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裸辞备孕(30岁裸辞34岁冻卵39岁退休丁克)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
伯尼斯·钮加藤提出了“社会时钟”的概念。
它几乎涵盖了人一生中通常会做的所有事情,
比如几岁前完成学业、第一次谈恋爱、
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结婚、生子、
买房、买车、收入达到某个阶段、退休……
它反映了我们生活的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人们通过和社会时钟的对照,
判断自己在同龄人中的位置,
落后便会感到焦虑,和失败。
前不久,
一条发布了一份问卷“你脱离社会时钟了吗”
共收到279份有效问卷,
我们从中挑选了4个“脱离社会时钟”的故事。
有30岁裸辞,出国读研的;
有34岁冻卵,彻底摆脱“年龄”限制的;
有35岁离婚两次,却掌握主动人生的;
有39岁,早早退休的;
……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
“33岁,我经历了两次离婚,
但我却更自由、更主动了”
Cristina,33岁,上海,HR
从小,我就很介意时间和年龄,一直处于被时间赶着跑的状态。
25岁第一次结婚时,其实对婚姻没有任何概念。他是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觉得时间到了,对方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结了。
但他的条件特别差,结婚后我住在他们北京西南五环的宿舍里。我最初觉得他比较聪明,是有前景的,但后来也非常失望。26岁第一次离了婚。
28岁和第二任丈夫结婚时,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我离过婚。结婚第二年我们就想要孩子,因为我已经不小了。
我一直都在用排卵试纸,但是一年都没有怀上。然后开始做B超监测排卵,排卵期每天都要去医院,这样可以精准地看到什么时候排卵,再回家同房,但是做了半年依然不行。
29岁,便决定去做人工授精,不成功。又尝试了一次试管婴儿,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我这才安下了心,虽然第一胎有点晚了,但一下生了两个,又让我赶上了时钟。
很多人都说我着急,怎么一年怀不上就去做试管。但我压力太大了,大到发了湿疹。
一来,我的父亲癌症晚期,我非常希望他可以看到第三代。
另外,我也想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从国企进入外企。已婚未育的女性,在职场上太没竞争力了。生完孩子,才能作为一个相对男性的身份,投入到职场中去。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
终于,我什么都有了。但,今年3月,我33岁,发现第二任丈夫出轨了。
从发现小三的短信、断定他出轨、决定离婚、拿到录音证据、咨询律师、做好要房子不要孩子的决定、拟好离婚协议、让他签字,一共6个小时。期间,我还哄睡了2个儿子。
离婚后,我哭了1个月,还找了个心理医生咨询。这一点上,我还真是个现代女性,律师和心理医生用得都很好。
紧接着,我经历了一个“哇哦时刻”,我突然发现,原来人生还可以重新选择。所有的条条框框全都消失了。
现在正与小自己14岁的男孩谈恋爱,他大学快毕业了。目前只谈了一个月,这段关系还不成熟,但他带给我很强烈的精神上的快乐。
25岁结婚、31岁有两个孩子、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万的收入……这些数据会给我带来安全感,让我隐藏在社会舆论下,安静地过自己丰富的内心生活。虽然离婚了,孩子也不在身边,但是那些小目标、小里程碑,我都经历过了,我现在一点也不慌张。
“我用冻卵抵抗生理时钟”
Tian,34岁,上海,建筑设计
我34岁,单身,无男友,正在纽约做冻卵。
我身边的朋友大多已结婚生子,他们比喻说,他们都是搭了班车上路的,而我没赶上,只能在后面等出租车。但很不巧的是,我发现前面不少班车都翻了。
其实我在更早的时候是会着急的。20岁出头的时候,长辈跟我说:“25岁以后,女人就没有人要了,开始走下坡路了。”
被这些“碎碎念”围绕着的我,去纽约念研究生,感受到了巨大的价值观冲击。
很多同学从小在几个国家辗转长大;有同学911时就在世贸大厦里工作,看穿人生以后,在30多岁放弃金融改学建筑;我们班有两名女同学,在高度紧张的一学年中还生了孩子,前一晚我们还一起在工作室熬夜,第二天一早娃出来了,再过一周继续来和我们一起熬夜了……
这让我形成了自己对于“时钟”的判断,为什么要用多数人的成长历程去对个体的人生道路进行绑架?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
有一个理由我觉得是成立的,就是随着年龄增大,很多生理机能老化,比如说女生卵子的质量。
我今年34岁,选择去美国冻卵,我要把年龄对于生育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于没有美国医保的国际就医者,冻卵的价格普遍在10000到15000美金左右。以后每年的存储费,在700到1200美金不等。
相当于给自己上了个保险。我可以更加坚持地,不按照年龄的限制,去找到可以携手人生的伴侣。
