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周经典包袱(孟周)
鞋字从“革”,大抵最早的鞋子是用兽皮剪出脚样,草绳或藤条捆脚成“鞋”。“鞋”很长时间叫履,唐朝以后叫鞋。
鞋除了穿,还反映一个人精神面貌,性情素养。俗语“男人看脚,女人看头”。男人脚上干净,皮鞋锃亮,这当是个讲究精干的人,否则,成天皮鞋灰土毛糙,裤脚沾着泥点子,则很可能是一个马马虎虎邋邋遢遢的主儿。一个女人满头清爽一丝不乱,这女人十有七八是个干净利索的人。相反,若总见她头发凌乱,鬓发上还沾着草屑,那便多半是一个家居乱糟糟的角色。
(一)
我是60年代人,初中以前在村里面读书,上下学、运动课、劳动、跑步等日常生活,总穿母亲手工缝制的布鞋,布鞋制作过程复杂,要经过多道工序,先把旧衣服洗净展平,打一盆浆糊,找到桌面,一层布,刷一层浆糊,厚度三五层布,晒干之后谓之“袼褙”,这是做鞋底的材料。
鞋底是把多层“袼褙”包进白布,然后针线反复穿引,这就是纳鞋底,因为鞋底是多层裹了浆糊的“袼褙”千针万线“纳”制,便得了一个雅号“千层底”。
鞋面多选用柔软、结实的黑色灯芯绒布,拓着鞋样剪成鞋面,鞋面裁剪口包几层布,细针密缝叫做“掩鞋口”。
掩好的鞋面与千层底缝合,叫做上鞋,上好的鞋套上“鞋模子”定型后,便可以上脚穿,或者入箱储备,80年代以前的中国农村,家储鞋子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一家主妇勤劳与否的重要指标。
小学四年级给生产队拾小麦,列队走在乡间土路上,嘴里合着老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眼瞄着蓝天白云,一不小心,脚踩到前面同学鞋底,只听撕拉一声,这位趿着日久失修残破不堪“拖鞋”的同学,鞋面撕裂全脱,鞋底也折了半截,同学坐地看着鞋子哭,老师责我用麦秆给这位同学把断鞋捆在脚上,罚我赔偿同学一双旧鞋。可怜这位同学家寒赤贫,我偷了家里两双旧鞋给他,结果挨了母亲一顿笤帚把。要知那个年代,旧鞋商店收购价一毛二一斤,这两双千层底旧鞋卖的钱,足够到商店买两斤盐巴,或者与门口货郎担换顶针、松紧带、纽扣等不少东西。全家穿过的旧鞋子,母亲整整齐齐码放在鸡窝旁边,每天收鸡蛋,少不得看一眼,没准早就合计好了这些旧鞋的用途。
千层底布鞋,关中人情有独钟,鞋子全棉吸汗,透气脚不臭,千层底结实耐用,踩铁锨脚不硌,底不断,走长路,不磨脚。鞋子也融入陕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演绎出丰富的“鞋文化”。
鞋底打孩子:教子。
鞋底打老婆:教妻。
鞋底打嘴巴:灭口是非
鞋底垫头睡觉:枕头。
鞋底擦屁股:全棉天然材料,无毒副作用,预防过敏 ,按摩括约肌。
鞋底坐人:随身板凳,随坐随脱,冬隔凉夏隔烫,雨雪祛湿。
鞋扔在公共场合人堆里:火上浇油,场面沸腾。
鞋挂女人脖子游街:伤害不大,侮辱极强。
(二)
初中的布鞋,穿到了高中,有幸迎来了两双“洋货鞋”。一双是白面橡胶软底的球鞋,一双是塑料底帆布面的走步鞋。
球鞋底子极其软弹,初穿脚底如踩了弹簧,运球过人,三步上篮,人如同插了翅膀,云端翱翔。鞋面极其莹白,每次打完球,满头汗珠,先洗球鞋面,再刷胶底缝隙,做完这些例事,身心平缓,汗孔收缩,这才“洗人”。待鞋面干爽,刷上一层鞋粉,准备下次使用或着招来同学借鞋。
平日打球,同学少见借鞋,遇到比赛,大家精心准备,高度紧张,如果输了球,凑巧有队员没穿球鞋,输球的第一因素,一定是缺了球鞋,弹跳受限,导致发挥失常,我是极其不愿意借鞋给人的,那时候人单纯,每次总还是借给了同学,当时的心情,套现在的时髦话是:老婆与车子概不借人。
