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解读)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解读)(1)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解读)(2)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解读)(3)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解读)(4)

一、选文特点

1.古诗文单独组元,由单篇穿插变为集中编排。统编语文七年级上下两册均有古诗文的教学内容,但古诗文都是以单篇穿插在现代文中组元的,甚至有的单元没有出现文言文。八年级上册教材篇目的编排出现了较大变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将文言文篇目聚合在一起,形成单元学习的序列结构,分别出现在每一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的位置。八上第六单元由四篇文言文和五首古诗词共同组成,它体现出统编本新教材文言文编排由分散到集中,由局部到系统,由分化到密集的特点。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编排方式便于学生集中的学习古诗文,也有利于系统的建构文言文的知识框架,但对学生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也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2.文体类型丰富,由叙事抒情加入思辨说理。统编教材七年级文言文选文集中以寓言、散文、短篇小说为主,文体多为故事性,虚构成分较多,趣味性更强。八年级上册选文文体在保持丰富性的同时,论说文开始大量增多,有由故事性向论说性文体发展的趋势。选文出现了《孟子》《列子》《史记》等著作,议论说理性强,充满思辨色彩,故事性相对较弱。本单元诗文文体特征鲜明,《孟子二章》是诸子散文的代表,气势充沛、逻辑严密,以说理见长,兼具文采,说理文的文体特征鲜明。同为诸子散文的《列子》是诸子散文中含寓言比较多的,《愚公移山》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篇,即哲理于形象之中,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周亚夫君细柳》是《史记》中的选段,完整地记叙了汉文帝在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个真将军形象。五首诗词有古体诗、近体诗和词,文体类型丰富。

3.主题相对集中,由关注外物转为关注内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情操与志趣”,选录的都是我国古代经典名篇,均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七年级文言文学习主题多为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人、事和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量出现以个人身心修养为主题的选文,则是显示出教材主题相内的趋势,即由对物的探索转向对心的挖掘。对于个人修养的探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亘古不变的母题。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主题呈现明显的由具象到抽象、由熟悉到陌生,由外在到内心的转化过程。与此同时,对学生理解主题的能力要求呈现递增的趋势。但初中学生对于此类文体的理解将会是教学这类文本的难点,这对学生在学习八年级文言文课文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孟子二章》中《富贵不能淫》继续了孟子和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问题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阐释了自己心中大丈夫的内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通过举例、归纳、对比等手法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这两章都是《孟子》中的名篇,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终于天帝为之感动而把山搬走的故事,塑造了坚忍执着、大智大勇的愚公形象。《周亚夫军细柳》是史记中的选段,讲述汉武帝在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五首古代诗词,《饮酒》描绘了田园生活悠然心境;《春望》书写了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沉痛;《雁门太守行》赞颂了沙场浴血奋战的将士,对才华无从施展的遭遇发出了感慨;《渔家傲》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都可见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

从诗文主题来说,每一篇作品都蕴含着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如孟子提倡的大丈夫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精神,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对于养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为他们的人生打好底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单元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义务教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初中文言文教学一以贯之的重要目标。本套教材非常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文言文也不例外。在预习中应给学生提出任务,借助工具书读懂文言词句的意思,结合相关资料整体感知作品主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精力应放在诵读和问题研讨上,因此,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的任务一定要落实到位,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2.诵读不同题材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文言非诵读不可,这样才能形成文言语感。文言文的诵读与白话文的诵读有相通之处,都需要重视重音、节奏、停连、语气、情感等,但文言文多单音节词,多短句的特点又使之具有一种有别于白话文的节奏和韵律,诵读时需要多加留意。此外,同是文言文,议论叙事类作品的诵读与写景类作品又有区别。本册教材第三单元所选多为南北朝时期的山水小品,整句居多,少用虚词,诵读时要注意在音律和谐中读出山川风物之美。本单元的议论文整散结合,善用虚词,要注意在铿锵的节奏中读出论辩的启示,并通过把握虚词读出论辩中的起承转合。本单元的记叙文则应该重点把握人物的对话,通过诵读体会人物的语气,进而理解人物的性格。本单元学习,应走出从文言字词或文学欣赏单一维度学习文言文的误区,在诵读活动中完成文艺理解、知识积累、审美鉴赏,多层面、多角度的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3.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学习文言文关键要养成积累的习惯,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诵读、课外阅读等方式达到一定的文言词汇积累量。教师在稍加点拨,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效果远胜于教师的直接灌输。至于名句积累,不仅在于会背会默写,更高的境界在于能够运用于日常交际与写作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三、学习策略

