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皮影戏起源(传统皮影戏的由来)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等各类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表演皮影戏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出故事,“影人”在艺人的操纵下,靠灯光透射映到白色布幕上,随着乐器伴奏与唱腔配合,便成为“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艺术形象。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戏其实起源于一段帝王的爱情故事。《汉书》中记载: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突然故去,汉武帝悲痛不已。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在路边看到一孩童手拿布偶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便用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李少翁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李夫人袅娜的身影在幕围后面徐徐舞动,汉武帝顿时泪如雨下,感慨道:“似邪非邪,姗姗起来。”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还有传说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之时,楚兵围困汉兵。张良为了退兵,就在城楼上列了一大排人影,又让士兵舞动旗帜,敌兵一看,城头上守兵众多,不敢冒然攻城,自行退去。现在湖北孝感,流传着“一评二鼓三皮影,智胜项羽三千兵”的民谣。说的是楚汉相争时,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谋,用说评书、鼓书和唱皮影戏的方法,涣散了项羽三千子弟兵,取得胜利的故事,同时把张良奉为皮影的先祖。在台湾一带也有这样的说法。
清末民初,中国的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能人辈出。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也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到了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表演时,艺人们既要操纵影人,又要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技术娴熟的艺人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皮影戏经简化后所有的道具全由一人操作,通常艺人将所用的道具用一根扁担挑起,走街串巷表演,被喜爱这门艺术的人群亲切地称为“一担挑”艺术。这种一担挑艺术应该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街头艺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