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传统竹编帽 花竹帽传承人谭素娟
□ 周婷婷 韦愿娜 文/图
头戴花竹帽,身穿民族布裙,篾丝在指尖翻飞,她一边编织着花竹帽,一边用毛南语和身旁的女儿轻声细说着什么,这就是笔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竹帽传承人谭素娟的第一印象。
谭素娟是地道的毛南族人,出生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环江位于广西西北部,是毛南族世居发祥地,也是中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一提到毛南族,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花竹帽,因为它是毛南族的“族宝”和象征。谭素娟的生活与花竹帽息息相关,她被誉为花竹帽编织技艺的女掌门人,获誉无数。
1 编织技艺濒失传 爱情信物何处寻
初识谭素娟,只觉得她说话和气,轻声细语,性格文静有耐心,再看她手里编织的花竹帽,除了精致漂亮,没有更多的惊艳,缘何这一顶小小的花竹帽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谭素娟与花竹帽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我听我奶奶说,以前毛南族女孩都要有一顶花竹帽。一到歌圩就把帽子穿上长长的绳子背在背后,长度要让帽子正好盖住屁股,在山上跑来跑去帽子就在后面跳过来跳过去,谁的花竹帽最漂亮受到的关注就越多!”谭素娟一边编着花竹帽,一边轻轻地笑了。
花竹帽是毛南族特有的传统竹编工艺品,在毛南语中称为“顶卡花”,意思是在帽底编织花纹,象征幸福吉祥。过去,毛南族青年男女定情时,花竹帽是爱情信物,女子出嫁时,花竹帽则是必选的嫁妆。谭素娟的丈夫覃自昆也是毛南族人,但他们却没有花竹帽作为爱情信物,因为当时找不到会做花竹帽的人。
花竹帽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且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与图片记载,只能靠老艺人口头传授与示范编织,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花竹帽编织技艺一度濒临失传。
别小看了这一顶小小的花竹帽,它从选材开始就十分讲究。用来编花竹帽的竹子必须是环江当地特有的金竹和墨竹,因为这种竹子破出来的篾才能薄如纸细如丝且光滑不刺手。这些竹篾由制作者用特制的刀具修成前细后宽的样式,在竹篾最细的地方,将其分成18-25根篾丝,每一丝与头发丝相差无几。花竹帽的编织由里外两层复合而成。外层以15片主篾作为帽尖起编,编出几行蜂窝似的花样后再剖成700多根细细的分篾,配上60至80片横栅上下交错,慢慢编成精细工整的纹路。而里层由12片主篾组成,剖为360根分篾,加上20至30片横栅交叉编织,在帽顶渐向帽沿延伸时,加入墨竹的竹篾,精妙地编出各式花纹和图案。待里外两层编好后,再往里层盖上油纸和花布,将外层扣于其上,以细篾沿着帽边缝合串紧,一顶美观精巧的花竹帽才算大致完成。从锯竹、选篾、制篾、上模、结形、编织、填衬到定型、整合、勒边、护顶,到最后涂刷油料,编好一顶最小最普通的花竹帽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
2 巧手编制“顶卡花” 不畏万难终成师
在现代,毛南族民间女子基本上已经不戴花竹帽了。加上与其他民族通婚,将花竹帽作为爱情信物这一毛南族习俗没能很好地沿袭下来。因为没有人用,也就没有人编了,花竹帽面临着失传的境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调查者发现一位叫谭顺美的老艺人竟然还会编花竹帽。为了挽救少数民族文化,让这项千年技艺后继有人、重获新生,当地政府特地请谭顺美老人出山,办编织花竹帽的培训班。没想到,这件事改变了谭素娟的一生。当时,谭素娟经营着自己的生意,丈夫覃自昆在文化馆工作。一听说有培训班,覃自昆就让谭素娟去报名。这一学,就耗了谭素娟大半生的心血,最后竟成了花竹帽的传承人,用谭素娟的话说,都是丈夫给“逼”的。
确实,过去花竹帽仅凭老工匠在亲属间口头传授和示范,没有任何文字或图片记载,即使有老师亲自教授,也不一定能学会。因为这门技艺不仅靠口传心授,还要靠个人的悟性和毅力。谭顺美老人办培训班时,一开始学的人挺多,慢慢地人越来越少,最后只有谭素娟坚持下来,也只有她学会了。
