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要吃奶时哭闹特严重怎么办(宝宝吃奶时突然哭闹)

【导读】宝宝突然在吃奶时哭闹厉害,还拒绝吮吸奶瓶,您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没有更换奶粉、没有添加新的食物,也没有腹泻时,您可能要检查宝宝口腔有没有什么异常。

宝宝要吃奶时哭闹特严重怎么办(宝宝吃奶时突然哭闹)(1)

如果你发现宝宝口腔两侧和舌头黏膜上有一些白色的斑点,像是奶块凝结在口腔里,用棉签去刮,不是奶块,被刮的地方一片通红,宝宝哭得更厉害了。那么,你已经找到了引起宝宝拒奶的罪魁祸首——鹅口疮。

宝宝要吃奶时哭闹特严重怎么办(宝宝吃奶时突然哭闹)(2)

如果宝宝喝奶时哭闹、拒食。此时应检查宝宝的口腔,如果发现舌头或颊部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状的斑片,很有可能得了鹅口疮,斑片跟雪一样,因此又叫雪口病。


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是因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表现为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宝宝营养不良、口腔不清洁或身体衰弱时容易感染此菌。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鹅口疮会引起疼痛,所以宝宝喝奶会哭闹不止,因此减少吃奶;鹅口疮还会造成宝宝吃奶时呼吸量不够,使宝宝营养摄入不够,出现营养缺乏症。

一【鹅口疮的症状】

任何年龄都可出现鹅口疮,但2岁以内的宝宝最多见。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擦去斑膜后,出现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可能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会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

二【区分鹅口疮与奶块】

宝宝吃完奶后,口腔内会残留奶液,如果没有及时清洁,会形成奶块,这与鹅口疮极为相似,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妈妈,区别它们的办法就是用湿棉签轻轻擦拭,白色块状物消除,是奶块;如果擦除困难,或擦除后会留有红色创口,则表示宝宝患了鹅口疮。

三【鹅口疮病因】

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但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宝宝的口腔里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这主要取决于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1、准妈妈产道被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通常寄生在人体的皮肤、肠道,以及女性的阴道中,如果准妈妈阴道被感染白色念珠菌,需要及时治疗。有统计表明,正常新生儿的鹅口疮有99%是出生经过产道时,接触到妈妈阴道附近的念珠菌而造成的感染。


2、奶嘴、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了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宝宝衣物洗完后最好在阳光下晾干。另外,宝宝在6-7个月长牙期时,爱咬东西,这样很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忽略宝宝的口腔清洁。宝宝喝完奶后,须做口腔清洁的工作。否则存留在宝宝口腔内的奶汁也停留时间长也会导致病菌滋生。


6、不合理使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四【婴儿鹅口疮诊断标准】

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原因比较单纯,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可取少量白色黏膜化验,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以便医生能更准确给宝宝用药。


婴儿鹅口疮并发病症:

患鹅口疮的宝宝喝奶会有疼痛感,因此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抵抗力降低,使病菌肆意增殖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鹅口疮扩散至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管一旦受到感染,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连水都拒绝喝。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蔓延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十分罕见,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立刻就医。


五【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

宝宝口腔里只出现一两处鹅口疮时,而且不影响吃奶睡眠,可以先观察,加强护理,等待自愈。口疮越来越多,就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早期发现治疗效果很明显。

六【预防小儿鹅口疮】

预防鹅口疮很简单,只要平时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用温开水清洗口腔,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保持口腔清洁。

1、切断传染途径,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要积极治疗。

2、宝宝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

3、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喂养前妈妈用温水清洗乳晕,除此之外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宝宝时要先洗手。

4、勤拆洗、晾晒宝宝被褥和玩具;宝宝的洗漱用具和家长的分开。

5、满月以后尽量带宝宝进行一些户外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6、杜绝抗生素滥用的情况。

七【鹅口疮反复发作怎么办】

虽然鹅口疮会在用药几天以后就会消失,但特别容易反复发作,妈妈应该在病症消失以后继续用药几天,以巩固疗效。要保证宝宝的均衡饮食,多多运动,增强体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