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很少人知道的四川民俗节日英语(这个很少人知道的四川民俗节日)

这个很少人知道的四川民俗节日英语(这个很少人知道的四川民俗节日)(1)

蛴蟆灯

在我的家乡,每年正月十四,人们会庆祝一个特别的节日——蛴蟆节。

蛴蟆是老家话对青蛙的称呼。我们那的民间认为,蛴蟆是瘟神的象征,需要在这个节日里将它送走,以祈求家中孩童的健康成长。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用竹竿做蛴蟆灯,天黑后,小孩子们把它点亮,唱着祈祷的歌,“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最后把蛴蟆灯插在田边河边。

蛴蟆节流传范围并不广,不过南充西路一带,后来渐渐引起媒体关注,许多报道上这样讲它的来源:蛴蟆节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张献忠从成都败落,逃到西充县,遭遇清军,被打死在凤凰山。由于打仗死的人太多,引起了瘟疫,本地百姓深受其苦,后来有个游方道士来到这里,对大家说这是瘟神化作蛴蟆作祟,教大家在正月十四做灯笼,把蛴蟆瘟送走,后来就演变成一个固定的民俗活动流传了下来。

这样的故事自然是鬼扯,就如各类小吃自称乾隆下江南时皇帝吃过一样,具有很强的固定样式,是典型的民间传说故事。

我认为蛴蟆节的起源,和春季流感有莫大关系。春天气温回升,温差又较大,病菌容易滋生,身体弱的小孩容易生病,恰巧青蛙的幼崽蝌蚪也在这时候孵化,人们将二者联想起来,就认为青蛙是瘟神,需要送走来祈福。就如埃及神话中的死神阿努比斯的原型是非洲鬣狗,鬣狗吃腐食,被认为是死神侍者、冥界门卫。

这个很少人知道的四川民俗节日英语(这个很少人知道的四川民俗节日)(2)

每年都会有人做巨型仿生蛴蟆灯

青蛙在全世界众多人类文明中,都曾被当做膜拜对象。古人崇尚多子多福,将子孙后代的繁衍视为重中之重,青蛙由于每次产卵数量众多,被认为具有生殖的神性,从而被捧上祭坛。在很多原始人的出土陶罐上,就有普遍的娃纹图腾,莫言写计划生育的小说取名《蛙》,也是这个意思。出于这种交感原理,在我老家,“蛴蟆”还有雷神的神格。我小时候喜欢玩蝌蚪,我奶奶总是大惊失色,教育我说,蝌蚪是雷公的儿子,是不能玩的,会遭雷劈。有这种说法,其实也简单,冬季无雷,立春后才有雷声,而蝌蚪也正在这时孵化……总而言之,蛴蟆——青蛙自古以来就为人类所膜拜,神格也复杂,被当做瘟神,并不奇怪。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送瘟神”的习俗,尤其在沿海沿江河地区,颇为普遍,其祈福祭祀的仪式,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这类仪式通常在水边举行,用一艘船,放上代表瘟神的事物——多为纸糊的,点燃后让其顺水而走,直到沉没。这种船又叫做“瘟船”。20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流行血吸虫病,毛泽东曾为此写《送瘟神》诗,其中两句写到:“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精炼地概括了送瘟神的仪式。送瘟神的习俗,其举行时间也是各地不同,有的是端午,有的是中秋,也有的是除夕、元宵。可以看出,我老家的蛴蟆节,其实也是这类“送瘟神”民俗的一个变种,只不过结合元宵灯会的习俗,发明出了蛴蟆灯。

这个很少人知道的四川民俗节日英语(这个很少人知道的四川民俗节日)(3)

四川方言地图

最后要说下蛴蟆节的源流。在西南方言地图上,南充西路地区(嘉陵区、西充县、以及射洪县部分),是一个典型的方言岛,与包围它的成渝话大不相同,却与五百里外的岷江地区相同。岷江话的特点,便是包含有入声,而西南方言的认定标准却是“入声归阳平”,是没有入声的。许多语言学者因此并不认同将岷江话归入西南方言。方言是极其顽固的文化密码,学者们依此推测,南充西路地区的本地人,很有可能是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大屠杀后遗留下来的土著,而非后来湖广填四川的外来人口。而蛴蟆节流行的范围,正与这个岷江话方言岛的范围大致相仿佛。所以我大胆地推测,蛴蟆节极有可能是明朝四川土著流传下来的民俗活动,其间或有变化,但主体不会差太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