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忍耐之心的人做不了大事(不会忍耐的人难成大事)
遇见比自己成功的人,不必羡慕;遇见比自己不如的人,不可骄傲。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700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
孟子说过这样一句话: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必备一种过硬的功夫:忍耐。
忍得住寂寞,方能看得到繁华;耐得住磨砺,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然而,实际生活中,忍耐真的很不容易,因为现在的人真的很容易生气,很容易愤怒,结果只能是伤己害人。
那如何增强自己的忍耐力?今天我们分享3条智慧。
1
忍耐并不是压抑自己
忍耐的限度,各人并不一致。现代年轻人比较少吃苦,更不容易体会“到底什么样子才叫做忍耐”?
“忍”,心上一把刀,凡是觉得自己的心上,插着一把刀,那般的难过,还要不发脾气,才叫做忍耐。
忍气吞声如果是为了讨好他人,博取对自己有利的好处,就显得有损自己的人格,并不高尚。
若是为了追求合理,而唯恐自己有不合理的判断,纵然觉得对方没有道理,却能够首先忍气吞声,以冷静的态度来衡情论理。
这种忍耐,不但不软弱,而且对自己十分有利。
有些人追求痛快,甚至逞一时之快,结果弄得自己下不了台,或者蒙受更大的难堪。由于一时的痛快,换来长期的苦恼,显然不是明智的抉择。
我们主张“慢快”,亦即“慢慢得到长期的快乐”。长痛不如短痛,痛快不如慢快。快而不痛,才是真快乐。
心上插着一把刀,当然要设法拔掉,才能减除痛苦。所以忍耐并不是压抑自己,勉强忍受。因为长期压抑,势必形成身心的疾病,反而有害。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一种对自己适当有效的泄怒方法,以资排解或转换。
中国人喜欢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对于忍耐或者不忍耐的人,都有很好的警惕作用。
两个人愤怒地大吵一场,赢的人仔细想想:“自己实际上收获了什么,又损失了什么?”
输的人也仔细想想:“自己到底得了什么,又丢掉了什么?”
认真盘算之后,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时候“输掉的比赢得的更多”,而且“赢的反而代表失败,输的反而代表成功”,真是胜负难分。
2
凡事看远一些,看大一些
看远一些,看大一些,比较容易忍耐。
假使我们把眼光放大一些,看远一点,不把所有鸡毛蒜皮的事情,都看成大事,也不要将眼睛局限在眼前的一些小事。
我们就会在情况发生的时候,先衡量一下情势,当自己要发脾气时,先考虑一下后果,大概许多怒气,会因而消失,用不着压抑,也不会有痛苦的感觉。
中国人严格说起来,是属于阴阳家。
我们都明白有阴就有阳的道理,对于“明得暗失”或“明失暗得”,具有良好的洞察力。
如果“明的吃亏,就是暗的占便宜”,那还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大发脾气呢?
我们常常觉得,对中国人而言,宁可和他打架,不要骂他。
和他打架,我们因为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轻易不敢动手,可以减少许多动粗的可能。
何况“不打不相识”,有时打出交情来,又是一番新的气象。
打架很快就过去,只要不动武,肢体碰撞经常变成好朋友,听说我们的立法委员公开场合打架打得很凶,私底下却结成好伙伴,便是最好的例证。
最好不要骂他,因为中国人普通“报复心很强,报复期很长”。你打他,他不一定敢打你;你骂他,他一定常常骂你。
再说,中国人还有一种十分奇怪的心理:“就算我做错了,你凭什么骂我?”
骂中国人,等于自讨苦吃。你骂他一句,他偷偷骂你十句;你骂他一年,他绝不忘记骂你十年,何必找这种麻烦?
