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蛴蟆节在哪举办(神秘的川北民俗)
正月十四蛴蟆节,是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风俗。主要流行在四川南充嘉陵、顺庆、西充、南部,遂宁蓬溪、射洪一带,经过300多年的演变,如今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
神秘的川北民俗——正月十四“蛴蟆节”
1
“蛴蟆节”的神秘来历
蛴蟆,方言读qime,是青蛙、癞蛤蟆的统称。蛴蟆以南瓜、豆芽、红薯等为食,繁殖快。
蛴蟆节,也叫“十四夜”、“十四月”“十四节”“小年”“鬼过年”等。
每年的正月十四晚上,大致在18、19点左右开始,家家户户都要点燃自制的蛴蟆灯,舞着火把,燃放烟花爆竹,抬彩龙,敲罗打鼓等,举行一种祭祀祈福活动。
关于蛴蟆节的来历,传说很多。
传说一:清军入关灭掉南明政权后,派兵进攻四川。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不到两年的张献忠,面对强敌压境,处境艰难,决定放弃成都,北上迎击清军。1646年农历十一月,张献忠率军来到川北嘉陵江一带。很快,大西军与清军相遇,双方展开激战,张献忠中箭身亡。双方激战后,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又无人打扫战场,导致瘟疫流行,户户有人死,家家做丧事,百姓苦不堪言。时值正月开春,万物复苏,田间地头出现了冬眠后的蛴蟆。蛴蟆满身疙瘩的蟾蜍,俗称癞疙宝。人们讨厌蛴蟆,觉得它丑陋、肮脏,是不祥之物。瘟疫流行,人们找不到原因,认为是蛴蟆导致了瘟疫,蛴蟆本是无辜的,只是它们出现得太不是时候了,把瘟疫称作蛴蟆瘟,蛴蟆成了最可怕的瘟神。但那么多的蛴蟆,又怎么能消灭得掉呢?一个云游到这里的道人得知此事后说,瘟疫流行,都是因为战乱,秽气浊血触怒了河神,河神降蛴蟆来祸害人间。那该怎么办呢?道人又说,在正月十五月圆之夜的前一天,将蛴蟆送走,祈福消灾去百病,家家户户才能从正月十五开始平安无事。经过道人一番指点,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正月十四这天,大家用竹子做成蛴蟆灯。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点起蛴蟆灯,敲锣打鼓,自发地朝河边走去,把蛴蟆灯插在田边或放进河里,祈祷求告送瘟神。说来也怪,这么一搞整后,瘟疫果然渐渐消去。由此,每年正月十四,形成了送蛴蟆的习俗,并流传到方圆近百里的乡镇,一直延续到现在。
传说二:据说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川北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瘟疫,许多孩童都在这场瘟疫中夭折,村民痛苦不堪。后经一个神秘高人指点,才知道是由于"蛙神"没有得到人们的祭祀,大为震怒,才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降此瘟疫。于是受到高人指点后的人们每到农历正月十四便兴起了这祭祀“蛙神”的“蛴蟆节”,以此来祈求蛙神保佑村里的孩子平平安安,年复一年,瘟疫果然不再来临,但这拜祭“蛙神”的“蛴蟆节”却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传统的蛴蟆节,主要包括四大内容:做蛴蟆灯、送蛴蟆、摇嫩竹、吃年夜饭。
神秘的川北民俗——正月十四“蛴蟆节”
2
神奇的“蛴蟆灯”
在“蛴蟆节”,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扎“蛴蟆灯”。
川北农村盛产一种叫做慈竹的竹子,农家用的竹制品,大都以此为原料,蛴蟆灯也不例外。
