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语文纪录片(大语文纪录片没看够)
文 | 米粒妈
神兽终于归笼了。
这几天我和米粒爸,还在假期模式向上学模式过渡切换中。
每天工作结束后,回家陪娃、辅导作业,然后才是自己的时间。
不过对于家有小学生的家长来说,这所谓的短暂自由,大部分也都花在了娃身上。
米粒适应上学节奏倒挺快,开学这几天尤其对语文感兴趣。
我推测是假期计划里固定的纪录片时间的功效,压箱底的方法依然有效,米粒妈感到相当欣慰。
大语文之路漫漫,从学科干货:
【识字】《一年级自主阅读<哈利·波特>?如何让孩子识字量大增》
【拼音】《幼升小,拼音才是压垮亲子关系的最后稻草》
【作文】《不过这一关,小学作文难于上青天!》
到老母亲必备鸡饲料:
【纪录片】
《央视拍的大语文纪录片真是绝了!强推!》
《这7部大语文神片,寒假弯道超车必看!》
《赞爆!这6部历史纪录片,值得孩子刷N遍!》
《有了这6部纪录片,还怕孩子学不好语文?》
《亮家底:是时候让你们看看老母亲的私藏了!》
【古诗词】
《7岁孩子能背1200首古诗?他们的秘密被我扒到了》
【经典电影】
《看完这8部经典名著电影,寒假语文突飞猛进》
米粒妈已经小有所成地攒了个大语文资料库,评价还都不错。
感谢大家的认可,老母亲的痛点果然都是相通的
这让我更加斗志满满地决定深挖下去,把这小小资料库持续扩充。一边给米粒同学学习,一边分享给大家。
这么多资源里,反响最强烈的要数纪录片了。
是不是陪着娃一块看,然后共同欲罢不能?(反正我是)
不少米粉们直呼过瘾,让米粒妈继续分享不要停,于是我再给大家带来4部“国字号”纪录片,中国命名,必属精品。
《中国》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
历史讲不尽,情怀道不完。
《中国》,这部恢弘命名之作,从春秋至盛唐历史故事里挖掘对当今中国有着深远影响的人与事,回望过去,警醒未来。
这是很多人眼中2020年最棒的纪录片,不夸张地说,米粒妈觉得看完它,每个娃都能对历史说出点啥来。
先来说说制作班底,出品方湖南卫视,芒果台的声名大家都不陌生吧,几乎可以说是质量保证。
主创人员曾参与过《河西走廊》、《大国崛起》、《复兴之路》、《舌尖上的中国》、《我从汉朝来》等等多部经典的制作,讲故事的能力杠杠的。
重点来了,旁白配音是周涛 何炅!国民主持的声音一出来,瞬间代入,米粒妈觉得每集1小时特别快地就看完了。
老粉都知道,我对画面质感好的纪录片尤其偏爱。《中国》的色调和展现都堪称大师级别,不费眼特别舒服。
1-4集,讲述的是从春秋至秦,百家争鸣到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历程。
5-8集,讲述的是汉朝、南北朝文明发展及朝代变迭,思想碰撞。
9-12集,讲述的是隋唐建立与中华盛世。
虽然是真人演绎的方式,但《中国》采用的是纪实化的表现方式,没有戏说,去掉剧情,客观地展现史实。
举个例子,孔子思想的形成。
地图方式讲解背景:
孔子求教:
孔子与老子观点讨论:
杏坛开讲:
“六艺”形成:
叙述清晰直接,比看书更好理解,比看动画更加严谨,米粒妈觉得可以被称作“活的历史书”。
不过,看之前米粒妈也有担心,大人们已经带着已有知识,看起来肯定不费劲。孩子会不会排斥?
