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法王杨永信现在咋样了(雷电法王杨永信)
2006年,杨永信在临沂成立“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
该中心,旨在帮助“网瘾少年”摆脱电子游戏的荼毒,恢复身心健康状态。
却没想到,它自诞生那一天起,便偏离了轨道,成为无数青少年们的噩梦。
进入网瘾治疗中心之前,这些孩子是父母心中的“问题儿童”。
半个小时之后,他们走出治疗中心,便成了懂得父母辛苦和不易的“天使”。
杨永信的“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真的有看上去的那么神奇吗?也不尽然。
自2006年—2016年期间,在戒治中心接受治疗的儿童,多达6000多人。
他们走出戒治中心,对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造成了打击。
可以说,这6000个家庭,在杨永信的摧残下,毁于一旦。
更有甚者,在走出戒治中心后,跟父母反目成仇。
“从今往后,你们不再是我的父母,我要跟你们断绝关系!”
“以后,我活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你们感受痛苦!”
这些少年少女,到底在戒治中心遭遇了什么,才会发出如此让人绝望的呐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恶魔”杨永信,和他临沂网戒中心的故事。
2000年前后,网络在国内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很多网友心中的“精神食粮”。
电子小说、社交平台、电子游戏等等,每一样都是新奇物件。
让不少少年少女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在互联网极度繁荣的环境中,“网瘾”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父母心中,“网瘾”如同洪水猛兽。
他们毁掉了孩子的精神,让他们不思进取,整天浑浑噩噩。
更有甚者,称儿子沉迷电子游戏后,浑身散发恶臭,整个人变得十分暴躁,动不动就对父母发脾气。
他们肆无忌惮地宣泄对网络的不满,殊不知,孩子的沉迷,跟网络其实关系不大。
就拿那位吐槽孩子脾气大的母亲来说,没有网络,她就能保证孩子不对她发脾气了吗?
当然不会,如果不改变教育方式,孩子的怨气会一直累计,只是换种方式发泄罢了。
很简单的道理,但父母已经被网络冲昏头脑,失去了思考能力。
他们开始寻找一种能帮孩子戒除网络的方法。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供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网瘾治疗中心应运而生。
杨永信,就这样乘着这股东风,走到了大众面前。
杨永信之所以能爆红,全凭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银明。
刘银明,北大中文系博士毕业,曾经做过央视记者,出版过很多文学作品和专题片。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2006年出版的图书《战网魔》。
从书名中不难看出,刘银明这个人极其痛恨网络,甚至在作品中,将网络妖魔化。
你说这样一个人,他懂网络吗?
自然不懂,但却可以轻易给网络下定义,这是非常可怕的行为。
就好像一个什么也不懂得领导担任电子厂厂长,上任之后瞎指挥。
在他的领导下,厂子怎么可能不黄呢?
但现实就是这么魔幻,刘银明非但没被打到,反而在央视加持下,成为鏖战网魔的英雄。
2008年,央视将《战网魔》拍成12集纪录片。
纪录片中,杨永信讲述自己是如何与网瘾激战,并获得全面胜利的。
洋洋得意的样子,仿若自己是“大英雄”。
正是因为该纪录片,让杨永信和他的网瘾治疗中心名声大噪。
很多家长将杨永信当成救命稻草,纷纷将孩子送过去,希望在治疗后,孩子能“重新做人”。
悲剧,就在这样的偏见下,发生了。
事实上,这些被送过去的孩子,真的有网瘾吗?也不全是。
有的孩子,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疏于教育,再加上青春期,所以表现得非常叛逆。
有的孩子,则只是因为青春期烦恼,导致成绩有所下滑。
他们的父母看到孩子的变化后,不管导致他们变化的诱因,统统塞给杨永信来处理。
而杨永信也非常大度,不管什么问题,只要交钱,照单全收。
半年后,还你一个听话又懂事的孩子。
作为青少年,自然不会愿意去治疗中心那种地方,但是面对父母强权,他们根本说了不算。
杨永信的治疗中心提供一种服务,只要父母出车费,他们就会派专车上门去接。
到地之后,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都会被强制带到治疗中心,接受治疗。
到了治疗中心之后,孩子们都会表现得非常不情愿,甚至在现场大闹。
对此,杨永信有自己的处理办法。
他会让人将孩子带到13号治疗室,然后用一台电休克治疗仪,不断电击孩子的太阳穴。
肉眼不可见的电流穿透孩子的身体,带来巨大的痛苦,此时杨永信会笑嘻嘻地问道。
“你为什么不听话呢?为什么要让父母担心呢?”
如果这个时候还敢顶嘴,杨永信就会继续加大电流,直到你彻底服软为止。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止,没有人能承受持续一个小时的电击。
服软之后,在杨永信的“建议”下,孩子会走出治疗室,和父母抱头痛哭,说自己错了。
父母看到孩子在30分钟的治疗下,就会有如此改善,对杨永信心服口服。
因此不理会孩子央求的目光,乖乖将钱,将孩子独自一人扔在治疗中心。
他们的痛苦生活,也就此开始。
根据走出治疗中心的孩子所说,里面的生活,外面人根本无法想象。
二战时期的集中营,怕也是不过如此。
治疗中心没有任何娱乐设备,每天除了军训之外,回到住所,学员们就只能对着墙发呆。
治疗中心完全就是杨永信的“一言堂”,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他想了很多种办法。
他让学员们相互监督,一旦有人表现出对网瘾治疗的不积极,就会受到惩罚。
这种相互监督有多离谱呢?