我确实可以感知到很多人为设定的“时钟”。比如,大学里现在要求教师年轻化,40岁以上博士毕业求一份教职难度就比较大;之前某些科技类公司,针对35岁以上员工的裁员;以及30岁以上单身女性在求职时会遇到的雇主的顾虑,等等。
这些让人相信“社会时钟”的存在,并屈从它的安排。
正因如此,在30岁的时候,我选择了裸辞回国创业,当时我正在纽约最著名的事务所工作。
我现在每天工作大概12个小时,偶尔也是会感到孤独的,但这就是“围城”吧,和已婚的朋友彼此羡慕。
Tara
“未婚夫劈腿后,
30岁的我辞去稳定工作,去美国读研”
Tara,30岁,陕西,学生
在中国,大部分人的前22年都差不多吧,但我一开始就走得有点急。
5岁念小学,高二就突然想高考,所以15岁半上的大学;三年读完大学;20岁就进入公立高校做助教了,开始讲专业课,所有学生都比我大……
22岁辞去大学的工作,走完了中国34个省,找了一份兼职写电视剧;25岁与劈腿的未婚夫分手,得了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伴随性失忆三年多。
29岁辞去体制内稳定工作;30岁,单身,开始海外生活,目标是读英文文学硕士之后再读博,计划读到45岁。
旅行中的Tara
我受我爸的影响比较大,他是一个很新潮的人。在我13岁的时候,他就给了我一点点钱,把我一个人送上了火车,让我去上海的阿姨家住一段时间,长长见识。
在我22岁要去当背包客时,我爸给我买了帐篷和背包,还送给我一个他钓鱼用的破旧的吊头灯。他说在山里用这个灯比较方便。我用它们走遍了全中国。
我爸跟我说:“你这一辈子,就是要找到你自己,这是最好的事情。”
要不是我未婚夫劈腿,我恐怕这辈子都找不到我自己了。
做完背包客,我找了份体制内的工作,和所有人一样准备成家立业。25岁的一天早上,他突然跟我说:“挑个日子去领证吧,我和你没有爱情了,但可以把婚结了。”
我当时就哭了,我当然不能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但我压力太大了,身边的人都结婚了,有的都生二胎了。有人说:“你这个年龄了,忍一忍就过去了,他只是婚前恐惧。”
过去的那些年我都是一个还算优秀的人,在经历打击之后我更着急去证明自己。我每天睡不着觉,四天三夜没有合过眼。我爸带我去的医院,发现我有严重的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还伴随着失忆。
最明显的标志是,我已经快29岁了,但是我真以为我27岁,过了2次27岁的生日。因为我不想有那种年龄的压力,就不承认。
留学中的Tara
好在自己挺喜欢看书的,在不想出门的日子里也完成了一本短篇纪实文学。
被逼入绝境,反而让我思考了很久,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我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我有什么不好意思讲出来呢?30岁年轻健康有什么来不及呢,我决定计划、辞职、存钱、和出国读写作。
我现在正在努力地读语言、把雅思的分数刷得更高,明年我要申报一所好的大学。
我终于接受了真正的自己,不会被他人影响。以前活得太着急,以致于迷失,花了30年才认识自己,我愿意再给自己十五年去积累和创造。我需要的是追求梦想和内心的安稳,并不是别人看起来你很好。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
“我39岁,丁克,已退休”
茗、39岁、成都、退休
前半生还算按部就班吧。22岁大学毕业后工作,26岁结婚,29岁换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外企做人力资源主管。
直到今年六月,39岁正式离职了,不干了。对了,我还是个丁克。
退休这件事情,没有敢跟父母讲,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因为我工资挺高的,在成都,基本工资3万,还有奖金和补贴,每年都要出国开会,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光鲜的职位。
我们是制造型的工厂,每两年是一个周期,需要招人,一段时间之后又需要裁人。这十几年,我反复招人、又裁人,有时候针对的都是同一批人。
刚开始我会很动感情,哭着和被辞退的同事们告别。但久而久之,我越来越冷漠,这是我非常厌恶自己的一点。
去年11月,我几乎快抑郁了,压力非常大。去上班的路上,我边开车边哭,哭完了到办公室把眼泪抹了,就开始工作。
去年我利用年假,去四川省的图书馆做志愿者,专门整理书籍。我太喜欢这个工作了,因为我不用说话,我一整天不需要跟任何人说话。
退休的念头,已经想了两三年了。我跟我老公两个都是喜欢比较平淡的生活,也没有孩子,继续努力、使劲地工作没有什么意义。就退休了。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
我老公没有退休,他工资不高,一个月5000左右吧。
现在每个月,两个人就花6000元。我也有继续交社保,现在的生活一定是建立在有尽量多的抗风险支撑上的。我们现在衣食无忧,也是因为年轻时,会做一些积累。工资最低的时候,也能存下来50%,有意识地在学理财。
离职以后,每一天我都很享受,学习国画、接触到古典的文化、天气好的时候出去走走,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季节的变化,去看所有美的东西。
不生孩子这件事情,更多的是我的想法。不按人生时钟走,一定是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妥协了的,并且两人的目标都非常一致。
