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状元考试科目(少数民族战士如何练成)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少数民族战士演训场上逞英豪
强军路上没有民族之分,需要人人奋勇争先;强军梦的实现,离不开各民族战友肩并肩、手挽手、共奋斗。本期“士兵面孔”专版,让我们走近几位少数民族战士,看他们如何在练训场上争当强军先锋,争做打赢尖兵,自觉强化精武强能、敢打必胜的使命担当,砥砺胜战之刃,探寻胜战之路。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梦想成真
铁血“武状元”
■贾 钊 倪亚兵
人物名片:乃乃尔日
新疆军区某师彝族战士,中士军衔,荣立三等功1次。贺声礼摄
戈壁滩硝烟弥漫,战味十足。在激烈角逐的新疆军区某师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彝族战士乃乃尔日以17分40秒的成绩拔得武装五公里越野的头筹,手榴弹投掷距离达到68米,400米障碍以1分36秒的成绩双双刷新了师纪录,步枪精度射击、手榴弹投准成绩全部达到优秀水平,成为当之无愧的“武状元”。
乃乃尔日从一名不会讲汉语的新兵成长为“武状元”,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恣意挥洒的汗水。如今,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全团官兵无不伸出大拇指称赞:“乃乃尔日班长攒劲的很!”
2008年12月,乃乃尔日从凉山彝族自治州入伍。他发誓,一定要在部队混出个模样,为彝族的父老乡亲增光添彩,同各族战友一起建功军营。
练就过硬的打赢能力,当一名军中“武状元”是乃乃尔日的梦想。参加师尖子比武,为了提高训练成绩,他自制了10公斤重的沙背心和3公斤重的沙绑腿,每天坚持10个小时穿在身上。早晨起床号刚响,他已经完成了负重5公里“热身”;练战术基础动作,有时练得两肘两胯磨出的血和衣服粘到一起,他不得不用剪刀剪开。在师尖子比武中,他取得了4个单项第一、1个单项第二、综合第一的优异成绩。
2014年,他主动请缨参加原兰州军区自动步枪射击集训比武。卧姿据枪瞄准练习时,他在冰冷的地面上一趴就是1个小时。为了能保持手指接触扳机的感觉,他在训练时从不戴保暖手套,而是戴一双能够灵活扣动扳机的半截线手套,虽然双手冻得通红,但他从未向严寒天气“屈服”。3个多月后的集训考核中,他打出10发100环的好成绩。
在去年组织的某次高寒山地对抗演习中,乃乃尔日带领的尖刀小分队担负侦察破袭任务,在高原高寒极度缺氧的恶劣环境下,他伪装潜伏在敌后方纵深,缺水断粮长达数天也没有暴露自己。面对敌方严密搜索,他凭借过硬素质与敌灵活周旋,及时发现敌指挥所,并准确报告位置坐标,引导己方火力摧毁。
今年以来,乃乃尔日被团里任命为有线和侦察专业集训教练员。乃乃尔日清醒地认识到,要“授人以渔”还要学习更多知识。他一边刻苦研读军事理论书籍,一边认真研究授课技巧。他还在团里倡导开设了“双语”班,辅导战友进行语言学习。向“武状元”乃乃尔日学习,一时间成为营区新风尚。
心声
自信是一种无敌的力量
■乃乃尔日
战场亮剑是战士义不容辞的使命职责。我并不是天生就比别人优秀,甚至较之常人还有些愚钝,但别人付出十分努力,我会付出十二分。我坚信,只要有克服一切困难的恒心和毅力,不抛弃自己,不放弃信念,少数民族战士一样可以成为“武状元”。
岗位就是战位,保障就是打仗
雪域“千里眼”
■胡晓宇
人物名片:白海平
空军雷达某旅傣族战士,上士军衔。郭超英摄
初春,海拔4400余米的雪域腹地寒风刺骨。银白雪野上,雷达天线傲然旋转,宛若峭拔的铁树。
28岁的傣族雷达操纵员白海平睁大眼睛,紧盯雷达显示屏上的飞行目标,沉稳地跟踪监控,准确连续上报空情。
雷达开机即战斗。自2009年某新型战机飞上高原,操纵这“千里眼”追踪飞行目标的白海平,便再也没有停止无形电磁波中的战斗。
“差点把命丢在阵地上。”2009年盛夏,白海平第一次在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阵地保障某新型战机飞行。
这里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半夜,骤然而至的胃疼将白海平搅醒,疼得他脸色惨白,加之缺氧憋闷,头晕目眩。
第二天清晨,战备铃声乍响,他咬紧牙关登上雷达方舱,硬挺腰杆端坐战位,一丝不苟地发现、判断、上报空情。
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这技能和精神,是长年担负军民航引导和空中警戒任务的甘巴拉教给他的。白海平入伍后分到这个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正赶上全军首部远程异地控制雷达在阵地试装,全站官兵都在学习攻关,好胜的小白生怕落后,跟厂家技术人员学原理,向班长请教操纵技能。只一年,这个傣族小伙子便成为技术骨干。
