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爱情的复古文案(千年光影不舍落幕)

有关爱情的复古文案(千年光影不舍落幕)(1)

皮影戏是中国古代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又有“灯影”“影子”之名。世间种种,情有独钟,千年皮影戏,源起情之殇。相传,汉武帝时期李夫人深受宠爱。《汉书·外戚传》有载:“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夫人死后,汉武帝仍然对她念念不忘。因为没有光影的留存,所以便有了皮影的精巧——为了一舞倾城,为了一念倾国。时任大臣的李少翁发明了皮影戏,把李夫人的音容笑貌留在了烛光之下,惟念“千年万岁,椒花颂声”。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推测为皮影戏的起源,但并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皮影戏真正起源于此。

时过境迁,皮影戏逐渐发展成了表演、绘画、音乐等多元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成了山西皮影、湖北皮影、泰山皮影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皮影艺术,在古代是十分流行的娱乐活动之一。

有关爱情的复古文案(千年光影不舍落幕)(2)

一、皮影春秋

灯火摇红之间,上演风情万种。有一位老人,褶皱而灵活的双手让这些小人儿在幽暗的灯光中活灵活现。他就是中国皮影传承人张后鲁先生。在他之前,他的祖师们、同行们、前辈们,伴着皮影走过了两千年的春秋。物换星移,人们在平淡或者苦难的岁月中,将喜乐哀愁维系于光影之上。

西汉时期的皮影人,主要用布料裁剪成皮影人影像,并涂上色彩,恭请皇帝、贵族端坐帐中观看。但在当时皮影戏并没有普遍流行开来,仅仅出现在上层统治阶级的富贵生活中。

有关爱情的复古文案(千年光影不舍落幕)(3)

唐朝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外来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更是形成了一股浪潮。此时,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把一些史书、经卷描述得更加生动,于是皮影戏成为了首选。不同于汉代以往以绘画的形式来呈现,唐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带有活动关节的纸人,并用线牵动着,以此更加形象地传经和讲史。孙楷《傀儡戏考原》里记述:佛教门人“僧徒夜诵经卷,装屏设像”。这里所提到的“装屏”演出,就相当于后来皮影戏表演的屏幕和摄像了,也被称为耍人儿。

有关爱情的复古文案(千年光影不舍落幕)(4)

宋朝时期,皮影戏更加成熟与盛行了。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明确记载了当时人们观看皮影戏的情景。后来经过各个朝代的不断改进,皮影戏不仅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还传至西亚和欧洲,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二、皮影劫难

说皮影是人间喜乐一点都不为过。但是正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皮影戏也没能摆脱穷途末路的命运。皮影戏在清朝进入了他的繁荣期。除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皮影戏还活跃在各个宫廷晚会和王府寿宴之中。当时的北京影戏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就聚集在堂会中唱影戏,慢慢的有不少京剧演员加入到皮影戏当中。由此可见,皮影戏在清朝流通于各个社会阶层当中,并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但是,好景不长,清中叶,白莲教无意中将皮影戏打入谷底。当时白莲教常用皮影戏来宣传教义。京西有一位吴石匠,为白莲教探听消息,被官府抄家时抄出一箱皮影,官府说他“以影人兴妖图谋造反”,遂将他杀害。并贴出告示称:皮影艺人是“玄灯匪”,“国有大祸,民无天良,若再演唱,点火烧箱”。此后,皮影戏受白莲教的牵连,大批皮影人被捕杀,皮影艺术备受摧残。清朝灭亡后,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皮影行业便一蹶不振。从此以后,人间喜乐变成了人间悲剧。

有关爱情的复古文案(千年光影不舍落幕)(5)

三、不舍落幕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大门从一开始的被动打开,到后来的主动开放,中国慢慢融入到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崇洋”思想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民,从一开始的“洋火”(火柴)、“洋钉”(图钉)到现在的韩流、美流,无一不体现着外来文化对于中国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渐受冷落的传统文艺呢?

传承传统文艺,首在培养好传承人。新式外流冲击了传统主流,皮影薪火在年轻一代手中愈发葳蕤。要想做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热爱首当其冲,耐心恒心次之,奉献自我一以贯之。张后鲁先生亦云:“上岁数的人爱看皮影戏,而年轻人爱看皮影戏的很少,皮影戏的鼎盛时代已经过去,面临几近‘绝唱’的困境,因为民间会耍皮影的艺人越来越少,加上很多皮影老艺人年岁已高,急需培养后备力量。”然而当今时代,年轻人已经习惯于快节奏的生活,很少有人能够放慢脚步,沉心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所以,皮影戏的传承缺少年轻人的支持,创新的前提是守正,而一旦失去了传承,皮影戏便失去了活力,慢慢就会被人们所遗忘。“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要做好皮影戏的传承,首先就要带动当下年轻人的积极性,为皮影人注入新鲜力量,才能散发出新的生机。

有关爱情的复古文案(千年光影不舍落幕)(6)

近年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其又重新散发出新的活力。古代皮影戏的内核是历史文化作品,比如西游记、三侠五义等等。放在今天,也许古老的文艺作品多少缺少新意,其实创作一些贴合时代的新的文艺作品,用皮影戏的形式在现代媒体上呈现出来,也是皮影的复活,只有自我革新,才能赋予自身新的生命。例如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在看过视频后都禁不住这样赞叹:“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央视更是点评他是“从传统画卷中奏出的文化强音”。以此证明,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来实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自我革新是完全可行的。

有关爱情的复古文案(千年光影不舍落幕)(7)

文史君说

皮影戏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皮影戏已不似从前那样繁盛,但还有很多皮影人在背后默默付出。相信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皮影戏会走出低谷,恢复往日鲜活。

参考文献

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陈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作者:浩然文史·星汉灿烂)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