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旅游条例(嫩水江畔多锦绣)
腾克达斡尔民俗村坐落在莫旗腾克村内一隅,这里处处都让人感受到一段时光浓缩的印记,坐在传统民居的火热暖炕上听一段古老的乌春,去民俗博物馆体味渔猎文化到农耕文化的演变,夕阳西下,渔舟唱晚,湖光山色,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歌舞,鲁日格勒、高高的兴安岭、达斡尔族广场舞一曲接着一曲,欢乐的音符跳跃在山谷,幸福的歌声回荡在夜空,点点繁星也眨着眼睛和大家一起分享幸福的时光······
篱笆小院内的冉冉篝火
随歌而舞的鲁日格勒
伴枕而眠的璀璨星河······
走进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腾克达斡尔民俗村
眼望如诗如画的醉人山水
心中不禁想起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传统与现代激情碰撞融合
腾克达斡尔民俗村坐落在莫旗腾克村内一隅,远远望去,只见它依山傍水、秀美静丽。初入腾克达斡尔民俗村,迎面而来的是一座房屋造型独特的文创馆。馆内陈设精致,独具风情,古朴又不失活泼,正对着门口的陈列台上摆放着许多精美的凸显地域和民俗特色的文创产品。
▲腾克达斡尔民俗村
“这是我们腾克达斡尔民俗村为莫旗地域地标特色文化做的一个符号型的展示,打造出大家看到的这些文创产品,符号都取自于莫旗地域特色文化。”随着文创馆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将目光移向了陈列台上,曲棍球、哈尼卡等元素图案同孟菲斯设计风格相融的扑克,采用贵金属雕刻技术的达斡尔传统大轱辘车,造型别致的哈尼卡流光书签······逐一跃入眼帘。
这些文创产品的大多数元素都是取自于莫旗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曲棍球、哈尼卡、达斡尔民居、达斡尔摇篮等非遗元素符号。文创设计过程缜密,由非遗传承人与达斡尔文化协会的专家学者们提出元素重点,然后交由北京故宫文创、敦煌文创等知名文创设计团队主导设计,经过多次开模调整后最终形成了目前的这些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
在陈列台后面伫立着一组组陈列柜,柜子上各式各样的钢笔、手账本、车挂、版画、大轱辘车、烟荷包造型的贵金属工艺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其中还有着当前较受年轻人追捧的潮流风暴瓶。这是一个可以根据外界温度、天气的改变而展现不同形态结晶的透明密闭玻璃瓶。最为特别的是这个风暴瓶的“帽子”,采用了非遗项目——哈尼卡的头饰样式,又将图案同传统的纹饰图案进行结合,采用镂空雕刻工艺,使得潮流风暴瓶远远看起来像是一个哈尼卡娃娃。
“我们的民宿房里也有很多这样的家具是特色定制的,将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场景。”跟随讲解员的引导,大家还看到了文创馆里陈列的融入了哈尼卡、卷草纹等元素的古香古色、配色舒适亮眼的家具,这些非遗元素与生活场景的有机结合闪烁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热烈碰撞的火花,在阐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失年轻人的喜爱,激荡出融合的文化之美,让人爱不释手。
文旅体融合激活振兴力量
继续前行,大家被广场上的一阵阵叫喊声、加油声吸引,一场传统的体育项目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56名选手在这里比拼4项达斡尔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分别是扳棍、颈力、摔跤和围鹿棋。
▲颈力比赛
“颈力比赛比的就是腰劲和脖子劲,谁体重大谁占优势,抽签不分体重大小,抽到谁就跟谁比。”刚刚赢了对手的颈力比赛选手沃磊向记者“传授”着这项比赛的技巧与规则。记者看到,只见比赛双方脚对脚伸直腿坐在草地上,将一条宽布带套在脖子上。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选手们便开始各自用力向后仰,想要努力将对方从地上拉起,被拉起臀部离地者或者示意裁判停止的一方则为败。扳棍比赛的规则与颈力比赛的规则差不多,只不过比赛工具由宽布条换成了光滑木棍,在比赛中臀部离地或者比赛过程屡次分腿、斜倒或突然松棍者则为败。
