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传名言(梵高传:没有压抑就没有喷发)

“我,就在我的画中。”文森特·梵高这样昭告世人。

面对色彩厚重,激情喷涌的画作,不由得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狂热,才能创造出这令人震撼、催人深思的作品。

文森特·梵高究竟是天才还是疯子?

打开美国作家史蒂芬·奈菲和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的《梵高传》,从中领略这个既继承了父亲宗教信仰又遗传了母亲艺术天赋的才子,疯狂执着、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

梵高传名言(梵高传:没有压抑就没有喷发)(1)

01、孤独执着的艺术追求

“作我所感,感我所作”是梵高终其一生的写照。

《麦田群鸦》在1890年7月所作,也是梵高留给世人的最后作品之一。

金黄色的麦田失去了温暖,没有丰收的欢声笑语,没有乡村的宁静祥和,有的只是动荡和不安。

随风摇摆的麦田,赫然出现的三条叉道,拼命逃窜的鸦群,乌黑阴沉的苍穹,无不透露着风雨欲来无处躲藏的孤独和恐惧,更预示着灾难和不祥随时就会降临。

路有很多条,在人生的三岔路口,你将如何选择?

麦田里那被收割机压出的三条凹痕,文森特·梵高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中间那条艺术之路,纵然前路扑朔迷离,悲伤而孤单,依然无怨无悔。

这幅画是梵高和弟媳争吵后,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所作。

在梵高的眼中,弟弟提奥是他唯一的依靠,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精神寄托,所以这次争吵,对梵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让他感到危机四伏、无所适从。

梵高传名言(梵高传:没有压抑就没有喷发)(2)

“以画写心伤、以画载我情”,悲伤归悲伤,恐惧归恐惧,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梵高对“艺术”的执着,对“本真”的追求。

梵高对生活是极其热爱的,尽管穷困潦倒、众叛亲离,他笔下的麦田依然是充满希望和收获的金黄色。

梵高是阳光热情的,他笔下的向日葵,色彩饱满、激情四射,有一种压抑许久喷涌而出的力量。

他绘画的速度惊人,浓墨重彩,大刀阔斧,一气呵成。

曾在科尔蒙工作室的一个同学回忆说:“他在一种混乱的暴怒中工作,充满狂热地匆忙向画布扔下所有色彩。

他蘸颜料,就像是用铁铲似的,颜料从他的画笔上流淌,把手指都弄脏了——他的暴力作画方式震惊了整个工作室,传统的艺术家会被吓到。”

在世人眼中,文森特是个固执且癫狂的疯子,很少有人去发现他内心的孤独和感伤。

在几乎所有人都鄙视梵高的年代,年轻的评论家奥里耶却在文森特的绘画中,看到了:“沉重的、激昂的、燃烧的气氛……从奇妙的熔炉中逐渐升起” 。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事实证明梵高就是奥里耶眼中的独一无二的天才,一个怪诞、热情和狂热的唯美主义者。

艺术来源于孤独,天才取决于敏感,可以说梵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原生家庭的背弃。

梵高传名言(梵高传:没有压抑就没有喷发)(3)

02、被亲人抛弃的坚持者

“透过诽谤的摧残和冷酷的责难/谁会是我灵魂追寻的女子?”

这句哀伤的诘问,是梵高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为母亲临摹的肖像上所附的一句诗行。

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求和无法言说的伤痛。

郑振铎说: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可失败的梵高却从没有在母亲那里得到宽慰和支持。

尽管这位母亲曾不遗余力的教导她的孩子:家庭的重要,也只有家,才是最终的港湾。

最后她还是把梵高留在家中的画作,像处理垃圾一样一件件丢掉。

她后来不仅没去看望过这个生病住院的儿子,甚至对梵高去世后迟来的荣誉,她都不屑一顾。

在她心中,这个儿子对宗教的信仰和艺术的追求永远是不务正业,荒谬可笑,甚至以有这样的儿子为耻。

梵高一生阅读无数,唯独对安徒生的《母亲的故事》情有独钟。

梵高传名言(梵高传:没有压抑就没有喷发)(4)

