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思想与当代世界(从排满到)
客观地说,由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理论,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不过,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构建民族国家”的观点,与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拓展阅读:读书笔记:“中华民族”内涵的沧桑演变)。
那么问题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中山又是如何“调和”这一矛盾的?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并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口号。1897年,他进一步提出了“汉人是汉种”的民族观,“方今世界文明日益增进,国皆自主,人尽独立,独我汉种每况愈下,濒于死亡。”
兴中会的主要成员
1905年8月,中国革命同盟会正式宣告成立。被推举为总理的孙中山,首次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
关于“民族主义”,他这样阐述道:“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而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拓展阅读:读书笔记:“硬核”革命家邹容的“政治主张”和“民族主义”)
作为正式宣言的《中国同盟会的革命方略》,将“中国”定义为“汉族人的国家”。“维我中国开国以来,以中国人治中国,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我宗常能驱逐光复,以贻后人。今我汉人倡率义师,殄除胡虏,此为上继先人遗烈,大义所在。....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清)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颠彼政府,还我主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另外,他还在公开演讲中,频繁阐述所谓“中国亡国两次”的观点,“一亡于胡元,再亡于满清,而不以为耻,反谓他人父、谓他人君,承命惟谨,争事之恐不及,此有民族而无民族主义者之所谓也。”
一言概之,孙中山将西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国理论视为指导思想,主张通过“汉人汉族化,中华(华夏)文化汉族化,中国(人)汉族化”,最后实现“汉族国族化”。
“武昌起义”中的十八星旗,即代表了所谓“汉地十八省”
2)“五族共和”不过,伴随着革命进程的发展,他不仅抛弃了“排满”、“仇满”等具有“种族革命”倾向的内容,还将革命对象从“全体满人”压缩为清朝的统治阶层”。“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孙中山会主动抛弃“排满”的思想?原因很简单,身为革命领导人的他,遇到了此前从未面对和考虑过的民族分裂危机(拓展阅读:居安思危:一文概述,近代中国的两次边疆危机)。
在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的同时,外蒙古宣布独立,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均出现了一系列的“排汉”风潮。不客气地说,新生的民国政权,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拓展阅读:一文综述:外蒙古独立的前世今生)。
八世哲布尊丹巴
1912年元旦,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了“五族共和”理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与此同时,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五族共和”理论纳入根本大法,“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进一步确定了“民国是清朝领土与主权的正统继承者”的不争事实(拓展阅读: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辛亥革命内涵的沧桑演变)。
但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孙中山本人在公开演讲中频繁提及“五族一家”、“(五族)合为一体”、“建设共和”等观点,但对于“如何成为一家”,“如何合为一体”等问题,并未做出系统性的论述。实际上,他本人是否真心认同“五族共和”理论,一直都是有待商榷的。
“五族共和”宣传资料
3)构建新的“国族”“二次革命”(1913.07—1913.09)失败后,孙中山正式与“五族共和”理论分道扬镳。与此同时,他提出了新的“国族理论”,“自光复之后,就有世袭底官僚,顽固底旧党,复辟底宗社党,凑合一起,叫做五族共和,岂知根本错误就在这个地方。”
如何理解“国族理论”?他在《民族主义》中阐述道:“我说民族就是国族,何以在中国是适当,在外国便不适当呢?因为中国自秦汉而后,都是一个民族造成一个国家”,“同一血统、同一言语文字、同一宗教、同一习惯,完全是一个民族。”
一言概之,孙中山将民族、国家与国族的三种认同“合为一体”。在他看来,“国族”是“民族”和“国家”的合体,“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
孙中山公祭明孝陵
对于构建“国族”的行动指南,孙中山进行了简单概述。“(通过汉族)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最终实现)同化国内各民族(的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同化其他民族”这一目标能否实现?面对这一疑问,孙中山可谓信心满满。
他认为,“(现在)就中国的民族来说,总数是四万万人,当中参加的不过几百万蒙古人,(一)百多万满族人,几百万西藏人,(一)百几十万回教之突厥人......盖藏、蒙、回、满,皆无自卫能力。发扬光大民族主义,而使藏、蒙、回、满,同化于我汉族,建设一个最大之民族国家者”。
在他看来,其他民族人数稀少且“无自卫能力”。这些民族要想摆脱被殖民压迫的命运,只能“同化于我汉族”。
南北和谈
