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旅行提升眼界(旅行中的生死课)

读书和旅行提升眼界(旅行中的生死课)(1)

《旅行中的生死课》

陆晓娅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随笔集,记录了作者在60岁以后自学英语,开启的世界旅行历程。这些记录的奇特之处在于,作者并非专注于品鉴国外的美食与美景,而是在古代文明遗址,在悬崖边,在乡间墓地,在名人故居,在博物馆等处,和一个个生命相遇。在这过程中的见闻与思索、情感与追忆,其内容丰厚有深度,并带有作者人生质感的意蕴。而这样的旅行也反过来影响了作者对生死的思考,参与建构了她的精神世界和生命过程。在作者丰沛的书写里,死亡与离别是最重要的线索,串联了时代、地域、人物、文化、历史、文学、学术等诸多方面,而这些最终都汇于她对生命的理解。

序 言

2013年,60岁生日那天,我对年轻的伙伴们说“拜拜啦”,之后不再到北京歌路营上班,它是我退休后和朋友创办的一个教育公益机构。

妈妈的认知症已经到了中期,我得用更多时间来陪伴她、照顾她。

我的“影像中的生死学”课,已成为北师大最受学生欢迎的“秒选课”之一。大学老师们希望我能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于是我会飞到不同的城市去举办工作坊。

但是,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趁着还走得动,去看看世界吧!

2014年1月,从没有语言障碍的台湾开始,我每年会出境旅行两到三次,大多是和朋友结伴自由行。

2016年年底,以20世纪70年代英语广播讲座初级班为起点,我开始学英语。到2019年,我终于敢一个人出国旅行了。一门新的课程“自助旅行与自我成长”又为大学生开设出来……

我常常做旅行的梦,有时是在机场换乘,有时是提着行李赶火车,有时坐汽车在山路上盘桓,有时在湖边、海边徒步……

读书和旅行提升眼界(旅行中的生死课)(2)

这些梦多多少少都带点焦虑,我常常把它们记下来自我分析。我发现,这些焦虑和我的年龄有关:虽然越来越老,我的好奇心却越来越强;虽然两次退休后时间在自己手里掌控,但想做的事情总也做不完。和许多人涣散的人生相比,我好像已经活了两辈子,可活在这个世界上,怎么老有那么多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事儿可以做呢?

在中学当老师的时候,如果假期不出去旅行,我就无法从一个学期工作的疲惫中走出,因此也就未曾真正拥有那个假期。改革开放后,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我进了中国青年报社,当时觉得这份工作能让我去到不同的地方。果然,后来借着采访之机,我基本上跑遍了全国。但有些机会,比如两次西藏采访、二上喀喇昆仑山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可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都是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到的。

现在,年过花甲的我,又成了一个奇怪的旅行者:看美景吃美食的所谓“旅游”显然不能满足我,我期待的是旅行中发生更多的事情,它们能让我惊喜、感动、兴奋、悲伤、怅惘、迷惑、战栗……我知道我并非典型意义上的“花甲背包客”,我更希望在旅途中进行探索,有所发现,让自己心跳加快,甚至眼含热泪。

在白骨嶙峋的古代文明遗址上,在阴云低垂浪涛拍岸的悬崖边,在清晨阳光下的乡间墓地,在挂着遗容肖像的名人故居里,在博物馆那些未完成的作品前,我和一个个灵魂相遇。他们有的早已与我的生命产生联结,有的让我相见恨晚,有的让我产生强烈的好奇,有的让我遇见更深的自己。

旅行,对我不再是一个外在的过程,不再是一些“短半衰期”的见闻和感受,旅行也不再是回到家就结束;旅行于我,已经变成了一个“长半衰期”的过程,它在悄悄地重新建构我的精神世界和我的生命过程——不仅通过旅行中的感受,也通过旅行前后的阅读,通过我研发的课程,通过我对生死的更多思考,通过我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我在养老院和安宁病房的志愿服务,通过我的写作……

所以,有了这本《旅行中的生死课》。

陆晓娅,新闻人、心理人、教育人、公益人。退休前曾为《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首届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退休后创办教育公益机构北京歌路营。

作者:陆晓娅

编辑:周怡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