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和小孩子们讲这个阴郁的童话:

讲童话里那个为了救回自己的孩子,宁愿牺牲一切,但当她知道孩子如果活下去就要遭受更多苦难时,又依然决然的肯求死神把孩子带走的故事。

这个关于母爱的童话故事,对梵高来说具有天然的魔力,他不仅背的滚瓜烂熟,甚至能用几种语言讲述。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内心的写照。从梵高看似反常古怪的反复讲述中,可以看到他內心的孤寂和对母爱的渴望。

俗话说:家是心与身的归宿,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梵高禀承了父亲的宗教信仰,遗传了母亲的艺术天赋,却永远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

他一生都在思念家乡、梦想团圆,却一生都在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直至客死他乡。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原生家庭的耳渲目染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人父母,既然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为孩子负责,无论孩子尊贵还是清贫,无论是聪明绝顶还是愚蠢呆滞,都应该不离不弃,给予温暖和关爱。

如果梵高的父母能一视同仁地去关爱这个长子,那么这个真诚善良的艺术家也许不会过早的离开他所热爱的这个世界。

梵高传名言(梵高传:没有压抑就没有喷发)(5)

03、善良的艺术领路人

‘1890年7月29日午夜之后,也就是7月30日的凌晨1点左右,文森特·梵高在弟弟提奥的怀抱中停止了心跳。

大多数人认为:梵高是开枪自杀,认为他早有自杀的欲望。

而他生前最后一幅画作《树根》却发人深思,一个对生活失去热情的人,如何会在古老的树根上画出朝气蓬勃的新生嫩芽?

一个对生活失去热情的人,如何会狂热地幻想和弟弟同住,并给对方寄去充满激情的画作?

一个对生活失去热情的人,怎么会在即将自杀时,还要在已经过多的随身物品中再背负双倍的画布远行?

当然最重要的是,一个自己开枪自杀的人,为何医生却说枪是从很远的地方射击的,远在文森特可以够到的范围之外?

更奇怪的是,一心求死的梵高怎么还会爬回旅馆求救?而他随身携带的物品和凶器却消失不见?

种种现象表明凶手或许另有其人,是故意杀害还是失手所伤,不得而知。

梵高传名言(梵高传:没有压抑就没有喷发)(6)

可善良的文森特·梵高,却一口咬定:“不要指控任何人,是我自己想要自杀的”,尽管他以前一直认为自杀是懦夫的行为,并强烈的反对。

事实上凶手是谁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位赤诚纯粹的艺术家永远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倾尽一生的画作。

如果他能再多活几十多,那么他的画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那要给世人再留下多少宝贵的艺术财富?

可悲的是,人们往往一边嚷着守护当下,珍惜拥有,一边却在失去了之后,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

梵高的弟媳乔·邦格后来写道:“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对他更好一点就好了。我非常后悔,当初对他太没有耐心了。”

就连平时资助梵高绘画的弟弟提奥,也把哥哥的书信托人整理出书,好让这位生前几乎从未获得名利垂青的艺术家流芳百世。

他甚至策划,按照梵高生前的愿望和做法,将他的平版印刷画和书信节选结集成内容丰富的画册,设计一次综合展览,以弥补哥哥生前的缺憾。

可这些有什么用呢?斯人已逝,所有的努力都显得苍白无力。

梵高传名言(梵高传:没有压抑就没有喷发)(7)

04、用心中的爱,治愈童年的伤

没有压抑就没有喷发,没有执着就不会有激情。

童年的创伤固然会成为阴影,对人生造成伤害,但它也会成为动为,推动着你前行。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有句话说的好: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如果人人都像梵高一样,把童年的压抑通过心中的喜好爆发出来,发挥到极致,那么未来将无可估量。

文森特·梵高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现实面前无需多论,唯愿世间这样的疯子多一点,把更多的美好留给后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