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的历史发展及应用(回顾武汉的发电机制造工业走过的路)
回顾武汉的发电机制造工业走过的路
(三) 八十年代初,打响翻身仗
八十年代,是武汉汽发人永不忘怀的奋斗成功年代,工厂由亏损状态一跃而为一枝独秀,直至中外闻名。
七十年代末,在艰难的大气候下又起步较晚的汽轮发电产品,由于生产量小,武汉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业总产值仅2042万元,工厂已数年亏损。
在进入新时期,形势开始好转并取得初战告捷时,第二台五万千瓦氢冷机组却因发电机定子中一根小小的测温线套管没有套好,几乎在宁夏石嘴山电厂酿成重大事故。工厂紧急派技术人员和工人赶到现场抢修。一时,整个厂内,大家都在总结反思:
为什么二万五、五万千瓦的机组,都是首台优质,第二台几乎出现“灭顶之灾”的大质量事故(见前文)?说明对待科学来、对待本职工作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
汽发人没有停止过奋斗。此时,设计科电机室在曾宪武带领下开始跨越原来通过引进、厂化开发新产品的模式,自行设计了具有武汽“轴流通风”特色的一万五千瓦两极汽轮发电机。当时三大动力(哈电、上电、东电)和什么都高我们一头的北京重型电机厂等,都先后有老设计人员质疑甚至劝告武汽的这一探索,但我厂不为所动,坚持离开传统效率偏低的离心式通风方式,自主开发。
此时,工艺科也开始了全面摆脱外协的努力。技术人员双手或拉着计算尺、或摇着手摇台式计算机、趴在制图板上绘制,自行完成(以前为引进)了渐开线椎体模设计。描图员们兴奋地仔细描晒完成后下发。而工具车间的技术人员们精益求精、土洋结合,攻克掌握了高难度线摸制造的全部工序。
几乎是同时,汽轮发电机厂的技术人员又开始小“跨界”进入立式大型电机开发(我国电机制造厂立式电机与卧式汽轮发电机都是由不同厂专业分工制造的),为湖北鄂州市樊口电排站设计制造全国最大的、被誉为亚洲第一的单机容量达6000千瓦(!)水泵电动机。
樊口泵站装机为四台6000千瓦立式电动机,装机总容量24000千瓦、拖动每秒排水量214 -280立方米的、最大扬程为4米的40CJ95型轴流泵。这一本部分占建成后,曾先后接待过美、德、日等国和联合国专家到访参观。投入使用后至今,在湖北省防洪排涝中留下了辉煌的功绩。
我尊敬的张惠定工程师(当时是车间技术组技术员)顶着某些人带有政治歧视的刁难,在工人支持下,在6000大电机转子磁极上采用了先进的(当时电机技术界回避和诟病为“不成熟”的)环氧涂覆技术。
樊口泵站
到上世纪90年代时,我曾有幸到出差到泵站,泵站技术人员对我们的质量赞不绝口,事实证明环氧涂覆工艺十分成功。他们并介绍说曾经十年没(像其他立式大电机每年必做)“推力换油”!!! 同行的参观者们都当着我惊得目瞪口呆!
一万五发电机攻关时,我曾在车间和邹伯森、黄志德等师父、张惠定等技术兄辈六天五夜不回家(就在烘箱边凳子搭板子轮流休息),简直是不知疲倦。其中也曾遇到技术难点,但结果毫无悬念。另一车间内,承担其他部套的我师父王万成、李鑫成和百多位工人也是一样奋战。
我想说,这就是我们一代劳动人的时代本色!
六千千瓦大型电动机和一万五千千瓦发电机试制成功
六千千瓦大型电动机和一万五千千瓦发电机试制成功合影
一排 左1 孙敏,2盛沛钺,3 龚定安,4罗洪震,5叶新和(厂长),6董文生(书记)7 张汉生(车间主任),8 杨满生,9 岳 志
二排左起: 3 本人,5 洪玉林,6 赵瑞林;右2楊锋,右4常福伟,
后排左起: 2 钟天放,3 张秉青,4张惠定
可惜很多比我作用大得多的工人不在其中。
但是,工厂大好局面的全面到来远不是几个新产品就能得到!
迟钝的管理、相对落后的保守思想、缓慢的行事节奏加上起步晚的产品结构、远远无法改变当年亏损的局面,几乎成了大多数企业共同的体验!
