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

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

——观徐小斌的电脑画有感

古橹/文

请仔细看这张图,你看出什么了?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1)

没错,这张图中有两个意象:左半边是戴着孔雀翎毛耳环的美女的脸,右半边是一个幽灵般的黑影,两个意象彼此融合,共享着女子脸部轮廓的中线。

这是著名女作家徐小斌新近创作的一幅电脑画。如同她的文学作品一样,她的美术作品中,也总是充溢着奇诡的想象,潜伏着暗流玄机。阅读她的作品,得慢下速度,一点一点地去拆解,去体味,以免错过智力的愉悦。

这幅作品扑面而来,当然是曝光的那一面首先抓住你的眼球。徐小斌是画美女的高手,尤擅画高雅气质的古典美女。这位以孔雀翎毛做耳饰的少女,眼帘低垂,水般剔透,似静待花开。然而那黑色的幽灵,却如影随形,悄然嵌入,成为彼此重合的部分。

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少女遭遇了性侵?除非这位少女陷入了斯德哥尔摩症,否则这种黑影的融合式嵌入,似不合逻辑。

——少女性格的二重组合?有可能。任你剔透如玉,也总还有混浊阴暗的另一面吧?

……

好在徐小斌给这幅画起了一个有主题意味的名,叫《孔雀》。一明一暗两个角色,都和“孔雀”有关。美丽的翎毛(明)——终将凋落甚至被吞噬(暗)。于是这幅图画就从静态变成了动态,一个颇有深意的历时态叙事,凝结为一个共时态的定格。

也许这就是作为小说家的徐小斌的擅长和优势。她对于意象的把握,不仅可以赋予其隐喻、象征的意义,而且可以搭建它的“时间性”框架。视觉艺术中的意象融合,在这里被她巧妙的用于一种历时性主题的揭示。

电脑画说起来是一种较小方寸的视觉样式,不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碰到徐小斌这样的高段位下场,小桥流水和海阔天空,便都一齐舒展;人间烟火和平凡事物,往往也都会带上一丝魔幻,如她的许多小说文本一样。

且看另一幅名为《诡谲》的画——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2)

如果把这幅画放大了,挂在现代美术馆的展厅里,那么它给人的震撼应该是不亚于那些抽象表现主义的煌煌巨作的。这里的艺术语言,毫无疑问是很“现代”的。这个黑黢黢的房檐一角,依稀还有一些具象(兽形兽纹?),然而,作为一个抽象的符号,这个斜向的黑三角,在这个时空中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沉默;翻滚的乌云仿佛是在上演一出撩人的喜剧——黑色喜剧,而沉默——一动不动的死一般的静寂和沉默,是这个现场唯一的回应。

这难道不是极为“诡谲”吗?如同我们在上一幅画《孔雀》中所看到的,那个美丽翎毛的一侧,匍匐着一个挥之不去的巨大的阴影(黑影)。这双重的影像,在其抽象的意义上,恰恰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魔幻,且耐人寻味。

“魔幻”,或许可以是一种审美立场。“魔”者,异数也。“幻”者,蹈虚也。在这个讲求“现实”的时代,艺术如果要与现实保持审美距离,防止也变成一种“快消品”的话,“魔幻”显然是一种生存的语言,或者说具有一种超越的存在性。

想想看,平素你“看到”的,和魔幻的艺术家展示给你的,是一个世界吗?匍匐在孔雀女孩旁边的那个黑影,是真实的,还是一种幻象?那个黑黢黢的房檐一角,居然在向我们呈现一种“诡谲”——这是真的吗,还是仅仅来自于文学家的语言虚构?……

观徐小斌的这些画作,也许正可以让我们对这一切有所领悟,有所觉知。对所身处的“现实”的世界——其实它在骨子里真是够“魔幻”了——为什么不可以像徐小斌那样换换“看”法呢?

徐小斌其他电脑画作: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3)

《林妖》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4)

《心魔》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5)

《蜘蛛女之吻》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6)

《眠》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7)

《奔月》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8)

《填海》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9)

《补天》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10)

《入戏》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11)

《民国女子》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12)

《撕裂》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13)

《俯瞰》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14)

《誓言》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15)

《假面》

2022.8.22

ai绘画蒋勤勤(双重影像的魔幻话语)(16)

徐小斌,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画家、刻纸艺术家。自1981年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羽蛇》、《敦煌遗梦》、《德龄公主》、《双鱼星座》等。在美国国家图书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均有藏书。2014年入选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著名女作家”。曾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三届女性文学奖、第八届全国图书奖、加拿大第二届华语文学奖小说奖首奖、2015年度英国笔会文学奖等.代表作《羽蛇》成为首次列入世界著名出版社Simon & Schuster国际出版计划的中国作品。有部分作品译成英、法、意、日、西班牙、葡萄牙、挪威、巴西、希腊、阿拉伯等十余国文字,在海外发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