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生命图鉴(元素家族连载58)
封面图是什么?蓝色,如同宽广的海洋,又有如高远的天空。其实,这就是液氧。
上一篇我们提到,氧气是一种氧化剂,而液氧中氧分子的密度要高得多,因此是强氧化剂。除了和氧气一样的一般用途以外,液氧最主要是用于液体火箭推进剂。
和很多高精尖科技一样,火箭技术也是来源于军事应用:导弹。导弹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又一个德国人:冯*布劳恩。
【"导弹之父":冯*布劳恩。】
1925年的一个晚上,柏林使馆区宁静而祥和,突然,一阵尖锐的爆炸声打破了夜空的寂静。警察出动,抓住了一个,用6根特大爆竹绑在自己的滑板车上,企图让自己飞速滑行的13岁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冯*布劳恩,他从小就对天文、火箭感兴趣,而且特别有实践精神。受奥伯特著名的《通向航天之路》一书影响,冯*布劳恩从小就有了航天之梦。后来,布劳恩在苏黎世高等技术学校就读时,参加了奥伯特创建的德国空间旅行学会,并很快成为其董事会成员。1930年,布劳恩进入柏林大学,成为奥伯特的学生。
奥伯特,现代航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通向航天之路》不仅影响了冯*布劳恩,还点燃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的航天之梦。
1937年,布劳恩进入佩内明德大型火箭试验基地,并任技术部主任,领导火箭的研制。当时,纳粹德国已经开始在欧洲左冲右突,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布劳恩领导的火箭试验基地作为秘密武器,被视为重点项目。
在布劳恩的带领下,这个团队研制出了从A-1到A-5一系列的火箭。最终用酒精作为燃料,液氧作为推进剂的A-4火箭方案得到了认可,并于1942年正式研发成功开始量产,后被戈培尔命名为V-2火箭,意为"复仇之神"。
1944年,二战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困兽犹斗的纳粹终于使出了这一秘密武器,从欧洲西岸隔海轰炸英国。从1944年6月13日到1945年3月的短短十个月期间,德军共发射了15000枚V-1火箭与3000枚V-2火箭,造成英国31000人丧生。
【德国佩内明德火箭博物馆,V-2火箭的复制品。】
二战结束,纳粹战败,冯*布劳恩并没有作为战犯遭到审判,而是作为"头脑财富"被美国招安。
1956年他任美国陆军弹道导弹局发展处处长。在他的领导下先后研制成功各种火箭。1958年1月31日,用他设计的"丘比特"C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
1969年7月,他领导设计的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土星五号"第一次把人类送上了月球,这枚"土星五号"的发动机分为三级,第一级的燃料是高纯度煤油,第二和第三级的燃料是液氢,但是每一级的推进剂都是液氧。
1969年,7月16日,就是这枚人类历史上自重最大的火箭:土星五号,将人类第一次送上了月球。
1955年,我国伟大科学家钱学森归国,在此之后,他领导的团队给我们的祖国留下了两样神器:"长征"系列火箭和"东风"弹道导弹。前者成为我国空间探索的重要武器,后者则堪称我国的"护国之盾"!
我国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三子级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推进剂,自1994年2月8日首次发射至今,成功率为100%。2007年6月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
核武器的威力毋容置疑,如果装载在各种制导武器上,则可以将它投射到远处的敌国,进行战略打击。核武配上洲际导弹,就是如虎添翼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intercontinentalballistic missile),人类截至现在最牛逼的武器,没有之一。
最早的弹道导弹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氧加煤油或液氢,我国最早的东风-1和东风-2就是液氧加酒精。虽然无毒害,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液氧必须在低温下保存,使用时灌装到导弹内,整个过程需要两小时左右,明显不符合战略核武器对反击速度的要求。
苏联与之后的俄罗斯选择了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这种类型的燃料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和使用,但因其剧毒而被称为"毒弹"。而美国则选择了固体燃料的路线,一并解决了剧毒和速度慢的问题。
中国也快速跟进,从东风-3到东风-5,都使用了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而更新式的ICBM则开始采用固体燃料,液氧推进剂就这样退出了ICBM的历史舞台。
1962年春,第一枚东风-2制造出厂,这枚导弹采用液氧酒精。在之后的4年中,东风-2不断改进,终于定型并列装,成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的第一种地地(核)导弹。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于1966年7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这就是我们的"中华神盾"!
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在阅兵仪式中穿过长安街,这种新式战略核武器已经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更强的战略反击能力!
说完了火箭和导弹,其实液氧还有一个很神奇的特征--磁性。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物质的磁性来自于电子的自旋,当分子里的电子都已经配对,没有未成对的单电子,就是反磁性物质。而当分子里有未成对的单电子,则在磁场中能顺着磁场方向产生磁矩,这种物质被称为顺磁性物质。
氧原子中有8个电子,2个在内层,6个在外层,两个氧原子组成氧分子后,每个氧原子的一对孤对电子不参与成键,然后各出一个电子"头碰头"组成一个σ键,另外各出三个电子"肩并肩"组成一个π键,在这个π键中,有两对成对电子,还有两个未成对的单电子,它们的自旋平行,因而液氧带有磁性。
【你以为的氧分子是不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是这样的,初中化学害死人啊。】
【分子轨道理论也对液氧的顺磁性做出了非常好的解释!】
因为液氧的磁性,1926年,刘易斯曾经猜测,液氧中会含有O4分子。现在看起来他是错了,但是又不是全错。原来液氧中O2分子因为自旋的"方向"而分成两种,你可以认为一种是正向,另一种反向。这两种O2分子因为相反的自旋而喜欢成对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短暂的O4分子。
在常压下,将温度冷却到-183度,氧气就液化成这种蓝色液体,继续冷却到-219度,就变成了淡蓝色的固体。而这仅仅是固态氧的一种,在室温下,将压力提升到一万个大气压,氧竟然会变成深红色,这就是"红氧",科学家们推想可能红氧中含有O4分子,后来的研究表明,红氧不是O4,而是O8。其实也不能算完全的O8分子,而是由四个氧分子O2组成的菱形的O8原子簇。
【红氧!】
【红氧分子模型,4个O2分子组成一个菱形分子簇。】
固态的氧总共有6种形态,除了淡蓝色、红色还有粉红色,暗蓝色,橙色。而且,将氧气加压到十万个大气压的时候,和金属氢一样,就变成了金属态的氧。这些东东都不太常见我们就不多说了。
所有以上的这些形态都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我们还没讲到氧的最有名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大家一定想到了,就是臭氧,下一集我们继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