结婚以前,你必须满足父母的要求去生活,如果要了孩子,可能下半生就必须要去为孩子付出。我担心我会应付不来,说白了,有些自私,就是想把人生过得轻松一点。
社会时钟的力量
“社会时钟(social clock)”,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伯尼斯·钮加藤(Bernice Neugarten)在1976年提出。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指标,即什么年龄该完成哪些事情。
它几乎涵盖了人一生中通常会做的所有事情,比如几岁前完成学业、第一次谈恋爱、发生第一次性关系、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收入达到某个阶段、退休……
它反映了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迫使着每一个个体,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遵从这个节奏往前走。人们通过和社会时钟的对照,判断自己在同龄人中的位置。落后即失败,踩准了才是成功。
劳拉·E·伯克(Laura E. Berk),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心理系的著名教授,在《人的发展(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span)》一书中表示,坚持或脱离社会时钟,是成年人性格改变的主要原因。
她将女性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遵循了女性化社会时钟的,在30岁前结婚、生子。
一类,是遵循了男性化社会时钟的,在30岁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有好的职位。
还有一类,没有遵循以上任意时钟。
她发现,遵循女性化时钟的女性,更负责任、宽容、有同情心和有自控力。但是,随着生活的继续,她们变得更加脆弱。那些遵循男性化时钟的女性,更具主见、社交性、独立性并且高效。而在30岁之前,既未结婚也未有职业发展的女性,会认为自己无能,有强烈的自我怀疑和孤独的感觉。
满足或不遵守这些准则,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和整体心理健康。
比较与焦虑
当人生的每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都存在一个最后期限,而这个期限还代表着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时,焦虑是跑不了的。
在我们的问卷中,近7成人为“社会时钟”焦虑。
Min,32岁,女
30岁没有结婚,在找工作的时候,竟然被问及婚姻问题,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影响到自己的事业。
芥末,20岁,男
我总是希望能够比别人赶在前面完成目标,并且给周围的人有一种早熟的印象。机遇成本,一定是越往后越大的。
Locomono,34岁,男
经常会去朋友家里做客经常,看到他们的孩子在快乐地玩耍,反观我自己还没结婚,会有很大的焦虑。
LNi,31岁,女,
30岁虽然已婚,结婚三年,可能即将会离婚。不知道这是不是如今社会的现状?30岁了,依然要重新创业。想要在合适的年龄生孩子,却没有。社会的压力,周遭同龄人的差距……太多了。
Sia,25岁,女
脱离了,因为留过两次级,感觉比同龄人多浪费了两年。自己时间已不多,别人还年轻,我必须要在这个年龄多赚到钱,并且去实现很多目标。
中国人的社会时钟
中国人的社会时钟大致如何?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在网络节目《非正式会谈》的一期节目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展示了各自社会的“时钟”。
在美国,如果青年人没有在16岁之前考到驾照并拥有属于自己的汽车,或者没有在20岁之前谈过恋爱、发生过性行为,这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而阿根廷的社会时钟停止在了21岁。21岁之后,他们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人生。由于通货膨胀率过高,他们无法做一个长远的规划,
中国的时钟大致是这样的:
0~10岁:学习各项课外技能,不断考级,
10~20岁:背书 考试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不许谈恋爱,
20~30岁:到处投简历,担心找不到工作,被催婚,
30~40岁:成为房奴、车奴、孩子奴,
40~50岁:为孩子的未来操心,省吃俭用,努力攒钱,
50~60岁: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却发现要退休了,重新开始焦虑,
60~70岁:忙着养生,忙着帮子女带娃,
70~80岁:终于安定下来。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
这个时钟基本与我们的问卷结论一致。参与问卷调查的,90后占57%,80后占33.52%,70后占6.7%,00后占1.68%。
根据问卷,70后的焦虑围绕着退休和孩子。
Donna,女性,47岁
