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家故事(我生命的一部分)

海拔1300多米的雪峰山脉东麓,一场秋雨过后,浓雾立马覆满山间,浓到鼻息都有种湿润感对于9岁的江琪雨来说,这种湿润感仿佛延伸到了眼角谈及一位不久前离世的“老”朋友,她眼里有若隐若现的泪光,时不时把头偏向一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纪实摄影家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纪实摄影家故事(我生命的一部分)

纪实摄影家故事

海拔1300多米的雪峰山脉东麓,一场秋雨过后,浓雾立马覆满山间,浓到鼻息都有种湿润感。对于9岁的江琪雨来说,这种湿润感仿佛延伸到了眼角。谈及一位不久前离世的“老”朋友,她眼里有若隐若现的泪光,时不时把头偏向一边。

江琪雨在湖南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草原学校读三年级,在这里,孩子们可能懵懂于什么是死亡,却对这位名叫老后的“老”朋友记忆犹新。“鼓励大家,和大家一起做游戏,给大家拍照片……”有关老后的点点滴滴,孩子们可以一一道来。

“他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是过于纯粹”

走进草原学校的一间教室,问“认识老后的请举手”,在场的孩子都飞快地把手举得老高。在村里绕一周,也没有不认识老后的。老后不是村里人,可从老人到小孩好像和他都有很深的交情。

老后到底是谁?他本名刘启后,是来自隆回的民俗摄影家、作家和民间文化研究者。他用镜头和笔记录下当地濒临失传的滩头年画、呜哇山歌、花瑶挑花等民俗文化,全身心投入民俗文化的发掘、抢救、保护、传承工作中,40多年来,超过30万公里的奔走,老后倾其所有,不遗余力地将这些民间技艺推出大山、推向世界。

草原学校校长谭美珍和老后相识已有20年,她说,老后家境清贫,这么多年自发自费深入乡村拍摄、保护、宣传民俗文化,几十年如一日不计回报。“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他这辈子最大的‘错误’也是过于纯粹,就像一个宝藏放在那里。”

为什么老后对这土地、这民俗爱得深沉?他的老伴道出了缘由:1978年,老后前往当地瑶乡山间采风拍日落,返程时迷路。可天说黑就黑,老后摸黑下了山,远远看到一点红光,那是瑶族同胞的房子,有户人家热情地留宿了他。凌晨3点,老后起来上厕所,看见他们还没睡,便一直追问原因。最后,瑶族同胞才讲出真话:“我们就这一张床。”当时老后就哭了,他责怪自己“不是个人”,并下定决心,要为瑶族同胞做些什么。

在大家眼中,老后本可以利用自己的成绩和资源商业化地包装自己,可他却“错”得很纯粹——一顶渔夫帽、一台相机、一双有力的腿,一头扎进山林深处。

进过“地狱”方见天堂之美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服饰独特而色彩艳丽,这支古老的部族在自然天成的环境里生活,一直延续着世代相传的风俗传统,因长期生活在荒野群山之中而鲜为人知。可是,想要走进瑶乡,不仅要翻越峻岭崇山,还要越过文化差异的高山。

过去,花瑶同胞们大多数过着“桃花源”般的生活,没出过家乡,也很少见外族人,消息闭塞。当老后举起相机拍摄时,当地人会立即拒绝,有的还要赶他走。特别是老人,反应特别大,因为他们觉得拍一次照就意味着“摄一次魂”。

初到瑶乡,老后就被花瑶的挑花技艺所吸引。花瑶挑花最早可追溯到汉代以前,用平粗深蓝布作底,用白色粗线挑成。图案取材广,有植物、动物、历史故事、劳动场景等,手艺细致、花纹古朴,没有现成的模板,全靠挑花者灵巧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力。

国家级非遗项目花瑶挑花传承人奉堂妹回忆,第一次见老后时,她十分害怕,“当时我十多岁,是村里挑花最好的,他像‘坏人’一样跟着,说‘不捉你,不打你,就拍一下你的挑花’,一跟就跟到了现在。”

除了追踪瑶乡的民间文化,老后还一直想把瑶乡的自然风光推介出去,希望旅游业的发展能够让瑶族同胞脱贫致富。为了拍摄第一手风景照片,让更多人了解瑶乡,他和朋友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花瑶“禁地”。瑶族汉子步道球就是老后的向导,他介绍,“禁地”就是当地的洪口大峡谷,也被称作“死亡之谷”,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有一次,老后去大峡谷拍摄时主动殿后,没想到绳子因为大家的汗水变得湿滑,他一不小心失了手,险些掉下悬崖。脱离危险的老后说:“今天我到‘地狱’走了一趟,却看到了天堂的景色。”

对于花瑶的人、物、景,老后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说:“我关注花瑶,这是一个新奇、热情、疯狂、乐天的民族分支。我越来越珍爱这个民族的文化,它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古镇滩头早已在我心中定格永恒”

老后挖掘、保护、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视野,逐渐由花瑶的挑花、山歌、服饰等扩展到周边梅山文化地区的年画、舞蹈、戏剧等。特别是滩镇四绝——土纸、色纸、香粉纸和年画。在一篇纪实散文中,老后写道:“我究竟到过滩头几多回了?恐怕数也数不清了。只是,古镇滩头早已在我心中抹之不去,定格永恒。”

滩头镇地处隆回县东南,这里有半印半绘的年画和传统手工抄纸。鼎盛时期,滩头每年销往外地的年画超过2000万张。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就描述过楚南滩镇木版年画代表作《老鼠娶亲》。早在元代,滩头镇就是土纸的著名产地,沿袭蔡伦的造纸工艺,远销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数国。

国家级非遗项目滩头手工抄纸技艺传承人李志军回忆:老后一边用相机找角度拍摄,一边做笔记,各种工艺技术都会仔细观察并问清楚。“他还会想象古人是怎么一招一式抄纸的细节……都可以写论文了。”2005年,李志军初识老后时,他的作坊仅有一间陋室,当时抄纸技艺已经式微,老后和他畅谈传承、创新,说争取大家齐心协力把这项传统手艺保存下来。

老后的鼓与呼得到了“回答”:花瑶挑花、呜哇山歌、滩头年画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获批国家AAAA级景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讨会上,老后会带上滩头年画赠予国际友人。

40多年来,老后拍摄了40多万张关于民间文化的资料图片,写下数十万字文字资料,搜集到2000多幅瑶族传统挑花图样,编写了《神秘的花瑶》《花瑶女儿箱》《花瑶的石头会唱歌》等书籍。

老后曾说过:“真正停下来的时候,就是我生命终结的时候。”今年9月1日,他因车祸不幸去世,终年78岁。去世前,他还发过在山顶倒立的视频,受访的瑶族同胞们都不相信生龙活虎的老后就这么走了,他们觉得老后还会再来。记者陈宇箫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