对于“同化”国内其他民族的具体方法,孙中山给出了两种办法。
首先是依赖“自然力”,“最大力就是血统,次大力是谋生方法,后面依次是语言、宗教、风俗习惯......通过自然力,把上千万少数民族很自然、很王道地同化”。
其次是“恢复固有的道德和民族精神”,“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简单地说,孙中山将传统的道德观念作为“同化”其他民族的黏合剂,将“各个分散的单元粘合在一起”。
在今天看来,孙中山构建“国族”的观点,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扩大化的“大汉族主义民族观”。不过,考虑到历史背景和时代局限性,存在这样的认知也是可以理解的。
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
4)“民族自决自治”取代“民族同化”进入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开始与苏俄人士展开了接触,最终主动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支持与帮助。1923年,他着手改组国民党,并在同苏俄代表的商讨中,正式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此同时,他的民族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举行。在会议上,他不仅喊出了“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口号,还首次提出了“民族自决”的观点,“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大元帅府办公室
简单地说,孙中山的“民族自治自决”理论,主要有两个特点。
首先,主动承认了“国内各民族之间彼此平等”的现实。孙中山认为,革命屡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民族无平等之结合,民权无确立之制度,民生无均衡之组织”。“故知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依当时之趋向,民族方面,由一民族之专横宰制过渡于诸民族之平等结合。”
其次,“民族自治”取代了“民族同化”。“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大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
1924 年,孙中山(左二)在广东韶关宴请苏联派驻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鲍罗廷(左一)及其他苏联顾问
坦诚说,孙中山民族观念的转变,无疑与共产国际提出的“民族自决”理论息息相关。不过,孙中山并未全盘接受这一理论。
原因很简单,苏联版本的“民族自决权”,蕴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是“对帝国主义的自决”,即脱离殖民统治的“自决”;其次是“独立自治”,即“脱离中央管辖的自决”。
因此,对于“自决自治权”,孙中山频繁强调是“(其他民族)在中国以内的自决,而非脱离中国的民族分裂或独立(的权力)”。换言之,如果宣传不当,这一理论很容易成为瓦解国家领土完整的“舆论利器”。
孙中山塑像
5)“宗族民族主义”实际上,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会议上对民族主义的重新阐述,并非意味着他与早年间提出的“国族理论”彻底割席。
1924年1月27日,他在每周一次的“三民主义”宣讲中,对早年间提出的“国族理论”,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系统升级。“英文中民族的名词是哪逊(即nation),哪逊这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民族、一是国家。….(在中国),我说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我说民族就是国族”。显然,这里的“民族”和“国族”,都是汉族。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孙中山认为,“要救中国,想(让)中国民族永远存在,必须要提倡民族主义......因为民族主义这个东西,是国家图发达和种族图生存的宝贝,到今日(中国)已经失去了这个宝贝”。
1924年的孙中山
为了恢复这个“宝贝”,他甚至提出了“中国文化发源于珠江流域”的观点。“....但是考究历史,尧、舜、禹、汤、文、武时候,都不是生在珠江流域,都是生在西北,珠江流域在汉朝还是蛮夷,所以中国文化是由西北方来的,是由外国来的。中国人说人民是百姓,外国人说西方古时有一种百姓民族,后来移到中国….这就是适者生存的天然公理。....”
最终,孙中山提出了“家族—宗族—国族”的“民族思想观”。简单地说,他寄希望于“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遵循源于先秦时期的“家族”—“宗族”— “国族”的脉络,将以“家族”和“宗族”为代表的社会“小团体”,粘合成为“大团体”,“(最终)便可由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与“国族主义”如出一辙“的宗族民族主义”,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回过头看,哪怕是“本土化”的“民族自治自决理论”,好像也从未得到孙中山内心深处的认可。
孙中山去世
6)小结实践证明,由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苗、瑶、番、黎、夷等几十个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 最爱和平的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的民族观,是最为符合国情的(拓展阅读:读书笔记: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如此重视民族团结?)。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坚守民族团结的理念,采取了一系列以实现民族团结为目标的政策和措施,基本上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各民族大团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