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图人分布图(班图人由赤道向南部非洲的大迁徙)
非洲人主要属于两大种族,即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和欧罗巴种(白色人种)。尼格罗人种占全非人口的三分之二,他们可分为苏丹人和班图人两大系统。
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几乎占全非人口的三分之一,分布在赤道以南的广大地区内。它们的外形特征为黑肤卷发、大嘴厚唇、鼻大扁平。班图人都有着血缘关系,而且也有共同的语言。目前属于班图语系的有四百多种。
一、班图人的起源及迁徙原因
班图人的起源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班图人的祖先来自亚洲,并带来了锄耕农业和放牧式的畜收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班图人起源于非洲,它们是非洲土著居民的基本组成部分。考古学和民族学所提供的材料,证明了前一种看法是错误的,后一种看法是正确的。
关于班图人最初的居住地问题,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在东赤道非洲的大湖地区,有的认为是在西赤道非洲的喀麦隆高原(喀麦隆、乍得、尼日利亚三国交界处)。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后一种意见。认为班图人的最初居住地在赤道附近的某一个地区。
班图人由赤道附近的故乡向南部非洲扩展称之为班图人的迁徙。迁徙的时间大约由公元一世纪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结束。但是早在一千年前班图人已居佳在南非地区,迁徙的原因其说不一。有的说是由予北部哈米特人向南部的侵袭,有的说是由于北部苏丹人的压力,有的说是因为撒哈拉地区的干早和沙漠化,有的说是因为玉米的普遍种植促使人口迅速增殖而不得不迁徒,也有的说是因为大湖地区的昏睡病发生的作用,还有的说是蝗虫成灾所致。
二、班图人向东的迁徙
班图人迁徒的情况复杂、路线错综,大致分为东、南,西三路。
班图人向东迁徙的过程中,有些班图人遇到哈米特人,逐与其融合在一起。称为哈米特-班图人和班图-哈米特人。
哈米特-班图人是哈米特的部落吞并了班图人的部落,从而组成了大的部落联盟。在这种部落联盟中,首领是哈米特人,语言则沿用了班图语。他们曾在历史上建立了基塔腊、布干达等国家。这种人操着两种语言,一是讲基尼奥罗语,主要有干达、尼奥罗、尼安科列和托罗等族,分布在今乌干达境内;一是讲基隆迪语,主要有尼亚卢旺达和隆迪等族,分布在今卢安达和布隆迪境内。
班图-哈米特人是班图人的强大部落联盟同化了附近的哈米特人而形成的,重要的有泰伊塔、基库尤、阿坎巴等族,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境内。
在东迁的过程中,有些班图人遇到尼罗特人(苏丹人与哈米特人的混血种族),并与他们逐新融合在一起,称为班图-尼罗特人。分布在维多利亚湖的东岸,即乌干达的东南、肯尼亚的西南。这种人中最重要的是瓦卡维朗多族,该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讲斯瓦希里语,在经济结构、风俗习惯上与班图-哈米人几乎相同,另一部分讲尼罗特语,在经济结构、风俗习惯上很接近尼罗特人。
迁到东非沿海的班图人,因为阿拉伯人的贸易和定居(有印度人和波斯人等),使居民混杂起来,形成为斯瓦希里人。他们分布在蒙巴萨到德尔加多角沿海的狭长地带和桑给巴尔、奔巴、马菲亚等岛屿,他们所采用的语言是斯瓦希里语,这种语言基本上是班图语,但也吸收了大量阿拉伯的词汇。
还有些班图人,在迁徙过程中,没有与共它非班图人直接接触,保持了班图人的血统。这种人主要居住在坦桑尼亚的西部和中部内陆地区,重要的有尼亚姆韦齐和赫赫两个民族。另外,还有一部分散居在坦桑尼亚的南部地区(由鲁非季河到鲁伍马河之间),主要的有马孔德、波戈罗、姆本加、恩丁多等族。
三、班图人向南的迁徙班图人向南迁徙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马夸人和尧人来到鲁伍马河和赞比西河之间的土地上(后来,到十九世纪,他们中的一部分返回到今日坦桑尼亚的南部地区)。在第二阶段,绍纳、卡兰加、聪加等人越过马夸人和尧人的疆域,占据了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间的地区。在第三阶段,茨瓦纳人、科萨人和祖鲁人穿过比他们先来到南非的班图人的疆城,来到南非。茨瓦纳人先向西南,然后朝南推进,祖鲁人先朝南迁移,然后转向东南,科萨人则直向南方,到费什河地区。
十九世纪初,祖鲁人的部落居住在今纳塔尔的北部。祖鲁部落首长恰卡(1818-1828年)把这些分散的部落集合起来,建立了强大的祖鲁部落联盟。祖鲁部落联盟吞并了许多部落,其势力范围达到纳塔尔、德兰士瓦、奥兰治以及莫桑比克的某些地区。
祖鲁人的强大对南非、东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些部落被吞并了,有些部落以各种方式摆脱了它的统治,这就导致了班图人的北迁。加扎人脱离祖鲁人的统治,向北迁移,定居在莫桑比克。斯威士部落脱离祖鲁人的统治,定居在斯威士兰。恩戈尼人向北迁徒,先定居在尼亚萨兰湖的南部,后继续北上,越过鲁非季河,有的部落加入尼亚姆齐部落联盟,定居在尼亚姆齐的东北部,他们大体上保持了祖鲁人的特色,但也与东班图人混杂。
