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出土文物(看文物说蚌埠垓下)

蚌埠新闻网记者 张建平 图/文

刘邦在垓下一战定乾坤,建立大“汉”王朝。华夏各地族群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汉”成为中国的代表性符号。今年6月,垓下遗址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揭牌

从秦始皇到汉高祖,伴随着刀剑征服的统一过程,华夏各地族群完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汉”族。

“汉”在地是汉水,在天则是指银河,又称银汉、星汉、云汉、河汉、天河、星河等,与神秘星空有关联,令人联想翩翩。随着汉朝国力的强盛、对四方的影响力增强,“汉”从一个朝代名称,演变成中国的代表性符号,“汉族”“汉人”“汉语”等自此流传于世。

在蚌埠市博物馆《古代历史文明陈列》展厅过厅中央,巨大的霸王别姬雕塑引人驻足,项羽挽着虞姬的尸身,满怀悲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公元前202年,被称为东方滑铁卢之战的垓下之战决定了西楚霸王的悲剧命运,美人虞姬拔剑殉情演绎了悲情的“霸王别姬”。

在垓下大汶口文化古城之上增筑的秦汉古城,曾是西楚霸王最后的堡垒。公元前202年的一个月黑风高夜,项羽仓皇南逃、自刎乌江。相持四年多的楚汉战争自此结束,刘邦在垓下一战定乾坤,一个新的王朝“汉”宣告建立,开启了大汉四百年基业。

垓下遗址于1986年7月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入选安徽省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古城及花海景观等已成四方游客网红打卡地。

霸王别姬处

站在沱河北岸,放眼南望,静静的沱河如一条玉带,自西向东半绕古城,蜿蜒东流。虽经千年沧桑,平地兀起的垓下古城在夕阳余晖下依旧沉郁苍凉。飒飒风起时,隐隐似仍有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楚旌汉旗恍在眼前。遥望当年,穷途末路的西楚霸王虎帐夜饮,痛放悲声。美人虞姬舞剑相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人感叹: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历史上出土文物(看文物说蚌埠垓下)(1)

游客在粉黛乱子草丛中拍照留影

史载2200多年前,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成皋、广武一带鏖战数月,项羽久战不胜,被迫与刘邦盟约以鸿沟为界,楚汉分领半壁江山,项羽于是引兵东还。讵料刘邦恐养虎遗患,用张良、陈平计,背盟毁约,一路追击项羽,并招韩信、彭越合围楚军,以“十面埋伏”将楚军重重围困于垓下。《史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羽纵有拔山举鼎之力,此刻也回天乏术,“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曾经顶天立地的霸王,顿时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无计可施的项羽乘夜遁逃,南渡淮河,经钟离城向阴陵、东城败逃,其间数度遭汉军截击,从垓下突围出来的800多军士最后在东城只剩下26骑。项羽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在乌江自刎身亡。

汉兴之地 胜利之城

近年,固镇县把本县定位为“汉兴之地、胜利之城”,即取义于垓下。垓下之战是中国军事上的一次重要大战,刘邦在此击败项羽,奠定了汉朝四百年基业,垓下可谓是汉民族的“成名”地、汉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世界级的知名度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刘邦初封为汉王,打败西楚霸王后,遂沿用封号作国号。由此,“汉”成为中国、中国人的代称。

垓下丰厚的文化资源包括的城市起源、古城建筑、战争军事、楚汉历史、爱情故事、宗教习俗、戏曲影视等。旧有“垓下风云、霸城烟雨、汉陵秋色、虞湾夕照、撒金晓月、夹山箫韵、古刹晨钟、洨上双虹、沱沙落雁、龙虎春光”等垓下十景。

历史上出土文物(看文物说蚌埠垓下)(2)

蜿蜒的沱河绕垓下古城而过,古城北部是大片的金菊

垓下拥有独特的城上城文化遗存,即秦汉古城之下,叠压着大汶口晚期史前古城。专家考证,垓下史前古城是淮河流域进入第一个文化鼎盛时期的产物,堪称大汶口时期第一城,是揭秘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遗址。秦汉古城初筑于秦末汉初,项羽军垓下时,曾命军士以战袍兜土加固城墙。西汉初年(公元前187年)设洨国,一度为吕后侄吕产的封地。多年经营续建,形成城门、城墙、护城河、烽火台、道路、水系、生活区、加工区、贵族区、平民区等功能齐全的城池。独特的古城文化丰富了我国的古代城市史。

垓下的军事文化极其丰富:“步步为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典故成语均出于此。秦汉之际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筑坝潍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大量军事战略战法,在垓下决战时发挥到极致,堪称一部生动的古代军事教科书。