例如有一天,你望着治疗中心外的蓝天怔怔地出神,立刻就会有人举报你。
“谁谁谁,表现出对网瘾的无限向往,消极治疗!”
这个时候,你就会被几个强壮的学员,带到13号电疗室,接受长达半个小时的电疗。
对学员来说,电疗的过程度日如年,一分钟对他们来说,就像过了一个小时一样。
“没有人能承受,无穷无尽地电击!”
一个走出治疗中心多年的网友,提起曾经的经历,依旧满脸惶恐,心有余悸。
不仅是电击,在治疗中心,学员每天都要完成规定训练,强度远远超出他们能承受的极限。
例如受害者“小雪”,她曾被要求做200个跪拜操,做到四五十个的时候,她就坚持不住了。
整个腰椎针扎般地疼痛,到医院做CT,结果出来,腰间盘突出。
有的学员,实在承受不住高强度的训练,之后被送到电疗室,被电到大小便失禁。
没有尽头的悲惨生活,让学员失望,甚至有人想通过割腕自杀的方式,结束这种痛苦。
最终,被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
一桩桩,一件件,让人触目惊心,而这一切,不过是治疗中心的冰山一角罢了。
直到2009年,一位叫柴静的记者,带着质疑的态度,前往治疗中心采访杨永信。
在采访中,柴静首次询问关于电击的治疗方式。
首先是杨永信使用的DX—2A电休克治疗仪。
该治疗仪研发出来,是为治疗狂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
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使用,会造成永久性认知损伤,会让大脑短路,失去记忆。
除此之外,柴静还了解到,这种治疗仪早在2000年就被停产。
因为该设备对于精神疾病的人刺激太大,并不人道,所以被国家紧急叫停。
柴静询问杨永信是否知道仪器存在问题,杨永信的回应让她大吃一惊。
柴静:“您知道这个仪器早就被淘汰了吗?”
杨永信:“我不知道!”
柴静:“因为它不人道,早就被淘汰了!”
杨永信:“我是一个基层精神科医生,如果被停用或者被召回的话,我再使用绝对是非法的!”
柴静:“您医院是否有在使用医院普遍使用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
杨永信:“有!”
柴静:“也就是说,医院有可以不给病人造成痛苦的治疗方法!”
杨永信:“有,但是无法用在这些孩子身上,因为他们没有刺激,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治疗!”
柴静:“也就是说您治疗的手段,就是要引起他们的痛苦,对吗?”
杨永信:“是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有种不舒服的体验,否则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从采访过程就能看得出来,杨永信完全知道自己的治疗方法,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痛苦。
但他对此并不在乎,整个采访,回应的可谓滴水不漏。
但即使如此,杨永信的治疗中心依旧引起了大众的怀疑,并在网上引发极大的舆论。
因为杨永信的电休克治疗仪,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永久性伤害。
但这依旧无法扳倒杨永信,因为家长们依旧对其深信不疑。
这场质疑造成的唯一改变,便是让杨永信将电休克治疗仪,换成了低脉冲治疗仪。
对孩子的伤害,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换了种说法罢了。
直到2016年,随着网络的普及,父母不再将其当成洪水猛兽。
杨永信的治疗中心,才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背后的始作俑者,10年来,他并没受到任何惩罚。
不仅如此,还成功升官发财,时至今日,已经坐到了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的位置。
“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的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当初,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件事非常魔幻。
杨永信明明错得如此彻底,为什么杨永信和他的治疗中心,还能如此繁荣呢?
归其原因,还是需求问题。
父母难道不知道电疗多么痛苦吗?当然知道,但他们并不在乎。
只要孩子从里面出来,能够对自己言听计从,一切治疗手段都是值得的。
哪怕这种言听计从,是装出来的。
至于网友们的呼声,他们从头到尾就是看客,并没有参与到产业链中去。
他们的呼声,自然不会有任何用处。
再加上《战网魔》获得了央视的加持,杨永信变得更加有恃无恐。
仅三年时间,便凭借网瘾治疗中心,豪赚8000万收益。
他是赚到了钱,但那些上当的家长,花大价钱将孩子送进治疗中心,换来的只有一地鸡毛。
仔细想想,这些家长连“网络”、“网瘾”是什么都不知道,凭什么给孩子下定义呢?
将心比心,等父母老了,更年期开始发脾气,不听孩子话的时候。
孩子是否也能以不懂事为由,将他们送进治疗中心呢?
没事来个电击治疗,每天做运动,不知道那个时候,这些父母心中会作何感想呢?
做不到将心比心,自作主张地将孩子送到治疗中心,自然不会换来好的结果。
只有真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对症下药,和孩子成为朋友,才能拥抱美好的明天。
每一个孩子都是盛开的花朵,他们都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