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老牌坊上的艺术(固原小伙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
“虽然辛苦,我还是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这是张健健“朋友圈”里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无限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张健健今年25岁,家住固原西南新区,是一位秦腔爱好者。
张健健
在张健健9岁那年,他第一次听到了秦腔。那天放学后,他路过一个简易露天舞台,台上的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嘴里咿咿呀呀的唱着,虽然听不懂,但看着台上的人时而开心,时而落泪,张健健仿佛身临其境。“后来才知道,那段戏唱的是《狸猫换太子》,自此以后,我开始有意关注秦腔方面的内容,只是苦于没有条件去学习。”
真正意义上接触秦腔是在2017年,那时张健健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彻底沉浸在秦腔中无法自拔,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听秦腔,还认识了不少秦腔名家,其中包括我的启蒙老师王凡。”王凡老师家在银川,张健健利用周末时间往返于固原和银川学习秦腔,两年来从未间断。
张健健与王凡老师
“我比较适合唱旦角,老师为我争取了一部《赵五娘吃糠》的演出,我扮演赵五娘,初次尝试女性角色,对于我来说难度很大。”从此,王凡老师的家就是张健健的练功场地。
20多岁才开始练习下腰,张健健也因此拉伤了韧带,“我浑身疼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劝我放弃。”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老师和家人的鼓励都让张健健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
“每一句台词都要琢磨发声部位,每一句唱腔都是千锤百炼,我每天早晨不到5点就起床练习,嗓子几度失声。”为了学好秦腔,张健健每天顾不上吃饭,只要进入角色,情到深处时他总会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可能是我太玻璃心了吧,赵五娘的一生真的太凄苦了,实在没忍住。”张健健笑道。
半年过去了,张健健脚底下走着云步,摇着头,双手翻转着水袖,俨然一副赵五娘的模样。“演出很成功,台下的掌声久久不停,那一刻,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非常感谢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
现在,张健健会唱不少戏曲,对于人物角色的拿捏也相当到位。“我还去银川、西吉、兰州进行免费巡演,秦腔虽然根植于陕西,但它属于整个大西北,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将秦腔传承下去。”
张健健说:“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一帆风顺,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要指望别人,唯有悲喜自渡。所有成果都离不开坚持和忍耐,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凡事多坚持,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责编/肥龙 编辑/七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