举例说,武汽总产值仅2042万元,亏损却已经达到两百多万!
工厂需要有担当的领导带领全体职工忘我的投入、永不滞后观望,永不只求“有关部门”好评,闯出我们中国工人阶级的新的长征路!
1981年10月底,武汉汽轮发电机厂调整了领导班子,自此,开始了至今少见的、敢想敢干、敢攀登的全新局面。
1982年,我被调任发电机车间技术组长,这里有我亲密的工人朋友,也感到了大展拳脚的气氛。厂长亲自找来赵炎(副总工)、曾宪武(设计室主任)、张汉生(发电机主任)等开会,把我也叫去了。他说:我们不能呆在家里等奇迹,现在国内很多发电厂的汽轮机、发电机事故后需要大修,但是响应的制造厂很少。你们组织队伍到全国各地去修,据说一台至少赚十几万!你们今年年底如果赚不回一百万,我们就无法债务达标,年底的调薪(是我国十多年来的第一次)我们厂就没有资格,三千多职工怎么办?
是!我们干!
那年头我们全身是劲。发电机车间不断组织队伍到全国各地发电厂为当地完成大修、抢修任务。我本人(连后几年)就参加过二十多所发电厂的大修工作,北到东北夹皮沟,西到青海,东到旅顺,南到福建,还有山西、河北……一般每台收入都在二十万左右,特别是氢冷发电机转子,一般都是到现场大修,一台就可收三十多万元。其中酸甜苦辣的故事多多也。当年我们发电机部门靠维修贡献达到百万,工厂扭亏为盈,职工顺利加薪!其中难度最大的是佳木斯、大连、富拉尔基、保定热电厂……很多是进口氢冷发电机组。
我找到90年代我给某厂的一封回信稿,可以当成我上面回忆的“证据”。
我们底层员工能做的,仅仅是依靠技术基本功辛劳勤奋的投入,但对一个工厂来说,这只是一个要素。
厂领导对企业进行了有力的整顿,举例说:武汽是上午7点上班,下午4点半下班,节奏紧张(少有)。对于一个大多数员工跑月票的厂压力很大的。但是厂里新规定迟到不许进厂,在门口集中,记名并接受训斥。而当时公交拥挤且不保证正常,于是一度很引起职工汉大的反感。
但不久大家习惯了,特别是后来厂里有了自己的接送班车(后话)。
我和夫人住湖北大学,都是计算好了:起床后,22分钟步行到车辆厂,坐16路到汉阳门,到中华路转15路到关山口,总共一小时35分钟以内可以到车间!
由于上下一心,1982年,武汽工业总产值达到5713万元,结束了亏损局面。
据官方数字,到1983年,武汽实现利润80余万元,1984年实现213万元,1985年利润达到603万元。
但是,这仅仅只是起步!武汉的汽轮发电机产业远没有止步,而是继续向更高的目标、更广的空间扩展。
需要特别叙述一件事:厂负责人为进一步扩大发展前景,还反聘了我1975年已退休的父亲曾昭正(其实没有返聘工资,只每月发一张市内交通月票)。不久,又请我父亲陪同他们一起到北京,带他们分别见到了父亲年轻时的几位同学(当时在中央各部担任领导人)李锐、刘西尧、潘琦、赖坚等十多人,听取他们对企业解放思想、开辟新局面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了解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得到很多宝贵的启发帮助和引荐。决心打破常规,成立跨界的公司,开拓新的尝试。(我记得我 保留了赖坚同志给我们厂建议的信件,还没找到。)
后面我要说的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的、我亲历的、武汽厂强劲崛起、成立长动公司、让武汉的发电机名震中外的激动人心的艰难历程。
这期间汽发做了很多事。我想归为:
1 强劲狠抓内部管理,提升员工素质;
2 改变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和态度;
3 扩大开发(其中一些在常规下别的厂很少提上日程的)新产品;
4 解放思想,跨界创新做一般人不会去想的事;
5 成立公司,跨省、跨界、跨行;6 走出国门!
这里插进一句闲话让你们可想象当时汽发人的形象:有天我散步时遇到一群久别的老同事们,大家不约而同回忆起当年,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句他们的自嘲玩笑:“那时,厂里尽是我们这样的‘疯子’!”
超出一般想象的突飞故事请见下篇,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