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郭淑珍的经典唱段(著名歌唱家郭淑珍)
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阿德勒
她是经典曲目《黄河怨》里黄河咆哮声中疾呼控诉的“怨女”,也是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纯情又坚韧的“塔吉雅娜”。
她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夜莺”,也是学生眼中最“操心”、最“尽心”的引航者。她就是郭淑珍。
声乐界的“掌门师太”
郭淑珍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平凡温馨的小家庭中。从小,郭淑珍就非常喜欢音乐。
到了考大学的时候,郭淑珍终于可以学音乐了,她报考北平艺专,但是那个年代学音乐,即使是开明如郭父也不能同意,他让郭淑珍来年报考护士院校。
但是郭淑珍始终放不下对音乐的热爱,她又报考了北平艺专,并再次被免试录取,而父亲在表舅劝说下也同意了郭淑珍去北平艺专学习。
在北平艺专学习期间,与生俱来的一副好嗓子,再加上郭淑珍非常勤奋刻苦,她的专业成绩自是出类拔萃的。
在这里她也遇到了自己的启蒙老师,美国女高音歌唱家珍妮·汉基,并打下了扎实的声乐基础。
后来北平艺专并入中央音乐学院后,她还师从男高音歌唱家沈湘教授,也学到了丰富的声乐知识。
在校期间,她还曾入选参加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
在访问团中,郭淑珍表现非常出色,她既表演各地新老民歌也演唱当地民族歌曲,有时还现场学唱即兴创作的新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然而,演出途中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但是这也促使她在演唱这条路上迈得更深更远。
她以一曲《黄水谣》为团员们活跃气氛,却被团员们评论唱得“洋腔洋调儿”。这让她想不通还有点不服气,明明唱的是中国歌中国词,自己也是中国人,哪里来的洋腔洋调?
于是,她开始不断探索、实践,创造性地解决了用美声演唱中国歌曲普遍存在的吐字、行腔的问题,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这为我国的声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她结下半个多世纪之缘的《黄河怨》更是早已成为时代经典。
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曾盛赞她把《黄河怨》唱活唱深,完整深刻地把词曲作者最深的艺术想象力表现了出来。
学成归国后,为了既让这位青年翘楚继续在舞台上散发光芒,又能为音乐学院培养人才,时任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赵沨思虑再三,决定让郭淑珍教三两个学生,其余时间可以活跃在艺术舞台。
而这一教就是七十余年,在三尺讲台上深耕半个多世纪,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培养了邓韵、吴碧霞、李谷一、宋祖英等享誉国内外的歌唱家。
至今,95岁的她从艺从教75年,依然坚持在教学一线,更是被称为中国声乐教育的“掌门师太”。
而耄耋之年的郭淑珍依然精神焕发,想必也与爱情的滋养不无关系。
相濡以沫的神仙眷侣
与小8岁丈夫执手相伴,相濡以沫恰似神仙眷侣。
郭淑珍与朱工七相遇之时,朱工七还是个14岁的小孩子。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的郭淑珍接到迎接学弟学妹的任务,而朱工七就是其中的一员。
原本只是有一面之缘的二人,却在郭淑珍的闺蜜是朱工七大哥的妻子这一层关系下有了勾连。
朱工七也是学音乐的,所以那时的他是对郭淑珍怀有崇拜的。
后来,郭淑珍参加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前往莫斯科留学,二人一度中断联系。
直到郭淑珍收到一封来自朱工七的书信,他在信中表达了对她的想念,这时的朱工七早已长成小伙子,不再是那个小弟弟了。
他们开始通信,但是多是聊音乐。郭淑珍回国后,二人也开始见面,后来渐生情愫,而这段恋情却不被周围人看好,因为郭淑珍比朱工七大八岁。
但是二人爱了就是爱了,于是二人结婚了。
婚后没多久,郭淑珍就有出国的演出任务,二人就要两地分隔,而且时间地点都不定,二人通信也非常不便。
面对这一考验,朱工七应对得非常出色。他托关系找人,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郭淑珍的临时地址,便赶紧寄出信件。
可想而知,异国他乡,工作繁忙,能收到一封心爱之人的信件,知道有一个人牵挂着你是多么的幸福。
不仅如此,在生活上,朱工七也是把郭淑珍照顾得非常周到。
洗衣做饭都由朱工七来做,郭淑珍甚至都不会用洗衣机,而在郭淑珍下课回家后,朱工七也会为她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
去年,一张郭淑珍大口喝汽水似小女生的照片还引发不少网友关注,一定是在生活中一直被宠爱被照顾,在94岁依然活得像小女生。
结语翻开郭淑珍先生的荣誉簿,一个个光荣的称号和奖项令人赞服:
首届国家金唱片奖;全国模范教师;被中国音协授予“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全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获第六届奥斯卡国际歌剧职业生涯成就奖……
郭淑珍的前半生是歌声漂四海的歌唱家,后半生则是满园桃李的培育人,她的成就早已无需我们的褒赞。
郭淑珍先生的经历是传奇而闪耀的,她与小8岁丈夫恩爱如初、执手相伴更是让人艳羡,衷心祝愿二人身体健康,继续相伴好多好多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