正月十四一大早,乡民们把头年才长出来的慈竹砍下来,截成竹棍,短的一尺多长,长的有一米多。用锤子把竹棍最上面的一节敲破,剖成7-9片小竹条,把剖开的竹子往下挤压,竹节成纺锤状。用一根嫩竹篾条编成竹环,把竹篾环编扎进纺锤状的竹节中,蛴蟆灯的骨架就做成了。再在竹节中间放上泥巴,插上蜡烛,在外面糊上一层白纸,留一个小孔以便点灯,蛴蟆灯就基本做好了。整个过程耗时不多,工艺也不繁杂。
蛴蟆灯的最初形状为纺锤形,这种形状的灯在四川并不多见,但在川东、川南沿江地区仍有零星存在,如珙县的送灵灯、合江的点天灯等。在福建的南平、江西的婺源、湖南的凤凰、湖北的麻城等地,也有临江的村镇在扎纺锤形灯。
蛴蟆灯现在的样式增多了,工艺也有所不同。从外观来看,有灯笼形的、四方形的、葫芦形的、心形的、五星形的等,有生肖灯、鸡灯、鱼灯、飞机灯、飞弹灯等,小的一个人就能拿走,大的则需要多人抬起走。灯纸除最常见的白纸外,还有红纸、绿纸、黄纸等,或几种颜色拼在一起。以前的灯纸,是用米汤糊上去的,现在则用胶水粘贴。
制作大型蛴蟆灯就需要三个步骤近十多道的工序。第一步用竹条搭架子,按吉祥的尺寸比例编制成雏形;第二步造型,用纸贴糊,外形一定要雄壮,形态要逼真;第三步修饰,给蛴蟆灯装上眼睛、编制一条虫叼在它嘴里,用毛笔写上祈福的语句。
蛴蟆灯做好后,不能拿进屋里,只能放在屋外,一是为了晾干米汤或胶水,二是避免将蛴蟆瘟带进家里。
蛴蟆火把制作相对比较简单,只需用锯子、弯刀等将其平切,在其内倒上煤油柴油机油菜油均可,然后塞上棉花、布、包谷袭袭,晚上点火即可。
在将蛴蟆送下河后,一定要把火把或蛴蟆灯扔掉,弃于河田或插于土,不然蛴蟆儿瘟会被带回家的,给你家带来霉运的。
神秘的川北民俗——正月十四“蛴蟆节”
3
神秘的蛴蟆民谣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送下河......”每年在农历正月十四这天晚上,在南充市西北部的许多农村,都能见到举着“蛴蟆灯”的大人小孩,在一同唱着这首古老而有趣的民谣。
“蛴蟆节”的民谣有很多。比如:“蛴蟆公,蛴蟆婆,十四十五撵下河。”“蛴蟆,蛴蟆,上山去啃烂南瓜儿。”
“蛴蟆,蛴蟆,过河去吃烂豆芽儿。”“金蛴蟆,银蛴蟆,过河去啃烂囊瓜儿,不吃我们的红苕,专吃人家的烂豆芽儿。”
摇嫩竹是孩子们的活动,孩子们在白天选好一根比自己高的嫩竹,并做上相应记号,待天黑之时寻找自己的嫩竹,找到了就唱歌诀:
“十四夜,摇嫩竹,你也生,我也生,我和嫩竹打老庚。你也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样长。”
“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
“十四夜,摇嫩竹,嫩竹爹,嫩竹娘,我和嫩竹一样长。”
这些民谣其实是一种祁祷,是在祁福。
神秘的川北民俗——正月十四“蛴蟆节”
4
神秘的三会蛴蟆节
而今,身边的人都在感慨年味缺失,说实话,唯有南充三会、共兴,西充的多扶、莲池等地仍保留着“送蛴蟆”这一传统的地方性节日,让人感受到年味犹在。
农历正月十四,南充市西河流域的西充县车龙、占山、莲池、多扶,嘉陵区三会、积善、金宝、礼乐、太和、七宝寺,顺庆区共兴、同仁、新复等乡镇,一年一度的蛴蟆节震撼进行。
嘉陵区三会镇位于嘉陵区西北角,地处嘉陵区、西充县和蓬溪县之间。近年来三会的闻名,源于蛴蟆节,一“蛙”让三会名扬天下。
2012年开始,蛴蟆节就从民间自发举行改为三会镇政府主办了。随后,蛴蟆节又上升为嘉陵区政府主办。2017年的嘉陵区第六届蛴蟆节就出动了200多名警力在三会维护交通和治安秩序。2017年蛴蟆节涌入的车辆上万、人员超过10万。
南充市嘉陵区“蛴蟆节”庆祝活动一般分为文艺演出、街头民俗展演、送“蛴蟆”祭祀祈福三个部分。节日分为四项内容:制作蛴蟆笼笼;摇嫩竹,祈求长高;送蛴蟆,把蛴蟆笼笼插到远方的水里,祈求赶走蛴蟆瘟神,祈求小孩不咳嗽,祈求健康;吃年夜饭,送年,标志过年最后一天。
