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需要背诵的13篇古诗文)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人教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人教版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耘田:在田间除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解:理解,懂得。④供:从事。⑤傍:靠近。⑥阴:树荫。
【大意】
初夏,农人白天在田里除草,晚上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共同品读】
古诗的前两句用“昼”“夜”“儿”“女”等词语,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夏忙时的劳动场面: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未解”“也”“学”等词语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流露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全诗语言浅近、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知识卡片】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中兴四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泛,关注国计民生。《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田园组诗,宛如乡村生活的一长幅画卷。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2.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①稚子:幼小的孩子。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④磬: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大意】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破碎一般的声音。
【共同品读】
全诗描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颜色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钲”,为圆形;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声意俱美,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场景。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块时的得意、碎冰时的懊恼,整个心理过程一一呈现,表达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知识卡片】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中兴四大家”之一。他的诗题材丰富,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诗风独具特色,世称“诚斋体”。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写得惟妙惟肖。
3.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①陂:池岸。
②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漪:水中的波纹。
④腔:曲调。
⑤信口:随口。
【大意】
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
【共同品读】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前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两个“满”字,写出了青草茂盛、池水高涨的景象;用“衔”和“浸”,把池塘、青山、落日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倒映在水中的情形。绿草、碧水、青山、落日,色彩绚丽,景色优美。后两句写牧童的活动:“横牛背”和“信口吹”抓住了牧童坐在牛背上的样子及笛声的变化,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卡片】
和儿童有关的诗句:
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③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袁枚《所见》
4.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①临:将要。
②意恐:担心。
③言:说。
④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⑤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这里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
【大意】
临行前,母亲在为游子缝制衣衫,那针脚分外细密,是担心孩子长久不能归家。像春日阳光一般的母爱,孩子微小的心意又怎么能报答呢!
【共同品读】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密密缝”这个细节传递的是母亲对游子的不舍和牵挂,因为怕孩子长期在外,迟迟不能返乡,所以衣服要缝制得结实一些,这样就能更耐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将孩子喻为小草,将母爱喻为春天的阳光,寄托了孩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知识卡片】
《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5.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①闲:安静、悠闲。指人声寂静的意思。
②空:空寂、空空荡荡。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③惊:惊动,扰乱。
④时:时而,偶尔。
【大意】
春天的夜晚十分安静,山中一片空寂,甚至听得到桂花落下的声音。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山间溪畔响起了鸟儿鸣叫的声音。
【共同品读】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空山幽静而美丽的景色,表现了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这首诗极其善于运用动与静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巧妙地赋予静态场景以动态,以动显静,使诗的艺术画面达到极致。全诗紧扣一个“静”字,通过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的景物,以动衬静,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营造了动静相间、静而不寂的意境,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中春夜图。全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而又愉悦的心境。
【知识卡片】
王维与孟浩然齐名,被人为称为“王孟”。他早期写过很多边塞题材的诗篇,有人说他是边塞诗人。后来,他主要写山山水水,田园生活,就是人们所说的山水诗,他也是唐朝山水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6.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②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③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
【大意】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一片黯淡,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铠甲,不打败进犯之敌,就绝不返乡。
【共同品读】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事场景的描绘,表现了戍边战士的崇高精神。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边塞的辽阔景象,通过青海湖、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等景物,勾勒出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典型环境;同时,开阔、萧索的景色描写,也从侧面反映出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诗的后两句以戍边将士的口吻发声,抒发了他们坚定的报国之志。“黄沙”突出了战场的环境特点,历经“百战”而“穿金甲”,则将戍边时间的漫长及战斗的频繁、激烈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将士的报国之志却没有因此而消磨,反而变得更加坚定,在身经百战之后,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全诗将意蕴丰富的环境描写和宏伟豪迈的感情抒发融为一体,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知识卡片】
王昌龄,字少伯,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从小家境贫寒,靠农耕为生,年近不惑时终于考上进士。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他的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还能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从军行》。这是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一共七首七言绝句,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①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②五千仞岳:指华山。“仞”,长度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③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④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⑤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大意】
黄河奔流入海,华山高耸入云,遗民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
【共同品读】
这首诗写了诗人在秋日黎明时分走出篱门,想到北方中原地区尚为金人所统治,心中无限感慨。前两句描写黄河和华山,对仗工整,意境雄浑。通过“三万里”“五千仞”的夸张比喻,以及“入”“上”两个动词的运用,让人感到黄河、华山不仅气势雄伟,而且富有生气。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由北方的景物联想到那些在金统治地区的遗民百姓。“泪尽”一词中,企盼南宋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次落空的失望之情呼之欲出,读来令人心生酸楚。诗人借遗民之口表达自已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使得这首诗所表达的爱国之情更为厚重、深沉。