塑料底的走步鞋,特殊日子,特殊需要才会穿,平日穿的还是布鞋。纵使穿走步鞋,也只穿水泥柏油硬面路,土路是不穿的,因为硬面马路塑料底子会发出噼噼啪啪显摆的声响,土路是不响的,而且脏鞋子。
(三)
84年上大学,临走的行李箱妈妈给塞了一双针脚细密的布鞋,大学毕业,这双鞋子又随着行李,托运到了工作单位。
大学里面没有学生穿布鞋,农村的学生多穿皮底鞋(就是上面的走步鞋),城里学生多穿皮鞋,钱少的穿猪皮鞋,家境好的穿牛皮鞋。圆头牛皮鞋结实,披一件绿色军大衣,这是城镇年轻人主流穿着。三截头牛皮鞋时尚,披一件呢子大衣,脖子围一条素色毛围巾,妥妥的气质达人。也有女学生踩着皮靴,穿了刚刚过膝的裙子,零下20几度,走在校园或哈尔滨的街道,大风掀起裙摆,刀锋一般的寒风,直接砍向膝盖和白嫩的大腿。印出绯红或者紫乌的血脉,那时候没有保暖内衣,秋裤冻死也不能配靴子的。哈尔滨人管这种打扮叫二毛子装,当时道里中央大街和火车站,经常看见如此打扮,头顶皮帽的苏联人(现在俄罗斯)和本地爱美女士,手里举着一只冰棍,在风雪中嘴里咔咔咬着冰棍,下面鞋子吱吱踩着积雪,嘴里喷着热气,游走在哈尔滨异域风情的建筑和街面上,她们像是美丽的塑像和五彩的冰雕,被寒风吹动,散向四面八方,滑往城市各处,她们让冰冷的世界增添活力,给单调的素冬熵增添彩。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听见“美丽动人”,脑海必会浮现这一幕。
大学时候跳舞,老乡聚会,男女约会,男同学会借三样东西,皮鞋、军大衣、打火机。那时候没有一次性打火机,打火机是个潮品,军大衣既可御寒,也可遮住冬装之寒酸,毕竟学生裹体的钱有限,有限的钱大部分要裹腹,据说还有一个作用,男女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女学生会扮冷,男学生趁机用大衣包住两个人,这样会提高谈恋爱的成功率。至于皮鞋,如果不穿,别人都会认为你还是以前高中那个毛小伙,或者上了大学也适应不了城里生活,骨子里就是个“土老帽”。哪像现在,布鞋院士李小文,火遍网络。
(四)
从农村上了大学是鱼跃龙门,从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几千人的研究所是蛟龙入渊,当时年轻活力,思想激进,准备大展宏图,塑造辉煌人生。
想法很“高大上”,做法也很接地气,第一个月工资,给家人买了答谢礼物,第二个月工资,去小寨军人服务社,买了一双皮底皮面,咖色皮凉鞋,价格135元,那时候我的工资是105元。皮凉鞋平时舍不得穿,放在床底下,过段时间拿出来看看,上点鞋油,终于等来穿的机会。
大概是八月份的一天,时值盛夏,领导安排我出差宝鸡,为了节省差旅费,也为了凉爽,我买的晚11点西安到宝鸡的火车票,临走带着公文包,里面装了几张报纸,穿着新凉鞋,想法是到了宝鸡已经凌晨3点,出站在火车站广场纳凉坐一会,早起坐6点的头班车,吃完早饭8点上班赶到出差单位,办完事情,当天返回。
在广场坐了一会,困意袭来,拿出准备好的报纸铺好,把鞋放在头边,枕了文件包,合衣躺下,看着满天繁星,还有身边穿梭往来的游客,心安身困,迷迷糊糊人就进入了梦乡。
一阵后半夜凉风吹来,我打了一个激灵,睁开眼睛,迷迷糊糊发现头边放着一双布鞋,明白过来这是火车站广场,起身四望,身边没有一个人,兀自纳闷布鞋哪来的,再一阵凉风彻底吹醒了我,才发现,我的新凉鞋不见了,而这双布鞋,是换走了我“太子”的“狸猫”。
人的一生离不开鞋,昂贵的鞋扮场面务虚荣;伴自己辛苦劳作,征服高山大川,千里始于足下的鞋,美丑只有眼知,合适只有脚知,舒适只有心知。
【作者简介】孟周,1966年生,籍贯陕西的深圳人。84年上学离开陕西故土,毕业从事IT工作,落叶归根,重回同州故里。喜欢用脚步车轮丈量广袤,由感得悟,文以记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