现实待完成指标:买满社保、财务自由,达到退休生活要求。45岁,不合时宜地卖掉自己另外一套房子,卖房后,整体房价提升两倍,对钱没有概念的人总有一种“脱离社会时钟”感觉!45岁后才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感觉一点晚,有时又觉得刚刚好。
由于80后和90后,均处于人生重大目标,密集待完成的年龄段。不同的选择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们是最为焦虑的一批人,为钱、为事业方向、为结婚、为生孩子。
马健,36岁,男
关于家庭,怎么样做一个好的父亲?关于事业,如何通过自我价值实现服务社会的价值?如何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王传龙,29岁,女
平衡家庭和工作,还有生活!因为我现在过得太累了。
舒克,29岁,男
结婚是我近期的目标。年龄到了,身体变化明显,怕影响下一代。父母年龄大了,自己工作稳定了,应该考虑一下个人终身大事了。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
00后还处于念书阶段,绝大部分为“考证”、“升学”困扰,少数开始“寻找工作方向”。
Hanna,女,19岁
为考研焦虑。在非985、211的本科,希望考研到复旦大学。自己和他人对我的期待值比较高,会让我有很大压力。
杨,男,19岁
考会计证书吧。至少要先找到工作,赚足了钱才有资本去做其它的,比如创业,比如结婚生孩子,比如买房买车。现在还在大学,抓紧提高自己,不然什么理想都白瞎。
“落后”逼人思考,
现代女性的新选择
有趣的是,参与调查的人,76%是女性,女性比男性对“年龄问题”更加敏感。
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剩女成为171个汉语新词语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剩女是指年龄在27岁以上还保持单身的女性。可见,在当时的社会时钟下,27岁,是女性结束单身的最后期限。
问卷中,27岁以上依然保持单身的女性很多,由于承受着长辈、社交媒体等多方的压力与质疑,她们“被迫”展开了更多的人生思考。
曾经焦虑过的她们,不再急于解决“婚恋”这个问题,人生中的更多方面等待着她们展开。
大白鲨,30岁,女
30岁还没恋爱,还没买房,还没买车,还没有去朝九晚五的工作(我是自由职业),但因为个性比较火爆直接,外加我自己赚钱收入ok,父母已经完全接受。好不容易来一次地球,为什么不好好的享受自己的“想法”呢,除了觉得“金钱有利于选择”以外,其他的准则在我看来都是大狗屁。不过最近刚好有点“想”谈恋爱。
小丫,33岁,女
33岁了还没有结婚,收入偏低买不起房。周围人都在催婚,我曾经会情绪激动地反击他们,但我觉得无所无谓。近期的目标是,要尽快月入平均1万以上,以及买房子,为养老多存点钱,即便是一个人也能过得好一些。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
江,27岁,女
打算不婚,不要小孩。我问过妈妈为什么要生下我,被告知到年龄了所以要生……真的是哭笑不得,感情对我是个任务……近期目标是,回老家多陪陪父母,他们老了。自己在外不太清楚家里的状况,会比较担心,需要考虑过几年回老家的问题了。
Daki酱,36岁,女
“35岁还不结婚?”我今年已经36了,仍未婚。每次被所谓的关心者用“不能太自私,得为父母、自己后半生着想”这种说词劝婚的时候,都强忍着心里的那句“关你屁事”。目前想要好好做理财,规划人生。做好不结婚的打算后,开始觉得以后若要做一个健康、优雅的老太太,必须要有一笔丰厚的“养老金”做支撑。
Beilei,27岁,女
27岁,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爸妈的支持下贷款买了房子和车子。刚刚面试MBA被录取了一所,有稳定的创业男朋友。但是目前并没有打算结婚。
事业上的发展会让周围质疑你的人哑火,因为自己证明了这条似乎偏离社会时钟的路走得还不错。也只有具备勇气和强悍执行力以及坚定内心信念的人才能走得好。
在变化的“社会时钟”,
每个人都是推动者
有受访者说:“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根据日本著名的社会观察家和消费现象学者三浦展的观察,日本开始进入“极简主义”式的生活:不组建家庭也没有子女,30岁后仍与父母同住;人们不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消费够用就好;强调按照自己的方式快乐生活,开心最重要。
2018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0.98,成为世界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生育率进入"零时代"的国家。韩国年轻人当中,不结婚运动成为潮流,催生了新的“三不一代”(sampo generation)——不生子、不结婚,甚至不恋爱。韩国青年甚至开始抵制“未婚”这一用词。
正像陈铭在《非正式会谈》中说到的,我们有足够充足的理由认为,由我们这代人制定的时钟,对于下一代人所形成的‘时差压力’,会小很多。
我们开始意识到,无论是婚姻、孩子还是所谓的“成功”,都并不一定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找到真正自己所爱的人和事,都比在“应该”的时刻结婚更为重要。
越来越多的人问自己,我内心真实的诉求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