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摘抄太多怎么办(语文阅读杂谈删减替换)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文本展开品读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品读文本的方法,各位老师自有妙招,我受余映潮老师和王君老师的影响,觉得用“删减替换法”来咀嚼词句,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初中语文阅读
下面我着重结合近段在七年级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
1.删减替换,品出词句中蕴含的情感。
如《散步》(第二单元第六课)一课。
①第三段:
“天气很好。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把“熬”替换为“度”呢?大家可以读一读比较一下:
原文:“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替换:“我的母亲又度过了一个严冬”。
学生一读,马上就能读出区别,理解母亲由于身体不好过冬的艰难、“我”对母亲的关切、担心及对母亲顺利过完冬天的庆幸之情。
2.删减替换,品出更鲜明的人物形象。
①如《散步》中这一段: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说:“走大路。”
中间有一段对“我”的心理描写,如果我们把它去掉,来比较一下:
原文: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删减: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说:“走大路。”
对比阅读删减的部分,我们能体会到,“我”这个中年人,一头是老人,一头是孩子,在面对分歧的时候,肩头担着怎样的责任、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他最终选择走大路,不是出于一家之主的权威,而是出自于中年人的责任和使命,是反复思量之后的选择。而删减后的文字,这些就无从体现,甚至有些同学还解读出“ 我”的独断专行。
②又如《陈太丘与友期行》(第二单元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二篇)中这一句:
原文: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删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已去。”
替换: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不。”
有了这样的比较,从“待君久不至”这句话中,就很容易看出元方的机敏、周到、为父亲辩解的良苦用心了。
3.删减替换,品出作者严谨的表达。
如《散步》中这一句:“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去掉“在外面”好不好呢?读一读,比较一下。
原文:“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删减:“妻子呢,她总是听我的。”
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比较,认为,有了“在外面”这个词的修饰,妻子贤惠体贴的形象更加符合生活的真实,词句更有表现力。而删减后的句子中,妻子则显得毫无个性。
语文阅读
教学中,类似这样的实例很多很多。教师如果能多用心,用“删减替换法”带领学生仔细品读教材,必然会有更多的收获。
有效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