“千里眼”,是“鹰之目”“国之眼”。他心里充满自豪和自信。然而,2012年初秋,这名傣族雷达兵却遭遇入伍后唯一一次“走眼”。
那时,他刚作为业务骨干从甘巴拉雷达站调入机动雷达站,随队长途奔袭数百公里,执行某新型战机实弹试射保障任务。
一天,一批批战鹰穿云破雾,直扑靶场,摧毁“敌”目标。传递空情时,他和另一操纵员瞬间衔接不畅,漏报了一批空情。虽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受到上级严厉批评。
“岗位就是战位,保障就是打仗。要是在战时,这意味着什么?”那晚,白海平辗转反侧。一回来,便设置各种复杂空情练眼力,练发现判断上报空情的速度和质量。
机动雷达站,是移动“千里眼”,跟着重大任务跑。从此,保障战鹰飞行时,白海平的眼睛再也不会离开雷达显示屏,跟每一批空情较真。
2014年酷夏,空军全时域、全要素体系对抗演练激烈打响,白海平随队参战。一开战,“敌”侦察机、预警机、电子战机连续升空,紧接着,十余架战机咆哮编队袭来。白海平面前的雷达屏幕上,航迹纵横交错,目标亮点密密麻麻。
“注意发现新目标,方位××。”面对复杂战场,白海平按捺着紧张,立体判型、主副显配合……他沉稳操纵、环环相扣,一批批空情通过他的键盘传向指挥中枢。
一个演习日,屏幕上倏然闪现一批目标,突然近距离分批,目标小、速度快、跟踪起来不连续,与以往各种飞行目标都不同。狭小的雷达方舱内,空气骤然紧张。
“飞机发射的导弹?”白海平睁圆眼睛,精心操纵,仔细分析,这种目标之前只在资料里见过,一旦判断失误将影响战况。
“事关全局,不报就是失职!”他自信果断地编批上报,又和其他操作员接连掌握不同战机发射的4枚不同型号导弹目标,为指挥员及时做出战场决策提供了可靠信息。
次年阳春,白海平和战友们携机动性能更强的新雷达,再次出征空军体系对抗场。上战场前,他没日没夜钻研,打开思路挖掘兵器作战潜能。
此次,战场设置更加复杂。每天,多种战鹰从超低空、中空、高空同时涌来,在强大电磁干扰下,显示屏上的目标亮点移动、交叉、叠加,稍纵即逝,白海平和战友熟练操纵,从容监控。战斗中,他们探索的反侦察战法,获得了“兵机种战斗行动战法创新奖”。
雪域“千里眼”,又打了一个漂亮仗!
心声
为打赢擦亮“眼睛”
■白海平
作为从“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走出来的雷达操纵员,我时刻牢记“甘愿吃苦,默默奉献,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的“甘巴拉精神”,努力传承甘巴拉人在生命绝境中的坚守、担当、奉献和追求。为护卫祖国神圣领空,我会坚守高原极地,坚持不懈历练,为打赢擦亮“眼睛”。
敢于挑战自我,方为人生强者
沙场“蜘蛛人”
■卢 扬 周 鑫
人物名片:代那日苏
第40集团军某团蒙古族战士,上士军衔,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尚草泉摄
凌晨,距实弹打响仅剩半小时,无线电遭干扰仍处于瘫痪状态。
发令所内,气氛越发焦躁起来。紧急关头,只见一名战士顶着头灯朝炮阵地狂奔架线,身手迅疾灵活如“蜘蛛人”,及时为火炮连上了指挥“神经”。他就是有线兵代那日苏。
刚入伍时,这位蒙古族战士还只能算是身形彪悍的“草原牛”。
从内蒙到辽东的新兵专列上,同车的战友都有说有笑,代那日苏则独自闷在一旁。细心的接兵干部主动找他聊天时才发现,这个蒙古族士兵几乎不会说汉语。新训开始,他不得不站在排尾学样子。
“当兵就得当尖兵!”为了尽快融入环境,每晚熄灯后他就泡在学习室,捧着汉语字典一字一句地学。身边战友深受触动,主动带他一起读报纸,帮他纠正发音。3个月的新训结束,他不仅能顺畅地和别人交流,还被选拔为有线兵。
体能是有线兵的根基,无论是放线、查线,还是攀登架线,都需要身体的力量、协调和耐力。
单兵专业开训,代那日苏自信满满。可第一次爬杆架线,他就摔了个“底朝天”,在草原长大的他不仅对攀爬一窍不通,而且因为特殊的饮食习惯,体重明显超标。
代那日苏摔了个跟头,捡了个明白:要想过专业训练的坎儿,新兵阶段积攒的那点底子根本不够。此后,他每天强化体能训练,经常练到肌肉酸疼,连床铺都爬不上去。经过不断摔下,又不断尝试,他可以几秒内爬到架线杆顶端。为了又好又快“接续线头”,仅一年时间他就消耗了近3公里长的“被复线”,手指经常被勒出一道道血痕……有耕耘必有收获。套改士官的第二年,他就在全团军事比武中,创造了有线综合作业的新纪录,“草原牛”化身“蜘蛛人” 。
有一年实兵演习前夕,上级配发了某新型交换机,连长将电源线递到他手里说:“指挥所通联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学历不高的代那日苏虽然有些犯怵,但转瞬间,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困难再大也要克服!”
