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旅行有什么区别(北大学者与孩子们谈阅读)
《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
胡泳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北大教授、传播学者胡泳写给龙凤胎儿女——未未、末末的信。
既是一份记录孩子成长点滴、温暖而鲜活的“多孩”家庭教育样本,也是一部关于爱的教育、人格与人生的哲学沉思录。12年,24封信,既写给孩子们——希望能引导他们在迅速变化的当前时代、在前所未有的数字化世界,更充分地觉知自我,更自如面对虚拟世界而不致迷失,更丰富立体地体验多彩人生。
>>内文选读
读书是探险,不是旅游
亲爱的未未、末末:
……
11岁的你们也已读了不少的书,爸爸觉得,现在可以和你们分享一些我的读书心得了。
读书有很多肉眼可见的好,但不是通常人们以为的那些好——比如,为了获取知识而读书,或者,为了考试、晋升、增添履历里的一笔而读书。
读书真正的好,爸爸以为,首先在于它帮你看清自己的状态,以及周边的环境。因为人是以具体的方式在活着,并且在一个具体的环境条件下活着。我们对自己,对周边的环境,要有一种清晰的认知。
爸爸判断一个人,要看他(她)能否清晰地描述自己,以及能不能形成对生活环境的完整的描述。假如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有“觉知”地活着。
生命是短暂的,浪费自己的时间是错误的。所以很多人都很忙。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忙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忙,那么即使很忙,仍然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这就是没有“觉知”。没有“觉知”的人仿佛行尸走肉,悬浮在自己的生活中。
对自己和周边的认知,一方面靠生活经验的积累,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书中广泛汲取。比如,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情感和事件,而这些情感和事件,往往是我们需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甚至是永远无法直接见证的。文学是最伟大的现实模拟器——一台让你经历无限多可能的神奇机器。
如同弗吉尼亚·吴尔夫所说:“阅读,不是为获取知识,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把交流扩大到我们的时代和地区之外。”爸爸相信,这种交流,是拓宽认知的一种最为便利的方式,对于涉世未深的你们来说,尤其如此。
那么,如何解释有些人很爱读书,但在生活中却非常不成熟?归根结底,生活经验和书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人从行动的生命过渡到沉思的生命,随后,再从沉思的生命回归至行动的生命,如此往复不已,互相激荡。经历这样的过渡与回归的动态过程,才是人生真正好玩的地方,才能平衡、完整且丰富地活着。
所以,阅读的意义,也许不是看我们读过多少本书,而是看所读过的书使我们停留在何种状态之中……看街道、云朵和其他人的生存对我们来讲意味着什么,看阅读是否使我们更加像是在活着。
这便是爸爸要分享的第一条读书心得: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活状态。
阅读的核心因此成为“与自我相遇”。换句话说,阅读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取信息,而是吸收和反思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发育出更好的自我。
第二条读书心得,是通过阅读,学会快速而准确地就任何问题,形成自己的知识判断。
你们已经迈入知识大贯通、大爆炸的时代。追求知识不像以前有那么大功用了,因为知识如牛奶,保质期很短;知识又如洪水,泥沙俱下,亟待激浊扬清。人人都必须培养一种能力,不是做某种知识的专家,而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到哪里去获得所需的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判断。
假使没有这个能力,那么就会像爸爸经常打的比方:你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的跑马场。
第三条读书心得,是通过结构化的、系统性的阅读,形成联想。知识的树苗由此开始开枝散叶,长成森林。
很多人读书的问题在于:第一是没有结构,就是在书与书之间形不成联结。这直接导致了第二个问题,即使遭遇一本好书,也无法把握它的精髓,因为书籍进入大脑后不久就驶离,连一点水波都不曾漾起。所以,没有知识体系的读书,用处不大。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若真正释放思想,它们将会无穷无尽地开枝散叶。根本没有任何孤立的思想,从来没有过,有的只是思想之网。这也就是为什么艾萨克·牛顿说了那句著名的话:“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只有体会了以上三点,才会觉得读书是令人愉悦之事,而非不得不做的功课或其他负担。后两种,目前对你们来说还比较难,相信你们将来在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会有更深切的体验。
(图源:视觉中国)
在中国,过去几年盛行一种东西,叫“知识付费”。有人贩卖二次加工的读书速成法,一年读一百本书,读书就像集邮。这完全背离了读书的精髓,也就是说,读书本来是一场探险,现在生生被弄成了走马观花的旅游。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写道:“没有一艘战舰会像一本书,带领我们前往遥远的大陆。”过去,人们读书,是因为书可以带他们去任何地方;现在,人们不读书,是因为误以为自己已经到过很多地方。
当爸爸同你俩说,读书是一场探险,这并非常见的陈词滥调,而是可以在脑科学中得到证明。
比如,当你读到哈利·波特跃入水下、试图拾起格兰芬多之剑的时候,你大脑中涉及运动控制的部分就真的和他一起跳跃了。当你读到一件丝质的衣物拂过肌肤,或树叶被风吹过的时候,你大脑中涉及感官知觉的部分会被激活,感觉自己真的听到了那沙沙作响的声音。在大脑神经反应的层面上,我们确实经历了与小说人物相同的事情——我们不只是理解一本书,而且活在其中。
在你们的阅读经历中,都曾遇到这样的情形:哦,这个人物好有趣啊,原来我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想法的怪人;作者怎么说得那么棒,我以前从未从这个角度考虑过!
