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必吃的十种美食(品味舌尖上的毕节)
毕节地处贵州高原屋脊,是古代夜郎文化的繁盛之地,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白、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由于地处高寒地区当地人习惯吃热食,并根据当地特有的食材创制了很多传统美食,其中,以威宁火腿、草海细鱼、彝族咂酒、夜郎八卦鸡、纳雍火把鱼、毕节臭豆腐、汤圆、苦荞粑等最有特色。
豆腐干
毕节豆腐干,即臭豆腐,是当地的传统小吃。其制法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用炭火烧烤,再佐以五香辣椒面即成。食之,皮脆肉酥,香味四溢,素有“臭里香”之美称
毕节汤圆
毕节人特别喜欢吃汤圆。馅料有蜜枣、酸菜、橘饼、玫瑰、火腿等品种,每种味道各不相同,是贵州著名的风味小吃。
威宁炒荞饭
用荞麦粒和米饭、辣椒熟火腿等一起炒制而成,口味非常地道,是威宁一带比较流行的风味小吃
威宁火腿
是毕节地区著名的传统美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威宁属高寒山区,历来畜牧业十分发达,当地的彝族同胞,每年都要施制腊肉贮存起来,至来年食用,这些独具特色的腊肉,为制作威宁火腿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由于威宁靠近云南宜威,故又称宣威火腿
织金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后人为纪念清末大臣丁宝桢(又称丁宫保),把他创制的一道菜—辣子炒鸡丁,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丁宝,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人,清末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由于他在山东四川都当过官,而又是贵州人,因此,这三个省份都有宫保鸡丁这道菜。
夜郎八卦鸡
古代的夜郎民族素有以禽骨ト卦、预测吉凶福祸的习俗。ト卦必杀鸡,他们将ト卦后的鸡烹制成美食佳肴,即为八卦鸡,是一道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名吃。
纳雍火把鱼
是用柴火烤制而成的一种风味独特的干鱼,俗称火把鱼。纳雍县东南有一条河流,盛产鱼类,由于河水清澈,无污染,这里的鱼主要靠食小虫和石浆生活,因此,肉肥味鲜,香浓诱人,远近闻名
威宁草海细鱼
又称虾子鱼、黄辣丁、小黄鱼。此鱼体形不大,肉厚味鲜,名闻贵州。草海细鱼兼有虾味,原来,捕获的鱼肚内或口内都有完整的红虾,这是因为细鱼很贪吃,往往肚子里的虾子还未消化完,嘴上又含上了另一只虾子的缘故。
辣竹荪炖鸡
竹荪是织金县的著名特产,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因其形状略似于网状干白蛇皮,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菌中皇后”等,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用竹荪与鸡同是炖,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非常高。
彝族三道酒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彝族群众待客热情诚恳,每有客至,必以他们自己酿制的咂酒招待客人,敬“三道酒”,是彝族人民接待贵宾的最高礼仪。第一道为拦门酒,即在门口迎接客人,彝家人吹响长号、唢呐,弹起月琴,载歌载舞,欢唱“迎客调”,并由穿着盛装的彝族姑娘,捧上一杯美酒敬给客人;第二道为祝福酒,即在酒宴上向客人敬上双杯美酒,同时还要献上祝酒歌;第三道为留客酒,即主人送客到门口时,请客人喝下离别时的最后一杯酒,敬酒时,彝家人吹响长号、唢呐,并吹奏“留客调”,主人手捧酒杯唱起送客的酒歌,而客人必须把这杯酒喝掉,才能告别启程。彝家咂酒,也称竿儿酒,因用不同的原料配制而口味各异,有刺梨酒、水花酒等,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饮料,酸甜适度,甘美清香,味道独特,是彝家常年必备的酒。
连渣落
又名菜豆花,是贵州最为常见的一种家常小吃。其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把豆浆煮开,放入切成块的白菜,再往锅里放入少许酸汤或食醋,边点边搅拌,让豆浆变成豆腐,都黏在白菜上即可。食用时,蘸着用各种调料制成的蘸水,清淡香甜,特别爽口。
苦荞粑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属高寒山区,盛产苦荞、甜荞,苦荞味苦,但用苦荞粉制作的荞酥却甜美芳香。“黔西、大方一枝花,威宁、毕节苦荞粑。”这是当地人赞美苦荞酥的一句民谚。相传,明代时期,贵州著名的彝族女土司—奢香夫人,曾把荞酥进贡给明太祖朱元璋,皇帝尝后连声称赞:“南方遗物,南方遗物”。并把荞酥列为御用贡品。
其他名吃
草海细鱼干,大方臭豆腐、王猪脚、赫章徐家太婆香豆花,赵老五黄粑,沙土羊肉粉,糟辣椒,大方豆豉粑、彝家猪米肠、鸡场豆腐、纳雍新猫场砂锅菜织金血豆腐王傻子烧鸡、曾三兴家卤牛肉,黔西擂茶糍粑、麻辣臭豆腐干、脆哨面豆沙窝等
毕节特产
贵州三宝(杜仲、天麻、灵芝),以及织金蜡染刺绣、苗族马尾绣,织金砂锅、大方核桃工艺品、金沙温家醋、七星关清池翠片茶、威宁党参、半夏、大方海马宫茶、纳雍府茗香翠龙茶,毕节石姨妈菜叶豆腐乳、织金石雕、彝家水花酒、刺梨酒、纳雍生漆、纳雍姑箐贡茶、织金大理石工艺品、毕节大曲酒、大方漆器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