楚风留雅韵,汉迹呈圣境。垓下之战作为楚之尾、汉之源,见证了汉民族的兴起繁荣。霸王城、许慎著书台、张良吹箫台、韩信点将台、虞姬湾、浣发池、许慎桥、撒金桥、龙虎桥、马鞍桥、大小皇桥,流传民间的狮子、龙灯、旱船、花轿、秧歌、花车、独杆轿及坠子、扬琴、大鼓、快板、泗州戏等民间艺术,传承了千古遗风,垓下可谓是一个汉代风情园。

垓下是“霸王别姬”的发生地,这一凄美故事家喻户晓。垓下之战是项羽走向末路的重要转折,折戟自刎,虽败犹荣。美女虞姬的垓下刎别,凄凉悲壮、感动世人,“霸王别姬”这一爱情故事给垓下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垓下古城内原分布十多座庙宇,有迹可考的庙宇如寿圣禅寺,寺联曰:“寿本德征、圣由天纵;禅从悟入、寺以缘修”;东岳庙有联曰:“五岳唯有东岳大、诸山莫比泰山高”;火神庙集联曰“火德中天扶日月,神威一殿镇乾坤”。此外,还有观音奶奶庙、玉皇阁、关帝庙、观音殿等。丰富的宗教文化,也是垓下文化的一道风景。

历史上出土文物(看文物说蚌埠垓下)(3)

垓下遗址文物保护碑

取材于楚汉战争、垓下之战的音乐戏曲影视文化作品众多,琵琶古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楚歌》、《大风歌》等;京剧及地方戏《霸王别姬》;影视剧《霸王别姬》、《十面埋伏》、《汉刘邦》、《淮阴侯》等比比皆是,因此垓下是一个理想的再现古代战争场景的影视基地。

“文武双全”的文化资源

在垓下古城西侧有一处台地,世传为许慎著书台,当地村民又称许家大楼。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垓下复名洨县,被后代誉为“字圣”的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曾任洨县长。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共收字10506个。在汉字研究方面,《说文解字》首创了字典式的体例,总结小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通过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确定了形成汉字的“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和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说文解字》的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文献、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原始资料。堪称东汉末以前中国历史百科全书,成为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

考古证明,许慎读书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57年治理沱河时,南京博物院等单位曾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石器、骨器以及汉代铜壶、唐代三彩瓷器等,并在沱河里发现一枚2.95米长的古代象牙。据村民说,当时出土的文物装了几大卡车运往南京。

历史上出土文物(看文物说蚌埠垓下)(4)

垓下非遗——独杆轿

许慎著书台原在沱河北岸,1957年沱河改道北移后留在南岸,与垓下古城相连。许慎不仅在垓下留下了许桥、撒金桥等古迹和掌故传说,也使垓下拥有了“文武双全”的文化资源。

创新形式推动文旅融合

垓下遗址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令人对垓下充满期待。如何唤醒尘封的历史,让睡着的文化活起来,让垓下早日破茧化蝶,使垓下历史文化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人们的多年期盼。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蚌埠市以“三山两湖一场”(荆山、涂山、锥子山、龙子湖、沱湖、垓下古战场)开发为重点,规划整合旅游资源。2021年,蚌埠市委市政府以新理念、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两龙头、三区、三组团”发展新格局,垓下纳入“汉兴之地、胜利之城”——固镇文旅产业组团。近年垓下景区创建推进迅速,居民整体搬迁完成,修建了垓下遗址展示馆、观光大道、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虞美金菊、粉黛子花海等四季花海已成四方游客网红打卡地。

各界人士对垓下旅游开发,特别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提出不少建议:如,历代有关项羽与虞姬的诗词吟咏不胜枚举,苏轼《虞姬墓》诗:“帐下佳人拭泗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苏辙《虞姬墓》诗:“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今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清代袁枚《过虞沟游虞姬庙》诗:“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等。可以名人题咏为题材举办全国书法大赛,或邀请国内书法大家制书入碑,选择适当的地方建设碑林,以展示景区丰富的文化内涵。

楚汉争霸故事在皖北及皖东流传甚广,不仅在灵璧、固镇有多座“霸王城”,凤阳县的钟离古城也有“霸王城”的别名。灵璧县城东南有虞姬墓,而定远县东南二龙乡也有名为“嗟虞墩”的虞姬墓。皖北皖东有关各市县可以联合起来,强化整体形象宣传,共同开发楚汉旅游文化资源。如以陈胜吴广起义的大泽乡为起点,串联秦末战争重要军事节点;或依据楚汉决战中项羽作战线路图,自垓下、钟离、阴陵、东城至和县乌江,系统设计主题旅游线路;也可结合中学历史教材,作为青少年学生研学旅游项目,整体宣传,打包销售,吸引游客较完整地领略当年的历史文化风貌。蚌埠市作为“两个中心”城市,应主动作为,借建设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之机,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推进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