意义上说,曹保平如何找回严肃剧情片的卖座能力,显然是他在《追凶者也》后需要反思的问题。
坦白说,自《烈日灼心》开始,曹保平就已经被太多人寄予众望。
他们希望这个国内最牛犯罪片导演,带领国产高品质犯罪片走出一条站着把钱赚了的路子。
之后他的每一部电影,注定在各方期待中,因为不同的观影立场,被谬赞或被责难。
可是我们忘记了,导演并不一定会按照观众期待为他设定的轨道前行。
当所有人都等待着另一部《烈日灼心》时,曹保平延续了他电影中云南的黄沙飞土、寓言般的残酷灰暗,以及主角们拧巴的人生。
但是也走出了过去的安全区域,拍出了一部很不曹保平的曹保平电影。
论票房,《追凶者也》的单日票房,不及《大话西游3》的一半。
可至少在《大话西游3》称霸中秋档的这个电影市场上,还有这么一部任性的电影颤颤巍巍地站在那儿,死顶。
票房一时的输赢,不重要。
对于沉闷的国产电影来说,需要曹保平的这种任性。
所以,《追凶者也》是被玩砸了,可却咂得漂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