为了弄清楚该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他常常通宵达旦拿着技术资料和说明书边学边调试,实在琢磨不透,他便联系厂家请教技师。
代那日苏很快掌握了该型交换机的使用要领,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着手设计制作教具,编写教案,将所掌握的技能倾囊传授给战友们。去年实兵演习打响,代那日苏合理分工、灵活补位,带领全班合力组建了指挥所有线通联网,实现通信保障全程“零失误”。
心声
当兵就当能打仗的兵
■代那日苏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刚入军营,我的起点并不高,语言上存在交流障碍,训练上遭遇重重困境,但我始终把练技能、当尖兵作为不变的追求,通过不断地自我加压、自我超越,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并两次带领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人生有目标,机遇尤青睐
导弹“神射手”
■王广利 董武侃
人物名片:木塔里蒲
第21集团军某团维吾尔族战士,下士军衔,荣立三等功1次。银汶邦摄
“东南方向发现敌机一架,一班迅速前出……”天山脚下,一场陆空对抗演练激战正酣。
发射阵地上,只见一名导弹发射号手迅速打开供电装置,捕捉到目标。随着一声口令“放”,他果断扣下扳机,导弹呼啸而出,直接将拖靶击落。他就是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导弹“神射手”的维吾尔族战士木塔里蒲。
3年前,木塔里蒲踩着强军战歌的鼓点应征入伍。当兵之初,他的想法很简单,到部队锻炼两年就回家。当真正融入到火热的连队生活,木塔里蒲亲身感受到营连干部和身边战友对自己兄弟般的关爱,坚定了他建功军营的信念。
木塔里蒲给自己设定了3个冲锋目标:讲流利的汉语、当打赢尖兵、入党立功。
初到军营,他和战友沟通只能双手比划,训练时听不懂班长讲解动作要领,急得他直挠头。一有空儿,木塔里蒲就恶补汉语。他从识字挂图开始练发音,从每个偏旁部首开始学写字,不管是手上的食品包装袋,还是路边的横幅,只要看到不认识的字他都会主动向身边战友请教。新训结束时,他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还会写1000多个常用汉字。
心中有梦,脚下生风。为了提升自己的军事技能,10公斤重的沙背心成了木塔里蒲的“贴身衣”,15公斤重的导弹发射筒他一扛上就舍不得放下。2014年5月,在团里的预提指挥士官集训考核中,他取得了体能、专业、教学法3个单项及总评第一的成绩,成了团里出名的“武教头”,如愿套改了士官。
接下来,能光荣加入党组织成为木塔里蒲最迫切的梦想。就在梦想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团里组织的实弹发射考核却给了他不小的打击。导弹实弹发射时,战机稍纵即逝。由于气象条件复杂,木塔里蒲和副射手配合不到位,未能成功捕捉到目标,导致发射失败。
痛定思痛之后,木塔里蒲告诉自己:“只要能打好导弹,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委屈也值得。”随后一段时间,木塔里蒲认真反思自己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并进行针对性训练。他先后打掉了100多发信号弹。演习正式打响当天,他弹出靶落,为团队赢得了荣誉。当年10月,他光荣地入党。
去年夏天,在天山脚下长达4个月的野外驻训中,木塔里蒲所在班一直担负团外训地大门警戒值勤任务。
当地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气温达50摄氏度,夜里蚊虫肆意叮咬。木塔里蒲不叫苦不叫累,各项任务完成得出色。去年底,他荣立三等功,还当选为“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在全师做了巡回事迹报告。
心声
坚信付出必有回报
■木塔里蒲
当兵3年,如果说我还算取得一点成绩的话,关键在于我不断给自己制定一个个阶段性够得着的目标,并且一次次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发起冲击。只要立足岗位,精武强能,始终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坚持不懈地付出,就能实现梦想。
刊头书法:谭 健
题图摄影:解 东 胡铁民 韩晓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