在颈力比赛区域旁进行的是摔跤比赛,这是一项有着达斡尔族特有规则的摔跤比赛,在比赛开始前双方选手先抓住对方的腰带,待裁判一声令下后便可开始,先倒地者为败。这是一场力量与技术并重的对抗,现场的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好一派热闹景象。
这边进行着力量的角逐,那边双方进行智力的比拼,在棋牌上交锋相对看最后“鹿死谁手”,这便是围鹿棋。
这是一种由狩猎时期的狩猎方式逐渐演化而来的棋盘游戏。棋盘的两顶端为山,两山间为平原,其实玩的是猎狗围捕鹿的游戏,反映了早期集体围猎的生产活动,是一项自治区级的非遗项目。这一传统的智力游戏蕴含着丰厚的智慧信息。担任这次比赛裁决工作的莫旗尼尔基镇第四小学教师李海东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经常举办这样的比赛,这是对于非遗文化的一种传承,希望青少年能把它延续和传承下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腾克达斡尔民俗村积极开发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让人们在游玩中增强体魄,通过体验曲棍球、达斡尔族传统竞技项目扳棍、颈力、摔跤、围鹿棋等活动,让游客们也参与到传统体育活动之中,进一步推动莫旗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行稳致远。
青峰浴水美不胜收
与广场隔路相邻的介字形屋顶、外观大气恢宏又古色古韵的建筑物是村内刚刚落成不久的宾馆,宾馆内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来到这里的游客纷纷表示在这里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摄影真是太棒了,无论镜头对准哪里都是一幅精彩画面。”
▲雨后村庄
从宾馆与广场间的小路踱步前行,径直便来到了尼尔基水库岸边,这里景色错落有致,上有莽莽森林,中有苍苍草原,下有浩瀚水色,得天独厚的景观布局立体、结构丰盛。500余平方公里烟波浩渺的水面与远山近丘遥相辉映,交错成景,美不胜收。乘上游船顺水南下可看到石林一样的景观,当地人管这里叫“一线天”,如诗如画的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远离红尘闹市的人间仙境。同时,这里还地处北温带北端,接近寒温带,全年无霜期为100—110天之间,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度假之地。水面波光粼粼、远山郁郁葱葱,这里的静谧恬静仿佛一个正在休憩的少女,带着她些许的灵动存于天地之间。
从湖边向村子的深处走去,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座传统的达斡尔民居:柳编的篱笆围墙、黄泥色的外墙、介字屋顶和木雕隔扇,屋外旁矗立的四棱柱型烟囱,无不向我们展示着时间沉淀在传统民居上的光彩。在村内有着20座像这样的传统达斡尔民居,每一户都是独门独院。推开屋门,抬头可望见由曲棍球杆和曲棍球图案交错排列镂空设计的室内屋顶、卷草纹饰的家具、哈尼卡样式的卡扣,屋内民俗韵味浓厚,独具特色。传统的达斡尔民居多为两间或三间,内室有三面环绕的火炕,也被称为蔓子炕。蔓子炕的保暖性能良好,也是达斡尔族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久久驻足在腾克达斡尔民俗村,处处都让人感受到时光浓缩的印记,坐在传统民居的火热暖炕上听一段古老的乌春,去民俗博物馆体味渔猎文化到农耕文化的演变,夕阳西下,渔舟唱晚,湖光山色,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歌舞,鲁日格勒、高高的兴安岭,广场舞一曲接着一曲,欢乐的音符跳跃在山谷,幸福的歌声回荡在夜空,点点繁星也眨着眼睛和大家一起分享幸福的时光······
记者:董晓波 王秋月 通讯员:蒋希武
主编:陈宇航 美编:马海文
监审:李金田
监制:付惺
总监制:张晓琦
呼伦贝尔日报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