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电影为何都是一惊一乍的(姜文的电影再难懂)
文 | 肉肉山
意淫是什么?
意淫是针对脑海中某个想得到却无法得到的事情或者人,产生异想天开、摇头晃脑的幻觉。
自古以来我们都是善于自我暗示和意淫的。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即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我们总能很好的安慰自己,总能在极恶面前把目光集中于我们的小善,总能一分为二的在丑恶中找出一些亮点。
然后我们对视一笑,轰然散去,留下一地的鸡毛。
经典辣评 ▼
黑白摄影的魅力在于当抛弃了色彩对于作品的影响后,仅以线条和光影效果来强调作品本身的内容及其象征意义。
电影《鬼子来了》便一反常态采用了黑白摄影手法,不仅能如实反映现实,还能进而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到影片的拍摄意图上去,迫使我们更清晰地去思考。
镜头分析
电影开场就别出一格。
一句“鬼语”后,军歌响起,太阳旗、军靴、马镫、军刀,四个秒镜就交代了时代背景。其中晃动镜头是片中较多的一种。
摄影机采用肩扛的拍摄手法跟拍人物的运动,有时还会采用一些闪摇的手法来捕捉人物的运动状态。
如在鬼子呼喊救命那场戏时,摄影机紧跟在马大三身后,摄影机随着沉重的喘气声上下晃动。
不仅使得影片节奏加快,也反应了人物当时紧张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把情绪传给了观众。
景深镜头的使用更为奇特。
以大屠杀前的一场戏为例,当酒冢队长突然变脸后,摄影机连续跳换几个位置拍摄的镜头。
每人镜头的前景都是火焰,而后景人物的拍摄都虚焦。
在跳动的火焰下交替闪现着的是人物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动作。
然而就是在这样跳动的火焰下愚昧的人们还在幻想中日友好,不知躲避。
这样的寓意只有用这样的景深镜头才能表现出来。特别是火焰下中国农民那一张张天真的脸更是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色彩分析
按照姜文的说法,为了影片最后砍头的那抹鲜红的画面,值得将整部电影拍成黑白片。
不过,导演无意观众有心,在相似的画面色彩下,辅以不同的内容和手法,展现出的效果差别是惊人的。
等马大三将被砍头时,他勇敢地正视刽子手,因此头被砍下后影片色调出现了彩色。
在此之后激烈回转的镜头下,马大三看到以往从未见到的世界。
彩色的那一幕着实提升了整部电影的气氛,再次将主题升华。
剪辑分析
在剪辑上,一组组的蒙太奇句子很好地把握了影片的节奏。
村人为杀花屋和董汉臣而抓阄时,姜文用了一组这样镜头:小全景—特写—近景—特写(连续的5个)—近景。
影片的前面节奏是一步步紧张的,到这里的时候节奏更加进一步加快,有一点黑泽明的风格。
之后又是一组比较慢的镜头,这样一张一弛把节奏控制的恰如其分。
而转场时姜文也采用了两种手法:一是传统的拉幕转场,二是硬切。
拉幕转场和硬切的效果是使观众从电影中跳出来。
这样一来可以使节奏缓下来,二来也打破了观众因电影叙事而沉寂其中无法发现导演的真实意图。
姜文要的是这种状态,而不是去接受主观的传统思想。
构图分析
构图是黑白电影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鬼子来了》中有两个特殊的地方采用了封闭式构图。
通过封闭空间来酝酿的气氛也通过独特的方式来释放。
首先是酒队长走下楼梯这段,以建筑布局为背景的封闭式构图在空间和人物上具有明显地对称性,锁定了紧张的气氛,人物的紧张和不安达到了极致。
其次是屠杀之前的场景,使用了预言式构图方式,除了篝火旁的村民和日军,黑夜也成了构图的一部分。
这部电影在批判了中国人劣根性的同时也在批判日本人的劣根性,而且两者的劣根性其实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两国平民都是深受几千年的奴化思想的“熏陶”。
只不过电影中的“花屋小三郎们”是坐稳了奴隶位置的,“马大三们”是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
面对美国兵,卖留声机炮弹的日本兵的嘴脸和唱“中日亲善”大鼓的中国人毫无二致。
最值得体会的是花屋在长城里的那段自发性“阶级觉醒”:“我压根就不是什么武士,和他们一样我也不过是个农民,我根本就不认识什么天皇…”。
如果全世界绝大多数人民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人类就离“英特纳雄耐尔”更近了一步。
我们总是在一部优质的电影上映的时候振臂高呼国产电影崛起了,可当这段风波过去之后,中国的影坛又陷入了沉寂。
意淫只会让自己有这短暂的快感,在这短暂的快感结束之后,带来的却是永无止境的空虚。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到真正的“开眼看世界”。
是从意淫者精心粉饰的几千年春秋大梦的无上荣耀之中?
还是从直面真实历史和人性劣根所要承受的疼痛耻辱之中?
这是一个民族继续繁衍下去必要的思考。
-END-
审核 | 夹心饼干 编辑 | 茹果
版权归肉肉山所有,辣评社整理发布
转载请联系辣评社授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