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过庙会的你一定有的记忆 民俗风情是读懂海东的一部书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海东是个年轻的城市,作为一个地级市来说它只有6岁,可这个年轻的城市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见证了远至远古时期,近至解放后的历史变革,可以说是一本“活史书”,这里还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正因为此,海东的民俗风情可以说是读上一整天也读不完。
瞿昙寺花儿会
乐都区瞿昙寺花儿会在青海各地花儿会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据考证,瞿昙寺花儿会从清道光年间开庙会起,至清末民初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的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是当地群众交流花儿的最大舞台,许多民间花儿歌手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区。
瞿昙寺花儿会参与群众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也踊跃参加。在演唱曲令上,除当地的《碾伯令》外,还有《白牡丹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三闪令》等。此外藏族人民喜爱的“拉伊”在这里也有广泛的演唱。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其中最能体现瞿昙寺花儿会民间特色的就是两个阵营的对歌。
瞿昙寺花儿会还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对花儿会的生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乐都区是河湟地区有名的“文化县”,瞿昙寺花儿会因而成为研究大型民俗活动与地方文化发展关系最好的典型个案。作为有影响的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在当地发挥着促进民间物资交流、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丰富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实用功能。
土族历史“活文献”纳顿节
说起民俗活动最不可少的便是纳顿节了,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有学者认为,从纳顿节中傩舞傩戏的内容、形式、服饰等考证,纳顿节当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
青海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纳顿开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一直延续到农历九月十五日结束,历时63天。
纳顿节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筹备,从清明节开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庙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选出当年七月举办纳顿会的“大牌头”和“小牌头”,他们在节前负责筹集经费,维持本村社会秩序,协调生产管理(如田间用水顺序)等,节日期间则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其次是小会,节前,村民在会场搭建大型帐篷,以供安放神像和进行祭奠。节前一日大小牌头敲锣打鼓,进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动。然后便是纳顿节的正会,它由跳会手、跳面具舞(傩戏)、跳“法拉”(巫)三部分组成。
土族纳顿节特点十分鲜明,它是一种乡人傩民俗活动,以民间信仰为连接村落的纽带,流传历史久远,每次活动延续时间长,参与广泛等。纳顿节具有严格的组织和程序,其活动与乡村管理和生产时序紧密结合,有明显的社会调适功能。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极富民族地方特色。特别是其中的傩戏傩舞,保存着北方民族萨满文化的残影,同时又吸收了二郎神、关公崇拜等汉文化的内容,既表现了土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谐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其音乐、舞蹈、颂词、服饰、仪礼等都富于特色。纳顿节是人们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它所蕴涵的丰富文化信息,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源泉。
古老的婚礼习俗
藏族婚宴十八说
藏族婚宴十八说,是贯穿于藏族婚礼祝词的十八道程序的十八种颂祝类说辞,主要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的藏族群众聚居乡,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基本上处在脑山和浅山地区,世代从事农耕,兼营畜牧业。
其表现形式是当地藏族婚礼祝词的十八道程序。婚宴十八说始终贯穿于婚礼之中,大多为说唱,都是即兴表演的,一般由十几人分阶段完成,最盛时则需要几天时间。藏族婚宴十八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藏族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价值很高。列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伴随着婚宴十八说,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歌舞活动、一道道美味佳肴,以及艳丽而华贵的藏族服饰,无不令参与者惊叹藏族文化的多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