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风骨韩信(名将的悲歌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韩信像(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韩信平民出身,自认为有平天下之能,就用不屑和贩夫走卒为伍当借口不去找工作,最后闹得时常饿肚子。当时有个乡南昌亭长见韩信好像以后是个人物,就请韩信去他家吃了一顿饭,结果韩信一看有吃白饭的地方,就一连数月天天都去亭长家“吃大户”,亭长的妻子嫌恶他,有一天故意没做韩信的饭,韩信去了之后明白了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招呼没打一个扭头就走,以后再也没来过这个亭长家。
离开了亭长家,韩信的肚子又开始挨饿了,没办法,韩信就在城下钓鱼,准备捞几条小鱼填肚子,这时有几位老大娘在河边洗衣服,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自己的饭给韩信吃。韩信老毛病又犯了,一连几十天都在码头边等着白吃大娘的饭。
韩信的“名声”就这样在淮阴城慢慢地传开了,只不过这个名声两字要加上引号。当地屠户一个小年轻在街上碰到了游手好闲到处找饭吃的韩信,就当众侮辱他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他看韩信不以为意,就变本加厉的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没想到韩信真的就从他胯下爬了过去,从此,韩信就成了整个淮阴城里的笑话。
随着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整个中华大地,韩信觉得终于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了,就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后又归附了项羽。项羽给了他一个小官做,官虽不大,但也能经常在项羽面前晃悠。他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韩信觉得屈才,在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在刘邦手下做了个管理仓库的小官,连刘邦的面都见不着。
后来可能是因为仓库里物资丢失了,韩信也被牵连,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轮到韩信时,韩信心想,能不能保住小命就在此一举了,酝酿了一下情绪后,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夏侯婴果然吃这一套,觉得这个人都死到临头了嘴还这么硬,再看他相貌威武,就饶了他一命。夏侯婴在同他交谈中发现韩信很有才能,就把他推荐给了刘邦。韩信心想这下总算可以离刘邦近一些了,刘邦果然如韩信所愿,让他去了一个离刘邦很近的仓库继续当仓管...
刘邦虽然没见着,但萧何却是见着了,萧何还十分欣赏他,多次在刘邦面前推荐韩信...刘邦后来被项羽排挤到汉中做汉王,在从长安到南郑的途中,有很多将领觉得刘邦整天只会跑跑跑,跟着他实在是没前途,就一连逃跑了几十个将领,韩信也趁乱跟着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萧何也逃跑了,刘邦大怒。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刘邦,刘邦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问萧何为何要跑?萧何说是去追韩信了。刘邦这才相信韩信真的有大才,就听从萧何的意见,搭封将台任命韩信为大将,韩信终于有了可以施展才能的平台。
官拜大将之后,韩信先夺取了关中之地,又挥师向东,沿着二十年前秦军灭赵的旧路,先后灭赵和灭燕。就在他准备南下灭齐时,意外发生了。刘邦已经先一步派郦食其说服齐王归汉。韩信因灭齐的功劳被别人“抢走”而愤愤不平时,他的谋士蒯通乘机对韩信说:郦食其不过是个说客,凭三寸之舌就降服齐国七十多个城邑,将军统帅几万人马,一年多时间才攻占赵五十多个城邑,一个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儒生的功劳吗?韩信被说动了,挥师攻齐。他这一打可把郦食其给害惨了,齐王田广认为是郦食其是在忽悠他,把郦食其扔锅里煮了...
韩信在灭齐之后,乘项羽把刘邦围困荥阳之际,他写信给刘邦,让刘邦封他做“代理齐王”,刘邦大怒,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就算了,还在这个时候想着自立为王。张良和陈平一左一右死命踩刘邦的脚,刘邦这才醒悟过来,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代理的王呢?”于是派张良前去封韩信为齐王,并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
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项羽自刎,天下经过秦末近十年的战争终于再次安定了下来。第二年,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贬韩信为淮阴侯。五年后,韩信再次谋反,被吕后和萧何谋划处死,并灭了三族。
后人对韩信的死几乎都是抱着同情的心理,可是在我们仔细梳理韩信的生平时,会惊讶的发现韩信的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我们剖析韩信的性格,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既虚伪又自视清高,自私自利且睚眦必报,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他的功利心实在是太重了。
韩信早年接受别人给予的恩惠时,他从来不会客套,甚至可以用理所应当来形容。这一点从那个南昌亭长和漂母身上就能看出来,当初他在亭长家吃饭,一连白嫖了几个月的饭。后来被亭长老婆赶走后,他不但忘记了亭长给他的恩惠,心里还记恨他。在他当了齐王后衣锦还乡时,他特意把那个亭长喊来,用高高在上的姿态“赏”他一百钱,并当众羞辱他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这足以说明韩信是个睚眦必报的人。韩信给的100钱也许足以付清他当年白嫖的饭钱,但是在他羞辱亭长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如果当初没有亭长给他饭吃,说不定他已经饿死在街头了,哪还有今天的风光!