通过文字,你被传输到另外的人身上。你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你理解他们的痛苦和喜悦。只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能觉察每个人所拥有的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情感,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复杂性。
小说家普鲁斯特有种形容叫“在独处中产生的交流的丰硕奇迹”,描述了阅读体验中的一个亲密的情感维度:获知他人的观点和感受,而不需要离开我们的私人世界一寸。这也就是狄金森所比喻的书如战舰,带你离开却又扎根不动,既置身自己的栖息地,又闯入其他的生活和土地。这是深度阅读中最深刻的、未被充分宣扬的贡献之一。
所以,读书需要耐心和独处,但这份耐心和独处,却是为了和他人发生联系,尤其是那些和你们毫不相同的人。
另外,真正的读书探险,总是起始于谦卑,懂得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未知。
是的,一个人完全有可能因为错误的原因而阅读,比如像哲学家罗素所说的:“阅读一本书有两个动机。一个是,你喜欢它。另一个是,你可以吹嘘它。”带着第二个动机阅读,只会激发你的倨傲。
那些真正博览群书的人反而在智力上变得更谦逊。他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局限,这使得他们更愿意向他人学习。商界许多最聪明的人,从比尔·盖茨到埃隆·马斯克,都坚持认为变得更聪明的最好方法是阅读。
可但凡认真读书的人都有一个苦恼:好书太多了,读不过来怎么办?有一种很好的思考这一问题的方式,是畅销书《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提出来的。塔勒布从意大利作家翁贝托·艾柯的图书馆中获得了启发:
作家翁贝托·艾柯属于博学、深刻并且不乏味的少数学者。他拥有一个很大的私人图书馆(内有3万册书),来宾由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的反应是:“哇!艾柯教授,你的图书馆多么壮观啊!你读了其中的多少本?”另一类人占绝对少数,他们知道,私人图书馆并不是一个自我膨胀的装饰物,而是研究工具。读过的书远远不如未读的书有价值。……实际上,你知道得越多,未读的书占据的书架也越多。让我们把这种未读书籍的集合称为反图书馆。
艾柯真的读过所有这些书吗?当然没有,但向来宾炫耀并不是他用大量知识包围自己的目的。通过不断提醒自己所有不知道的事情,艾柯的图书馆让他保持智力上的饥渴和永久的好奇心。这就是“反图书馆”的效用。它是对人的局限性的有力警示——你所不知道的、半知道的或总有一天会意识到自己错了的事情,竟然有那么多。
所有你没有读过的书确实是你无知的一个标志。但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多无知,你反而会比绝大多数人领先。毕竟,苏格拉底早就告诉我们,一切智慧都是从承认自己的无知开始的。
所以,孩子们,读书吧!阅读是给所有人的礼物,因为它增强了我们的想象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当我们在书中发现世界还有如此多的可能性时,我们会更加觉得自己在活着。
一本好书,在它的封面与封底之间,向我们不焦虑的独处,施以暂时的庇护。
一次阅读,令我们可以从自我中解放出来,跨越到他人,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学习作为另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而一场探险,每天带着对自我局限性的提醒生活,可以促使自己走向智力上的谦逊,和个人世界的丰富。
>>作者简介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知名传播学学者。著有《数字位移》《众声喧哗》《网络为王》等。自称“教书匠”,读书、写书、译书。学者身份之外,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作者:胡泳
编辑:金久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