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体现教材双线组元的设计理念。一方面,要落实人文主题的教育渗透。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指向古人的品格与智趣、智慧与胸襟。我们通过不同题材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学习,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引发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和训练,及通过诵读的引导,体会诸子散文、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古典诗词等不同文学题材的语言特色。教学本单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预习为基础,用好教材助读系统。统编教材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构建了一套适应学生自学需要的助学系统,预习任务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预习作业的要求落实到位,可以有效地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预习作业完成情况的落实检查。值得注意的是,本单元的课文预习中,几乎都有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的要求,这是对课标精神的落实,是对学生掌握正正确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的培养。如学习《孟子二章》前,可以让学生了解孟子其人其书战国时代的背景、特点,纵横家的有关情况等。学习《愚公移山》前,让学生了解道家的主要观点及学派传承的情况。学习《周亚夫君细柳》前让学生查阅司马迁生平,并了解其在史记中不虚美、不隐恶的写艺术风格。学习《诗词五首》前,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等。这种知人论事的方法对于理解作品、传承文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2以诵读为中心,体会古人志趣胸襟。尽管本单元课文以文言文为主,但还是不建议教师大量的、系统地讲授词汇、语法知识,因为语法规则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归纳总结而来的,学生的积累还很有限,仍应以诵读、背诵为主要学习方法。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由于年代的久远,语言习惯的差异,学生对于文言文有一种本能的隔膜感,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以消除这种隔膜,将文意理解、知识积累、审美鉴赏等学习目标融合在诵读过程中达成。如学习《孟子二章》可引导学生关注朗读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富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句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缜密与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体会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赋予主动性、感染力、说服力的语言魅力。学习《愚公移山》可以读出层次,读出句子内部的节奏,引导学生疏通文章,了解故事情节,读出人物的特点,从愚公和智叟的对话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读出故事的寓意,完成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即真正的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放眼未来。既要仰望星空,超越现实的束缚寻找梦想,又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使梦想照进现实。学习《周亚夫军细柳》引导学生关注“嗟乎,此真将军矣”中的两个虚词“嗟乎”和“矣”,通过删增的对比朗读,体会虚词对文章性情的表达作用。读好了这两个虚词,才能真切生动的体会文帝对真将军的肯定、赞许、感慨、叹服、慰藉之情。学习《诗词五首》注重从诵读入手,以读代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饮酒》之悠然、《春望》之沉痛、《雁门太守行》之悲壮、《赤壁》之感慨、《渔家傲》之豪迈、都应该在反复诵读中加以体会,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语速传达出来。

3.打通古今隔膜,挖掘课文的文化价值。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典作品,是古代文化的结晶,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一个窗口,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我们要走出从文言字词或文学欣赏单一维度学习文言文的误区,发掘文言文的多元价值。就这一单元的课文而言,要着重带领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胸襟,应该让学生知晓这些诗文中传递出的精神,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在今天依然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比如大丈夫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精神,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一方面,这些鲜活的、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财富,能缩短学生与诗文的疏离感,另一方面,学习这些优秀的品德,也是对统编教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切实落实。

4.因质因体而教,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教学内容。文言文教学教什么?第一是因质而教。文言文有不同于语体文的特点。他是用古代汉语记录的,以文章式样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由此可见,从古代汉语这个层面来说,虚词、实词、句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还应因体而教。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该与文章体式密切相关。小品文、纪传文和诸子散文的教学内容要有所区别,比如教《孟子二章》要充分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辩论风格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教《愚公移山》要了解寓言的特点,明白文章通过虚构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才能够成功的道理;教《周亚夫军细柳》要学习传记文章叙事的节奏和在对比中展现、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诗词五首》要结合不同体裁诗歌的韵律节奏,去体会诗歌的情感。学习本单元古诗文,还可以根据统编教材的编排体例,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课外材料,如让学生摘录《孟子》中大量的朗朗上口的警句,进一步体会《孟子》明白晓畅、平实浅进、精炼准确、气势浩然的语言的同时,又进一步感悟孟子藐视权贵、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人格修养。只要阅读得法,可以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提升格局,培养语感,增加积累,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