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所有的镇名(毕节城区街道名称由来)
如今的南关桥旁仍然是丁字形路口
文中提及的环城路,颇有韵味
现松山路建设银行十字路口
”轿子街“,现松山路二小对面的小巷子
毕节城区部分街道名称风趣幽默,且颇有一些历史纪念意义和文化底蕴,如“一步跨三省”、“三步两洞桥”、“水走桥上过”、“过桥不见桥”、“十二个狮子顺墙跑”……
可惜,大多数富于哲理的街道名称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被人们淡忘了。
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必须掌握其街道名称的变化才能追根溯源,毕节古城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修建城墙设毕节卫到现在已经有600多年历史,街道名称之变化备受世人瞩目。
笔者着重介绍上述几个街道的名称变化,若有谬误请以史为鉴。
“一步跨三省”位于现毕节大酒店、政通大酒店与南关桥头的三角地带,大家习惯称“丁字口”。
解放前,这段路的街道比较狭窄,假若一个人站在丁字口的大路上,往大横街方向走一步亦是通往四川省的大道,往威宁街方向行可直达云南省,朝着清毕路方向行进,则可走到贵阳。
“三步两洞桥”在文笔山下的“猫猫城”,即现在松山路水务公司那一带。当年,这个地方是一片荒凉的斜坡山地,左面地势平缓,右边山峦起伏,经过若干年的日晒雨淋和风霜雪凝,左右两边的低洼处逐渐形成一条小溪。
勤劳智慧的毕节人用他们有力的双手将水沟两旁的土地开垦成若干块小町田畴,当春水横溢之际,人们就把溪水引进水田。旭日东升,波光粼粼的水田辉映着文笔山下的青松楠竹,好优美的田园风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雨的冲刷,地球在不停地转动,小溪也在不断地扩展,溪水挡住了人们日出而耕和日落归家的道路,人们就在小溪的中段砌了两洞石桥。因桥的跨度较小,两三步就跨过了,故名“三步两洞桥”。
“水走桥上过”的遗址在现松山路建设银行附近。明末清初,毕节古城时有水患发生,每逢暴雨侵袭,山洪暴发,洪水如脱缰野马直灌入城。
城中的居民损失惨重、苦不堪言。有史料记载,毕节城之水患,深超过三尺,无出水之道,逢着洪水漫城,居民唯一的出路就是争先恐后地朝城楼上奔跑。
到了乾隆年间,董朱英继任毕节知县后首先疏通城中的明沟暗渠,而后又在“猫猫城”下面建一座石拱桥。这座桥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都非常精湛,桥下用坚硬的青石块拱成一个大孔,桥上面又修一条横沟,将文笔山流淌下来的水引入城中的明沟,把北镇关山麓的山泉水引进灌渠。
这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流水线,既灌溉了粮田,又消除了城中的水患,实乃两全齐美相得益彰之壮举。董朱英给这座桥取名“永兴桥”,意思是祝愿毕节城永远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毕节城的老百姓又给这座桥添了一个雅号——“水走桥上过”。
那“过桥不见桥”又在哪里呢?解放前,南关桥的桥面不宽,而且两边均修得有比较规整的房舍。因这里是毕节的交通要道,又是商贾云集之重地。南关桥上游的店铺是一家大餐馆,下游是两个金果铺。几个店铺的生意都非常火爆。因为这些店铺的房子修得整齐,根本看不到桥和流水。人们从桥上走过如履平地,这就是过桥不见桥之缘由。
至于“十二个狮子顺墙跑”的地址,也许很多人不清楚,但说起毕节县城县政府则是路人皆知。
县政府的正对门有堵砖石结构的挡墙,长有丈余,高约8尺之多,据说是清朝年间官府设立的铭文纪念墙,因多年的风雨驳蚀其铭文已看不清晰了,但墙脚是用上等料石打造的一组浮雕,十二个诩诩如生的石狮子展开四蹄,呈竭力奔跑的姿态。所以,人们称它为“十二个狮子顺墙跑”,在2000年扩建公路时被拆除了。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毕节人,在学生时代就梦想着有朝一日把自己家乡的陈年旧事写成文章让市民们一睹为快。曾在写《毕节酸菜的故事》(发表于毕节日报2007年9月4日第8版)时,感受到缺乏街道名称的烦恼。
清朝咸丰年间,甘秀才在毕节城卖酸菜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是,他卖酸菜的地点却众说纷纭,有的说在砂石碑坊,有的说在永兴桥,还有人说在司法路。“司法路”是解放后才取的街名,与咸丰年间取的街名简值是马牛不相及。
偶然间想起了自家的家谱,上面有许多毕节城的老街道地名。翻开《弘农郡杨氏族谱》,谱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八世祖,杨公汝香生于毕节城鼓楼街……”
为了考正鼓楼街的位置,笔者又走访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证实现在的司法路亦是咸丰年间的鼓楼街。
为了使用方便,笔者索性将家谱中的街道名称通通整理出来。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已被人们遗忘了的街道名称竟有几十个之多。其中鲜为人知的如木瓜寨、堰塘坎、便河街、水沟坎、游府门(又名:游击衙门),三步两洞桥”,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毕节古城街道名称有的已经有400多年历史,现在仍然继续使用,比如水井坡、双井寺、桂花桥、李芃伍、砂锅塘、杨家塘、娃娃塘等。
毕节古城有些街道的名称是顺着民间人民生活环境变化而命名的,如“轿子街”——现在松山路二小对面那一段。因当地居住的大部份是贫困居民,多数人处于饥寒交迫之中,为了养家活口,他们只得去帮人抬轿子,逐渐形成一条职业街道。
类似轿子街的街名在毕节城比比皆是,如箱子街、铁匠街、猪市街。这些街道名称虽然没有多大的文学内涵,但来自民间,喊着响亮,还能帮助外地人了解本地的职业概况。
毕节街道名称其传统意识比较浓厚,如“新街上”,这个叫了几十年的老地名,毕节人没一个不知晓。
这条街始建于民国初年,那时属龙姓家族的一块大土地,古老的毕节城毕竟就“巴掌”那么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壮大,城中旮旮旯旯都住满了,人们只得往城外搬迁。
从大东门城墙脚开始建造房屋,没几年就成了一条耀眼的街道。这是从古老的毕节城拓展而出的街道,所以人们给它取名“新街”。解放后,在重新整理街道名称时,大部分古街道名称被更改了,新街上也不例外,被改为“环城路”。
然而,古老的街名被更改了,新的名字人们却叫不上口,老改不掉旧名称。更为有趣的是60年代扩建环城马路后,有人就把“环城路”与环城公路混为一谈,弄得住在这条街的居民颇为尴尬。我家是这条街的老住户,从解放前到现在,一直喜欢喊“新街上”这个名字,至于写信,就能写“环城路”。
一座城市街道名称的变化与当时当地历史地缘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兴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杨富华,吴雄 来源:乌蒙新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