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恺新电影啥时候出(这部国产体育电影为何还是难叫好又叫座)
在国外,体育类型片是好莱坞商业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早期的故事片《洛奇》、《愤怒的公牛》到近20年来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拳王阿里》《奔腾年代》《百万美元宝贝》《摔跤王》《弱点》《斗士》《点球成金》《奎迪》《藩篱》《我,花样女王》等,经典佳作迭出,体育电影以扣人心弦、紧张刺激的竞技场面与个体成长的励志桥段交叉出现,长期以来一直都受到观众和评委的青睐。
尽管国外体育电影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在国内市场却存在空缺。今年端午节《超越》如期上映,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场对国产体育电影的关注,但并没有能取得预期的成绩。从反响上来看,它在观众中的口碑趋向两极分化,豆瓣稳定在5.3分,草草首场。
郑恺超越了自己 ,但郝超越却没有
在电影中,郝超越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百米短跑运动员,在巅峰时期,团队中加入了视他为偶像的后起之秀吴添翼。所有人都期待他们能在奥运上有所斩获,可惜因为年纪到了,郝超越不得不选择了退役。退役之后,郝超越经历了创业失败、被骗钱、欠债、离婚,人生跌入谷底。与此同时,吴添翼一直留在国家队训练。多年后,奥运会前夕,有望夺冠的吴添翼却想要放弃比赛,他偷偷服下了治疗ADD的药片,希望因服药而被禁赛。
这些年里,团队中感情最好的几个人都在生活里各自沉浮。最早退役的张奔驰过上了看人脸色的生活;谢小芳的主业也变成了拉货车主,还被郝超越拖欠钱款;李晨饰演的铁牛混迹健身行业,跟形形色色的大妈打交道,但是生意却总不见起色。直到有一天,大家齐聚一堂,这才意识到,原来每个人都在等待一个机缘,重新出发,实现超越。
《超越》的寓意是好的,它将目光聚焦的并不是体育竞技的成绩,而是一个更为深刻的话题:取得过辉煌的运动员,怎么过好人生的下半场?终点线后面,到底是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郑恺的形象给观众带来很大的冲击,从青年时期的健美身材到中年时期的大肚子,这让不少观众联想到克里斯蒂安·贝尔。郑恺用行动为自己正了名——无论是夺冠后的意气风发,还是投资失败后的失意潦倒,演得都很到位。据悉,郑恺为了这个角色,去年花了半年时间在田径场,跟一群十七岁的体育生一起系统学习跑步,并且做了大量仰卧起坐、战绳、抓举等体能与技能的训练,最终练出八块腹肌,体脂率降到9%,百米成绩提高了一秒钟。
不仅如此,此后为了配合郝超越“退役以后比较囊的状态”,也就是“肚子很胖,四肢很细”的外形,完成年轻戏份后的郑恺一天吃足五顿,通过强迫自己大量进食,用2个月的时间,从130斤增到了将近170斤,血脂、血压、内脏脂肪指标全部超标,就连呼吸节奏、走路形态都全改变了,上两级台阶就开始喘气。此外,他还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油腻的发型”,并把左手小拇指指甲给留长许多,满足了角色真实状态的全面展现。
可电影最让人尴尬的是,即便演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舞台都搭建好了,各种渲染氛围也都做得很到位了,从昔日好友齐聚喝酒的那场戏开始,本片开始急转直下,从一部现实主义电影迅速滑落到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在漫天的烟花之下,挺着大肚子的郑恺拼命奔跑的画面确实很感人,也挺煽情,但观众依旧觉得虎头蛇尾。
《超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超越,不少观众认为电影还能够更上一层楼,比如深度去探讨退役运动员的出路在哪里?再比如一个运动员能追求的目标,除了成绩,还有别的吗?
从宏大叙事到个体人文关怀,“励志”不是体育电影的唯一主题《超越》本来可以成为体育电影的标杆,它具备着好的故事和题材,只可惜探讨的范围却浅尝辄止。国产体育电影经历哪几个阶段又有哪些深度的挖掘空间呢?
其实,我国国产体育电影分为三个阶段,主题叙事经历了从极具国家民族精神、渴求民族话语的宏大叙事,到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再到进行商业化探索的流变脉络。
《体育皇后》《女篮5号》《冰上姐妹》《水上春秋》等风靡一时的影片曾较集中地呈现了以为国争光、获得国际认可最终达到情节的制高点。到了20世纪90年年代的体育题材影片如《来吧,用脚说话》《赢家》《黑眼睛》渗透出情感挖掘和艺术处理技巧,但仍贯穿着为国争光等宏大理想。2008年奥运会催生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买买提的2008》等奥运献礼片以及具有很强故事性的《筑梦2008》《加油中国》等体育题材纪录片,这些影片由于创作背景的局限,过于关注竞技胜负,过于程式化地塑造人物而缺乏情节的复杂性。直到近些年,《破风》《飞驰人生》《攀登者》《夺冠》等影片在商业和娱乐精神上投石问路,融入更多的类型元素,在价值层面探讨多元议题。
如今,不少电影观众认为,现在以“励志”作为核心的体育电影也开始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对此,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曾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于我们的体育电影创作者仅仅把体育电影简单地理解为“励志”。“励志”固然是体育电影的重要主题,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主题,好的体育电影必然要向更深层面开拓,需要对体育精神进行进一步阐述,对人物命运进行深度描写。体育电影的主人公也应该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梦想和超越。总之,体育电影不仅仅是励志,好的体育电影大多都隐含一个人生主题,体现对生命本身的礼赞。
总的来说,评价一部电影,不应该就影片而论电影,应该把这类影片放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与历来该题材的影片相比较,在创作上有没有新的开拓,如果没有,尽管演员再投入,艺术处理再完整,其手法再无懈可击,始终不能给予过高评价。与之相反,则需要肯定它闪光之处。电影《超越》对于退役后的运动员个体成长的关注具有价值,但讨论的深度依旧不够,不能让观众更加了解退役运动员的精神面貌,电影无法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体育题材电影应该找准和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契合点,助力体育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