最好不打架,也不吵架。这就需要十分的忍耐,忍到心中有一把刀插在那里,仍然不会发火,实在很不容易。
我们常常彼此劝解:“看开一些。”意思便是“要计较,根本计较不完。看开、看淡,反而轻松愉快。”
忍耐是有原则地因应情境的变化,不乱发脾气地逐步调整到合理。
忍耐到失去原则,盲目地随波逐流,那已经不是忍耐,而是“无条件投降”。
3
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人
通常我们最容易发脾气的场所,不是上司的办公室,而是部属的办事处。为什么?
心里认为上司比我大,不怕他就好了,还敢跟他发脾气?部属比我小,在他面前层展威风,发发脾气,谅他也不敢把我怎么样!
买票时对售票员发脾气,因为看他不起。
若是一票难求,抱着求他卖一张给我的心情,必然十分客气。等到票买到手,遇到时间不对或座位不合意,可能会生气,因为看不起他:
票是我花钱买的,凭他小小一个售票员,居然敢刁难,给我坏位置?
有一次我坐计程车,一路上司机不停地议论政治,好像天下大小事他都懂。我当时有些懊恼,心想花钱坐车,还要接受疲劳轰炸,实在不值得。
可是自己坐在他的车中,惹火了他,自己可能倒楣,只好忍耐,假装听他的牢骚。
下车时,关车门之前,大声教训他:“你以为什么都懂,对乘客乱发议论,简直是胡闹。”
事后检讨起来,司机固然不应该,自己发脾气也没有道理。
如果司机换成自己的上司,我会不会同样地反感?可见自己“看不起人”的心理,仍然在作祟。
看见比自己职位低微的人,容易发脾气。遇着比自己瘦小的人,常常有欺侮他的念头。
不能忍耐,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忍耐力,而是由于自己存有轻视对方的心理。
若是事先防患未然,看见比自己职位低的人,就赶快“大视”他。
心里想“他虽然职位低,但是事情是他在办。他如果不好好办,结果还是我吃亏”。再想想“人家也是父母生的,不过运气没有我好,我凭什么看不起他”?
于是发现“他办的事,我未必比他内行”,因而尊重他的人格,重视他的办事能力,当然不致轻视他,也就不会乱发脾气。
反过来说,遇到比自己大的人,往往害怕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徒然显得自己有所畏惧,使对方看不起自己。
这时候“见大则小”,心里想“他和我一样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有什么了不起”?
再想想“他的运气比我好,不见得就会一辈子比我强,实在用不着自卑,更不必怕他”。
于是情绪稳定,谈话充满自信,使对方不得不刮目相看,相对地尊重我们。
不卑不亢,主要是自己调节得宜。
基本的念头,即在“你比我大,我会尊重你,但是人生是长期竞赛,有朝一日,我会和你一样,所以不必怕你”。
中国人最擅长“平衡思想”,见大官则小视之,见小官则大视之,以期求得平衡点,拿合理的态度来对待不同身份的人。
同样,遇见比自己成功的人,不必羡慕;遇见比自己不如的人,不可骄傲。
简单的事情,必须加以适当的复杂化,才不会“大意失荆州”,造成“阴沟里翻船”的惨剧。
复杂的事情,就应该简单化,以免无从下手,根本找不到切入口,造成“一拖再拖”的不良后果。
容易做的事情,要更加小心,困难解决的事情,要轻松一些,才能集中心力。
遇到快乐的时候,应该谨防产生不快乐的因素,事先加以适当防止。
实在不快乐的时候,也要想想自己曾经快乐过,并且回想一下当时的快乐情境,以免愈想愈想不开,闹成自杀的恶果。
有了这种平衡思想,凡事不致“过与不及”,想进想退,比较不容易乱发脾气,忍耐力增强,容易养成忍耐的习惯,获致很大的助益。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是我们每个人必修的功课。
人贵在忍,百忍成金。一切修养,都比不上忍耐的重要。
人生不如意事,时常八九,面对忧虑、恐惧、困难、挫折等各种变数,唯有忍耐的品质,才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奋斗下去。
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也才有价值。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