还好米粒接受得很快,一遍看下来,他说虽然不是全部细节都记得住,但看懂没啥问题。
米粒最爱是最后一集——《大唐盛世下的繁荣气象》。
用他的话说,那一帧帧镜头,“像博物馆里看到的画”。
《手造中国》
宏大历史结束,米粒妈想给大家安利一些精致的。
众所周知,中国许多各种手工记忆都在世界前列。
特别是,瓷器。
China这个词语,也是来源于瓷器,说它是中国的国家名片,一点也不为过。
《手造中国》就是一部围绕瓷器的人文纪录片。
制瓷工艺流程和要点是情节开展与划分主线,制作组走访了百位工匠,筛选出20多个代表匠人,以制瓷工匠的日常生活为主体去讲故事。
更难走的路也要有人走,这些工匠,在看起来枯燥、复杂、繁琐、劳累的制瓷程序里的认真坚守。
米粒妈首先要提示大家,别怕枯燥,每集只有25分钟,一共就5集,看起来不费事儿。
米粒同学看完给我的反馈是:好神奇。
第三集《画心》,毛笔在匠人们手里简直就像长在了一起,复杂的花纹分分钟都就勾完。
第四集《守艺》,一件瓷器的边饰与主体是分开画的。看似简单的一条边饰,要求手稳眼准,要思考整体布局,还要给主体留好展示的空间。
老师说画了40年,感觉现在才画得刚刚好。
看到这些米粒妈总是感动得想落泪。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一定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摸索。看起来慢,其实正是给如今什么都要快的节奏敲一个警钟。
成型的瓷器要经过千挑万选,不好的瓷器会被直接敲碎,决不允许鱼目混珠。
永远追求精品,永远奔向完美,米粒妈觉得《手造中国》尤其适合让孩子感受什么叫“匠心”。
感性的传递有,理性的知识也不少。
许多关于历史发展与常识科普的点都是打散穿插在叙述过程中的。
每个匠人的例子都是超棒的作文素材,这些例子用在作文里,相同的主题也能显得更有说服力和新颖性,快给孩子存下来哈。
《四季中国》
看完了精神代表瓷器,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中国文化符号——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节气一集,短短20分钟,《四季中国》就是这样从多个角度讲述每个节气的形成过程、特点与影响。
新华社CNC制作,常居中国的英国人江森海担任旁白。
是的,这是一部给国外看的中国纪录片。
(全英文旁白,中文对话,学习大语文的同时还能练英语听力,一举两得啊)
《四季中国》的素材包括全国各地高清拍摄、中国风动画、国际首席爱乐乐团定制原创背景音乐等等,米粒妈想把它称作“美的享受”。
晚上拉上窗帘,看一集这个太舒服啦。
bug就是因为太好看,很容易耽误睡觉时间,友情提醒大家把握好这个度。
恰好现在惊蛰刚过,特别适合看第3集。
惊蛰,万物复苏,虫鸣鸟叫,正是奋斗的好时节(不由自主地想打鸡血)
有的地区会吃芋头,祈盼农耕顺利。
有的地方会团圆荟聚,期待来年平安、幸福。
还借机科普了用竹造纸、客家文化等等,历史、地理、自然一个不落下。
《美丽中国》
四时美景没看够?
别急,米粒妈给大家分享这部《美丽中国》,CCTV&BBC联合摄制,可以说是集中外之精华。
豆瓣高达9.3分,曾经获得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呈现的是绝美纪录片。
山林,郁郁葱葱。
高原,一望无垠。
海洋,辽阔深邃。
地大物博,风光无限,动物、植物、人类生活、自然地貌都有展现,米粒妈感觉有点像《人类星球》 《动物世界》的结合体。
大量航拍镜头,能看到我们平时看不到的角度。
每集聚焦一片区域,并没有特别限制的连贯性,所以先看哪集都可以。
动物迷米粒一直目不转睛,看完就问我什么时候再出去玩,我和米粒爸对视,都读出了彼此眼中也很想去的信息。
(算了,开学了,还是先学习吧)
旁白节奏非常央视范儿,节奏舒服清晰。
因为是联合摄制,和《四季中国》一样,也曾用于国外播放。
所以为了让对中国文化和地理认知没有那么熟悉的国外朋友也能看懂,《美丽中国》整体也都非常好理解。
如果娃年龄还不大,可以先看中文旁白的,等高年级后再看英文版的,既能作为休闲时间的娱乐,还能加强英文语境的适应。
语文这个学科,有时确实是真的让人挠头。
应试语文和大语文并存,大量的阅读,丰富的知识特别重要。
但作为亲生老母亲,娃学不进去的时候,他难受,我心疼。
所以米粒妈一直都非常推荐大家,通过纪录片去提升孩子对于阅读和学习知识的兴趣,枯燥的文字用动态的画面去表达,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算算到现在,大语文相关的纪录片米粒妈也推荐了有几十部了,但我觉得还不够,看到好的我还会不断给大家挖掘出来。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鸡娃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