思德贝菜人摆脱祖鲁部落联盟,向北迁,最初占了德兰士瓦的一块土地,但不久被布尔人夺去,他们向北渡过了林波河,到达今津巴布韦,征服了当地的绍纳人,定居于此地。
十九世纪初,茨瓦纳人占领着卡拉哈里沙漠和德拉背斯堡山之间的大片土地。这时,索陀人从茨瓦纳人中分离出来,组成部落联盟,定居于菜索托。马科洛洛人也脱离了茨瓦纳人,但未加入索陀人的部落联盟,而是往北迁移,来到现今赞比亚境内。先是马科洛洛人统治了当地的洛齐人,后来马科洛洛又置于后者的统治之下。马科洛洛人又来到今马拉维,建立了讲马科洛洛语的新部落。
四、班图人向西的迁徙
往西迁徙的班图人扩散到西赤道非洲,大约北起扎伊尔的北部边界,南到安哥拉的南部边界,西起沿海,东到邻近近大湖区的广阔地域。
西迁的班图人按其定居的地区可分为北方部落和南方部落(即森林部落和草原部落)。北方部落定居在北部浓密的热带森林内,除进行原始的农业外,还采集植物、狩猎动物,往往分为较小的部落。南方部落居住在南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锄耕农业,并结成部落联盟,或者是国家。
北方部落和南方部落按地区又可分为三部分:沿海地带部落、中间地带部落和内陆地带部落。沿海地带部落较早地接触到入侵的欧洲人,而内陆地带部落到很晚才接触到欧洲人。
西迁的班图人重要的有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赫雷罗人、劳人、姆庞格市人等。早在欧洲人到来之前。西班图人已建立了一些国家。重要的有刚果王国、隆达帝国、库巴王国和卢巴王国。
五、班图人迁徙的影响
班图人的迁徒影响极为深远。
班图人的迁徙是造成非洲民族复杂性的重要原因。非洲可以说是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复杂的地方,据说有八百多个民族。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阿拉伯人向北非的迁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班图人由赤道地区由北向南,又一部分由南向北的长时期的迁徙。
首先,在迁徙过程中,班图人与其它族相互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落或民族:东班图人与哈米特人、尼罗特人、阿拉伯人(还有波斯人、印度人)的融合产生了哈米特-班图人、班图-哈米特人、班图-尼罗特人、斯瓦希里人;西班图人与苏丹人的融合产生了康巴杜人;南班图人与科伊桑人的融合产生了新的部落。
其次,各路班图人也相互融合,产生新的部落或民族:东路班图人与南路班图人有融合,例如属于南班图人的恩戈尼和属于东班图人的尼亚姆齐人的混合;东路班图人与西路班图人有融合,例如大湖西岸的瓦罗阿人是介乎西班图和东班图之间的民族;西路班图人与南路班图人也有融合,例如属于西班图人的洛齐人和属于南班图的马科洛洛人在赞比亚的融合。
第三,在迁徙过程中,各路班图人本身经常发生结合与分裂,从而产生一些新的部落集团。例如,祖鲁部落联盟分裂出了恩德贝菜、恩戈尼、斯威士人,茨瓦纳人分裂出索托和马科洛洛人。这些是由于班图人的迁徙,不断产生新部落的情况,实际上由于殖民主义的入侵,情景要复杂得多。
班图人的迁徙以巨大的力量排挤了科伊桑人。科伊桑人的肤色是黑带黄色,它包括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布须曼人是英文Bushmen的意译,即“丛林里的人”,有“野蛮”的意思,带有侮辱性,他们从事狩猎,过者非常简陋的原始生活。霍屯督人是英文Hottentots字,为荷兰语的意译,有“愚蠢”之意,也带有侮辱性,他们比布须曼人先进,是尚武游牧的部落。
有的学者主张科伊桑的故乡在东非大湖地区,因为直到今天在坦桑尼亚境内还居任着语言与布须曼语和霍屯督语相近的部落,估计他们是原来居住在这里的科伊桑人的残余部落。有的学者认为布须曼人,霍屯督人曾在一个时期内定居在东非和南非的广大地区内。科伊桑人何时迁徙、扩散,目前不清楚,但是在欧洲人在非洲出现以前,他们居住在南非各地已经很久了。班图人的南近逐断地把他们挤到南非的最南端(即开普省)。当然,这往往是经过战争的,在德拉斯堡山的壁上保存着的布须曼人的绘面,共中就有布须曼人与班图人交战的场面,根据图案上所反映的盾牌可以看出,与布须曼人交战的是索陀人。
同样地,班图人的迁徙也排挤了俾格米人。英文Pygman是希腊文“拳头”一词的音译,也即个子矮小有力之意。俾格米人外形最大的特征是身材矮小,身高约在一米二到一米四之间,是世界上最矮的人。据考古研究,他们的发源地也在东非,是非洲原始居民。由于班图人的迁徙,这个人种被迫近移到北纬六度和南纬六度之间的热带森林地区。
班图人的迁徒对其本身来说影响也是巨大的。他们由赤道附近的某一地区扩散到赤道以南的广大地区,并且人口不断增殖繁衍。过去农业是主要的行业,后来畜牧业也成为重要的生计,手工业也日益发达。在迁徙过程中互相流动和混合,大的部落联盟的建立,使原始氏族制日趋瓦解,一些地区出现了国家组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