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孩子的讲究 乡野风俗杂谈一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个真不假。
比如我们村有两处风俗,颇为特别,离村十里八里,南庄北疃,就没有。我妻子,娘家不过距我家五里六里,当年有孩子的时候,三日那天,街坊邻居大奶奶二奶奶三大娘四婶子们(做这事都是女辈)到家里来贺喜,进门就对我娘说,啊呀,二嫂子~~侄媳妇~欢喜啊,添大孙子了。。。
我媳妇当时颇疑惑,过后对我说,这些奶奶婶子大娘真是奇怪,她们进门,连孩子都没有看着,也没有问,怎么就知道生了儿子?
我说,这还不简单,看看咱家门楼子上插的什么不就知道了。
门楼子上插什么?
插弓啊。
我们娘家怎么没有?
你们?気,这风俗,是过去贵族家才有的。。。
“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礼记•内则》
这是我们村真真切切的风俗。
谁家生了儿子,就在街门门楼左边插上一只弓(带着箭,箭羽缀红布,当然不用真正的弓箭,用一根二十多公分长柳树槐树枝子弯成弓就可以,就是“弧”;生女孩则在大门门楼右边插一根十五公分左右木片,头上缀二、三公分宽一指多长红布,即为“帨”)
这风俗其来有自啊。
《礼记•内则》:
“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妻不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夫齐则不入侧室之门。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
白话一下:“妻将生产,到了临产的月份,就要由燕寝(主卧)搬到侧室(厢房里的卧室)待产,这期间,丈夫要派人一天两次去问候。到了临产的时刻,丈夫要亲自前去问候。这时候妻子因为衣饰不整,不敢露面,就派贴身的女师穿戴整齐回答丈夫。孩子生下以后,丈夫还要一天两次地派人去问候。如果妻子生产时适逢丈夫斋戒,丈夫就不到侧室去问候。孩子生下以后,如果是男孩子,就在侧室门左挂一张木弓作为标志;如果是女孩子,就在侧室门右挂一条佩巾作为标志。到了第三天才抱新生儿出来。如果是男孩,就行射礼;如果是女孩,就免了。。”
《礼记正义》:“表男女也。弧者,示有事於武也。帨,事人之佩巾也。
“弧”即是弓箭,代表男子,这个没有问题。那么“帨”是什么呢,佩巾。那一块红布条,就是佩巾的象征。代表女孩。
帨有不少叫法:缡(lí)(褵),袆(huī),巿(fu)(不是“市”),蔽膝。《说文》:“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
《诗·召南·野有死麕》:“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毛传:“帨,佩巾也。”
这东西是古代女子出嫁时必备:《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袁梅《诗经译注•野有死麕》注释中说:
“自古以来,帨巾就是女性的象征。古代女子把这种遮蔽于胸腹之前的佩巾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这种制作华美的遮巾,佩在女子胸腹之前,易于引人注意。闻一多先生说:“是衣服始于蔽前,名曰蔽之,实乃彰之””
——这个就有意思了。
原创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