说韩信功利心重,这个在他对待漂母的态度上就可以看的出来。漂母已经大把年纪了,为了养家糊口干的都是洗衣服的体力活,她看整天游手好闲的韩信饿了,出于好心就把自己带的饭给他吃。韩信居然就这样心安理得的白吃了老人家几十天的饭。要知道,古代可不像现在一天要吃三顿饭,就算少吃一顿问题也不大。那时都是吃两顿饭,白天要干活所以吃干饭,晚上只能吃稀饭甚至没得吃。漂母自己饿的头脑发晕也要把干饭让给韩信吃,不知道韩信当时怎么就吃的下去,而且一连还吃了几十天...
就在漂母实在没饭给他吃的时候,韩信却想用钱来了结漂母对他的恩情。在他明明知道自己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还要装作要给漂母钱,这难道不是虚伪吗?他的虚伪漂母也看出来了,就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韩信成了齐王后,虽然赏赐了漂母千金,这钱够普通人吃一辈子的饭了,后人也因此大肆的夸奖韩信知恩图报。对这一点我是不敢苟同的,要知道,千金看似很多,但对已经当了齐王的韩信来说,掉在路上他都不会看一眼。而当时那碗饭对漂母来说,是她维持生计的唯一依靠!她把这碗饭让给韩信吃,可以说对韩信是有活命之恩的!漂母的如此大恩,韩信仅用对他来说可有可无的千金就想了却,最后还让他得了个知恩图报的美名,实在是可叹!
对那个曾经给了他胯下之辱的少年,韩信封他为中尉,并且告诉诸将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件事情,表面看来是他大度,可实际上却是韩信为了以后造反方便,为博取好名声而打的一个广告而已。
说他自私自利,从他攻打齐国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当郦食其不费一兵一卒就说动齐王降汉之时,韩信嫉妒了,他为了抢灭齐的功劳,不顾这样做会给刘邦的名声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踩着郦食其和无数将士的性命强行攻齐,最后又乘刘邦急需救援之机,逼迫刘邦承认他这个齐王。
当第一次造反败露后,他首先想的就是用好友钟离眛的头颅去乞求刘邦的赦免。在他已经决定要人家的命时,还假情假意的跟钟离眛商议,最后逼迫钟离眛自杀。韩信因造反被贬为淮阴侯之后并没有思过,他还想着造反。他这次吸取了第一次造反失败的教训,蛊惑陈豨跟他里应外合,最后终于招来了被灭三族的灾祸。
看到这里,我们对韩信的行为很是不解,都做到齐王了,怎么还这么不安分呢。其实,这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在做平民饿肚子时,觉得自己能做官;当他做了看仓库的官,他觉得他能做大将军;当他做了大将军,他又觉得他能做齐王;当他真的做了齐王,他就觉得他能做皇帝了...他的胃口似乎永远都得不到满足,这是导致被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韩信这个人的内心其实根本就看不起刘邦和项羽,更别说尊重其他将领了,他觉得刘邦和项羽仅仅是个能让他功成名就的工具而已。在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他为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樊哙对韩信依然以对待王的礼仪来敬韩信,对他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反观韩信呢,韩信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同列!”...
他也不是没有看得上的人,那个人就是广武君李左车,韩信认为李左车很有才能,在攻赵时擒获了李左车,并对他执弟子之礼,遇到战事也经常请教执李左车,证明他确实是真心佩服李左车。
刘邦其实是不想杀韩信的,不然也不会在韩信第一次造反时仅仅降了他的爵位,然而韩信不停的继续作死,最后逼得刘邦不得不杀。韩信的才能确实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有才无德,在他死之前,还把给他尽心尽力出谋划策的蒯通给拖下水,后来幸亏刘邦有识人之明,才赦免了蒯通之罪。后世之所以把韩信捧的很高,是因为被他的才能蒙蔽了眼睛,从而忽视了他的德行。在身处乱世时,可以不顾德行唯才是举,但当天下太平时,必然德才并举!...(完)
注:如果韩信真的当了皇帝,以他的品行,他会善待天下百姓吗?以他的才能,他会安于现状老老实实的不折腾百姓吗?恐怕到时候,中国历史上就有了一位比商纣王和隋炀帝更能折腾的暴君了(虽然他们都是被黑的,以后再写),这样看来,韩信造反失败,实乃当时天下百姓之万幸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