正月十四,场镇中心,一盏巨大的绿色蛴蟆灯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蛴蟆节”中“最牛的蛴蟆灯”。
它瞪着两只大眼睛,鼓着腮帮,张着大嘴,引得游客争相拍照合影。这盏蛴蟆灯是由5个村民用40根嫩竹子,耗时一周才扎完的。这盏巨大的蛴蟆灯高约2米、长约4米、底座长6米,是三会历届蛴蟆节中尺寸最大的一盏,是送“蛴蟆瘟”活动的主灯。
晚7时许,黑夜的大幕悄然落下,上万群众聚集到场镇上,手持点亮的“蛴蟆灯”,有序排成纵队,形成一公里多长的队伍,等待着送“蛴蟆瘟”。“起……”一声令下,10来个青壮年男子把场镇上巨大的“蛴蟆灯”扛上肩膀,“咚咚咚……”随着阵阵锣鼓声响起,送“蛴蟆瘟”开始了。
“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上万人举起“蛴蟆灯”,唱着当地民谣,沿着场镇的街道,浩浩荡荡向前进发,数万支“蛴蟆灯”星罗密布,在乡间田野上闪烁着、摇曳着,似涌动的星河,似逶迤的火龙。不多久,送“蛴蟆瘟”的队伍抵达目的地:青家嘴村一处荒地。在领队的指挥下,队伍驻足,纷纷将手中的“蛴蟆灯”插入泥土,对着燃烧的火光,人们闭上眼睛,或双手合十,或握拳作揖,纷纷许下美好的心愿。
“你也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样长……”灯火燃尽,人群渐渐散去,返回途中,一群小孩一边摇着嫩竹一边唱。伴随着孩童天籁般的歌谣声,“蛴蟆节”在夜幕中落下了帷幕。
神秘的川北民俗——正月十四“蛴蟆节”
5
神秘的共兴“蛴蟆节”
目前,共兴镇镇的“蛴蟆节”已被列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冲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农历正月十四,镇政府专门举办民俗蛴蟆节,来自该镇以及周边的潆溪、多扶、同仁等乡镇,包括南充市区内的一些市民共几万人,齐聚共兴镇,吃“共兴汤圆”,送“蛴蟆”,欢度“蛴蟆节”。
十四下午14时,一条活泼的彩龙从共兴镇老街出发,伴着腰鼓、大鼓的节奏,它摆动着身躯,先后经过共兴镇政府、国道212线、共同街等地,最后回到老街。
在老街,腰鼓舞、“好日子”、“家和万事兴”等歌舞类、小品类、快板类节目也热闹上演。
节目欣赏完毕,就是吃汤圆的时间了。
17时,人们纷纷聚到镇政府食堂,来这里吃几个汤圆,代表团团圆圆。
18时,天刚刚黑,镇上及周边居民便纷纷走出家门,齐聚在共兴镇,歌谣开始响遍整个共兴镇,送“蛴蟆”仪式正式开始了。
年轻人纷纷挽着手,高举着“蛴蟆灯”;妇女们一手拿着“蛴蟆灯”,另一手或牵着或抱着自己的儿女;老人们也慢悠悠地跟着大队伍送“蛴蟆”,好不热闹。
队伍最终来到了五洞桥,将蛴蟆送到河边,祭奠酒神,送走瘟神,祈福平安。
送走“蛴蟆灯”,人们开始焚烧象征瘟神的青龙。不同姓氏的家族把各自的青龙放置于各自占据的地方,焚烧青龙的火光和烟雾在田间蔓延的同时,鞭炮炸响,夜空中礼花四射,只见漫山遍野灯影晃动,密集得像夏夜天空的繁星,热闹壮观。
送完"蛴蟆"摇嫩竹。小朋友来到竹林旁,摇起了嫩竹,并唱起“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的民谣,悠扬的歌声依然在夜空里回荡。
“蛴蟆节”把五谷丰登、幸福健康都藏在了这小小的灯盏中,让它带着人们的期盼飘向远方。数万只“蛤蟆灯”送走的是瘟疫,祈来的是福缘,点亮的是我们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希望。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在此致谢)
文章创作者:邓智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