【知识卡片】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他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于是写下这两首诗。
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①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②蓟北: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③却看:回头看。
④妻子:妻子和孩子。
⑤漫卷:胡乱地卷起。
⑥青春:指春天。
【大意】
身在蜀地时,忽然听闻蓟北被收复的消息,不禁泪洒衣衫,回头看到妻儿也一扫愁容,随手卷起书本,内心欣喜若狂。在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可以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到襄阳,去往洛阳方向。
【共同品读】
本诗开篇便点出了写作的缘由,即“剑外忽传收蓟北”。“剑外”是诗人当时所在的蜀地,“蓟北”则是当时叛军的根据地,“忽传”写出了捷报到来的突然,因此诗人惊喜莫名,以至于刚一听到便涕泪如雨。“涕泪满衣裳”里,既有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的欣慰之情,也有对自己数年来颠沛流离、终于可以回归家园的感慨之意,更有对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之情,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感情,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五个字中了。接下来,诗人回头看到身边的妻儿也一扫愁容,自己不禁随意卷起书本,陷入这巨大的喜悦中。“漫卷”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激动心情,而“喜欲狂”更是直抒胸臆,把感情推进到一个更热烈的层次上。然后,诗人对“喜欲狂”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大白天便开始纵情饮酒高歌,想着正好能携这大好春光一同返乡。“放歌”“纵酒”,正是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的具体写照。不仅如此,诗人甚至已经想象到了返乡的路上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即从”“便下”写出了时间之迅疾,转瞬之间,从巴峡到巫峡,又从襄阳到洛阳,飞驰的想象将诗人忽闻捷报、急于返乡的喜悦之情推向了高潮。
【知识卡片】
此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身在蜀地的杜甫听闻这一消息,不禁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9.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①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厘米)。
②羌笛:属横吹式管乐,是唐代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
③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④度:吹到过。
⑤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大意】
放眼望去,黄河仿佛伸入了远方的白云之中,四下只有一片孤城和万仞山峰。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的曲子呢?即使是春风也吹不到遥远的玉门关。
【共同品读】
诗的前两句由山川的雄阔苍凉起笔,描绘出边塞的景色特点。首句抓住自下向上、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更加突显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说《折杨柳》这一伤别的曲调由羌笛吹出,格外增加了征夫的离愁,蕴含无限的乡思,最后笔锋一转,说玉门关地处遥远,就连春风都吹不到这里,暗指边塞苦寒,将士生活艰苦,表达了戍边者久久不得还乡的哀怨乡情,悲凉中又有慷慨之气。
【知识卡片】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诗人,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描写的主要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等。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王昌龄、岑参、李贺等。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①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
②之:往、到达。
③广陵:扬州。
④辞:辞别。
⑤烟花:形容春天薄雾霭霭、柳絮如烟、鲜花掩映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⑥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⑦唯见:只看见。
【大意】
朋友要离开此地,在美好的春季前往扬州了。朋友乘坐的那一叶小舟驶得越来越远消失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最后只见长江蜿蜒地流向远方。
【共同品读】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既点明了送行之地“黄鹤楼”和友人的目的地“扬州”,又说明了季节特征“烟花三月”。后两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人巧妙地把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融入景色描写之中,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既是朋友离开时所走的道路,也是诗人送别朋友时目光的追随之处,更暗指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潮起伏。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知识卡片】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一种传统诗歌。主要表达的情感有:诗人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和伤感的愁绪:对友人的劝慰,激励和关心;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表明心志;既有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劝慰警示之意等。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11.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③子规:鸟名,又称杜鹃鸟。
④才了:刚刚结束。
⑤蚕桑:种桑养蚕。【大意】
山陵田野间草木茂盛,一片碧绿;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共同品读】
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四月的乡村风光。山青水碧、绿水漫田、子规声声、细雨如烟的初夏景象和紧张忙碌的农民构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呈现出一派生机,给人以欢快之感。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白”颜色鲜明,动静结合,意境开阔,语气舒缓;后两句“闲人少”“才了”“又”写出了劳动繁忙,节奏紧张。全诗一张一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生活的热烈歌颂。全诗语言朴实,色彩明丽,热烈欢快,富有生活气息。
【知识卡片】
翁卷一生没有做过官,屡考进士不中,始终生活在社会下层,他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的诗作大多反映和关注现实,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诗歌内容自然真切。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两篇小文言文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
②鬻:卖。
③誉:称赞。
④陷:刺破。
⑤或:有的人。
⑥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大意】
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拿起自己的盾称赞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刺不破它。”又举起自己的矛称赞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刺破。”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那坚不可破的盾与无坚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共同品读】
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读来很有趣味,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如,一个“誉”字,就可以让人想到卖者那自吹自擂、得意忘形的模样;“何如”一问,能让人联想到围观者质问卖者时从容不迫的样子;“弗能应也”则使人想象出卖者无法回答时的尴尬和窘态。
【知识卡片】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就在其中,还有“郑人买履”“买椟还珠”“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讳疾忌医”“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②惠:同“慧”
③诣:拜访
④乃:就,于是。
⑤示:给……看。
⑥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大意】
梁国有一个姓杨人家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共同品读】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要精当。第一句总起全文,介绍了本文的主人公一杨家九岁的儿子,说他十分聪慧。接着讲了一件有趣的小事,来证明其聪慧。孔君平去拜访杨家父亲,可他不在家,于是叫出了杨家孩子。孩子用杨梅招待客人。孔君平看到杨梅,想到这家人姓杨,于是借此调侃杨梅是杨家的果子。而孩子的作答也干脆利落,同样在姓氏上做文章,以孔雀不是孔君平家养的禽鸟来反驳对方。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
【知识卡片】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今通行各本为六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内容主要是记载汉至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和逸事。书中所载人物皆实有其人,涉及的重要人物有几百人,从中可以了解当时的思想、言行、社会风貌,且其文辞优美隽永,历来为人所称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