谭素娟说,编花竹帽的程序太繁琐,又很辛苦,谭顺美老人办的培训班,她参加了两期,加上不断努力才学会。培训班的同学都是零基础,对花竹帽的编织技法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而花竹帽的编织是一门慢工出细活的技艺,那些细微的地方同学们都要一一向老师请教。谭顺美老人耐心地解释,手把手地教授,但是一来学生多,二来精力有限不能全部顾及,所以谭素娟在上完课后都会自己默默地回家练习,如果实在不会,就再问。有时同一个问题问多次,谭素娟还是做不好就自己偷偷地掉眼泪。编花竹帽最关键是竹子,从选竹子开始就需要编织者亲力亲为。在破竹修篾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被锋利的竹子划破手,因此初学的谭素娟一双手到处都是伤口,还有许多老茧和血泡,可她咬咬牙,始终没有放弃。
但这还不是最难的,编花竹帽是一项“磨人”的工,对脑力、体力、视力、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编织时需要全神贯注,如果稍有分心就会编错,甚至要全部重编。如果不经常编花竹帽,就会编不好看,编法错乱甚至忘记。对编织者来说,每天连续坐着编十多个小时,需要编一周才能编成一顶最小的花竹帽,不过百来块钱,一天仅能收入几十元钱,若想靠这门技艺养家糊口,确实不现实。好在谭素娟做生意有了一定的积蓄,经济上没有太大的负担,在丈夫的鼓励下,热爱民族文化的谭素娟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学成出师。
3 非遗传承守“族宝” 最美不过花竹帽
谭素娟学会编花竹帽了。在当时,除了谭顺美老人以外,只有她会编。但仅有师徒二人会编,离挽救少数民族文化,让这项千年技艺后继有人、重获新生似乎还很遥远。花竹帽的市场需求不多,主要是县政府或者艺术团队订购。一方面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会编织的人少;另一方面没有市场需求,这项技艺恐怕要失传了。
“花竹帽代表着我们毛南族,我真心地希望它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希望更多的人能跟我学这门手艺,不为别的,就为我们毛南族文化不能断代。”谭素娟说。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想让花竹帽代代相传,就得让花竹帽走出环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这毛南族的“族宝”。
从市级到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最后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素娟一步一脚印,日复一日地编织她心中的“顶卡花”。从成为花竹帽第五代传人起,谭素娟就应邀参加国内外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并屡获大奖。
现在,谭素娟除了有展览或宣传活动,基本足不出户,她以前的生意早就不做了,一心一意在家编织花竹帽。女儿覃敏耳濡目染,最后放弃了工作,跟着妈妈一起编织花竹帽。如今覃敏已经是花竹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女儿是妈妈的骄傲,不仅继承了妈妈的心灵手巧,还在传统的花竹帽编织工艺基础上创新了色彩和纹样。现在经过谭素娟母女编织出来的帽子不仅表层有花,色彩丰富,还加入了汉字的字样以及多种创新形式,比如在花竹帽的最外层编上装点的头饰、将花竹帽与中国结的元素相结合、将花竹帽作成灯饰……她说花竹帽的纹饰可以改变,但样式绝不能变。它代表的是毛南族传统文化,要保留住自己的根,让人一看到花竹帽就能想到毛南族。
如今,在毛南族聚居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当地政府从2000年开始每年拨款用于花竹帽的工艺调查、资料整理及工艺传承培训工作,并在一些学校开展大规模的普及传统民间技艺教育,建立毛南文化艺术教育基地、毛南族花竹帽传习馆和工艺陈列馆,积极鼓励引导传承人向社会开班收徒,集中传授艺术和技艺。多年来,谭素娟一直坚持开展竹编传习活动,教过的学生已有上百人。
在家人的支持下,谭素娟用自己的一生只做了传承花竹帽编织技艺这一件事。正因为有像谭素娟这样热爱民族文化,坚守初心,追寻传统的手工艺人的存在,那些遗存的民族文化瑰宝才得以继续传承。现在,花竹帽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毛南族“族宝”正在谭素娟及后辈传承人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