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与北宋是什么关系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
纵观华夏历史,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过威服四海、声振寰宇的高光时刻,只有宋朝从一开始就被异族牢牢压制,此后一直没有翻身。而这个让宋朝头疼不已的北方强国就是大辽,它由契丹人建立,和中原王朝分庭抗礼近两百年。
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不同,他们建立的国家不仅幅员辽阔,还有着非常完善的政治制度,并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连后世的史学家都承认其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专门为其著书修史。
在辽国最兴盛的时候,契丹人西拢草原、东伏女真、南平大宋,堪称是战功赫赫。而伴随着疆域的扩张,契丹的族群也发展壮大,拥有了近千万的人口
可是如此强族,后世却已经难觅踪迹,他们似乎伴随着辽国的灭亡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
这些人到底去了哪儿?如今我国的56个少数民族中是否有他们的后裔?
契丹
契丹如何建国对于契丹的来历一直都是众说纷纭,争论不断。这其实很正常,因为契丹早年过于弱小,中原王朝对它并不了解。而他们自己直到辽国建立后才有了文字可以记录历史。
在中原王朝的史书中,契丹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资治通鉴》曾经提到过相关的内容。
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和历史资料,就很难对契丹的来历下判断。有人说它是匈奴的后裔,也有人说它是鲜卑族演化而来的。而根据这两年的研究,大部分历史学家逐渐倾向于契丹来自鲜卑的理论,因为考证发现它和宇文氏有着密切的联系。
契丹出现的时间很早,公元3世纪左右就开始繁衍生息。然而当时草原上有很多强大的游牧民族,契丹只能在各个豪强的缝隙中低调发展,规模一直不大。
伴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开始入主中原,渐渐放开了对草原的掌控。这给了契丹发展的时间,伴随着鲜卑、匈奴等民族的逐渐消亡,契丹开始有了不俗的势力。
契丹
与此同时,另一个草原的主角——突厥也在迅速扩张,并且在之后的争霸战中轻松碾压了契丹,后者差点因此消亡。
好在突厥的野心膨胀后,把目光放到了中原王朝,开始了与隋唐的对抗。
武德充沛的唐朝随后消灭了不可一世的突厥,面对这个来自中原的庞然大物,契丹表现得非常温顺,很快选择了臣服。盛唐对真心归附的异族一向宽宥,这就给了契丹发展壮大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契丹逐渐成为草原上最强大的势力,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后,历史留给契丹的窗口期终于出现,一方面他们迎来了自己“天降猛男”——耶律阿保机;另一方面强大的唐帝国崩塌,中原进入了黑暗的五代十国。
耶律阿保机
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契丹统一了草原和东北,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强大帝国。在正式确定“辽”这个国号之后,契丹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不再是游牧在草原上的一盘散沙。
而契丹真正起飞还是在辽太宗时期,当时的后晋叛将石敬瑭为了成功谋反,选择了内附,认大辽君主做父,同时割让了燕云十六州。
至此,大辽拥有了燕北的膏腴之地,并且对中原王朝形成居高临下之势,让后者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
契丹人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燕京定为辽国陪都,后改名为南京析津府。这片区域很快就成为辽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和赋税之地,还为大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汉族人才。
契丹剧照
与北宋的百年对峙辽太宗耶律德光获得燕云十六州后,掌握了对中原王朝的绝对主动权。此后的十几年里,他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最远打到了如今的开封地区,加速了后晋的灭亡。
可惜耶律德光并没有守住这片区域,面对中原军民的奋起反抗,其部队多次陷入险境,最后只能无奈收兵,将边境线重新缩回到燕云十六州,准备修整几年后继续攻伐。
然而耶律德光天不假年,在45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让大辽失去了最好的进攻机会。
他去世后,辽国连续出现两位昏聩无能的皇帝,只能坐视赵匡胤在中原的崛起。
耶律德光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搞了一出黄袍加身后,成功建立宋朝。在短短的几年里,北宋四处征伐,完成了统一大业,具备了大辽抗衡的实力。
可惜的是,北宋失去了关键屏障——燕云十六州,没了这片山地的阻隔,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宋朝的步兵根本无力对抗大辽来去如风的骑兵。因此哪怕国力更胜一筹,军事上却难有建树。
赵匡胤虽然心心念念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但终其一生都没能做到。
而大辽在连续熬死了两代昏君之后,终于迎来了辽景宗这位中兴之主,拯救了濒临奔溃的国家。
黄袍加身
可惜辽景宗先天不足,统治没几年就驾崩了。小儿子辽圣宗匆匆即位,他的母亲萧绰临朝辅政。而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在她的治理下,大辽政治制度愈发完善,国力达到了顶峰。
除了优秀的文治,萧太后的“武功”同样不俗。她登位之初就打退了宋太宗赵光义的北伐,让其在高粱河溃败。而七年之后的北宋第二次北伐也被萧太后轻松平定。
在稳定了辽国局势之后,萧太后的野心逐渐暴露,她决定亲自完成天下一统。
于是在公元1004年秋,萧绰和辽圣宗亲率大军突入中原,一路势如破竹,打到澶州。
然而这一次,历史没有站在她这一边。本来准备南逃的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逼迫下御驾亲征,站到了澶州的城头。宋军的士气大振,在随后的守城战中射杀了辽国大将萧挞览。
辽圣宗
主将一死,辽军士气大降,萧太后自知大势已去,只能选择和北宋议和。公元1005年1月,两国正式签订了《澶渊之盟》。
或许当时萧太后想的是先通过盟约稳住局势,等待日后卷土重来。
可惜的是,契丹积蓄百年的争霸之气在澶州城下一朝丧尽,辽国的权贵阶层彻底失去了南下之心。
因此,一纸《澶渊之盟》就定下了宋辽的百年和平。
澶渊之盟
辽亡后契丹人去了哪儿辽圣宗去世后,契丹进入了盛极而衰的阶段,此后再也没出现过一个像样的皇帝。它的权贵阶层在中原富饶物产的腐蚀下失去了进取之心,每日沉迷玩乐、荒废了弓马战技。
就在辽国堕落的时候,它在东北的邻居女真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实力越来越强大。
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诸部,正式竖起了反辽大旗。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上京会宁府建国,国号大金。随后他发动了灭辽战争,黄龙府一役,女真两万部队大破辽国十万大军,一举奠定了战争走势。腐朽的辽国再也无力抵挡女真的进攻,不到十年,就已经国破家灭。
那么在大辽灭亡后,契丹人又到了哪里?
完颜阿骨打
虽然女真诸将都是杀人盈野的魔头,但是契丹的900万人并没有被全部灭绝。
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归顺了金国的统治,一部分改了汉姓,一部分融入了女真。
剩下的契丹人也没有消失,他们只是远离了中原王朝的视线,选择了去中亚定居生活。
在国破家亡的时刻,契丹的部分贵族终于觉醒,眼看着无力抵抗女真的强大军队,他们选择了向西远遁,逃到女真势力无法掌控的西域,而这部分契丹人的领袖就是耶律大石。
他是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在辽国灭亡之前效力于天祚帝,是一位极有军事天分的大将。在都城破灭之前,耶律大石率领大量契丹人出逃,随后在可敦城建立了根据地。
剧照
之后的几年,耶律大石东征西讨,打下了一片广阔的地域。
公元1132年,他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建立了西辽国。在之后的十几年里,西辽在中亚区域称王称霸,先后讨伐和攻灭了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及花剌子模。
而耶律大石一直有东向之心,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汗国后,他强度渴望重归故地。可惜来自西方诸国的进攻让他分身乏术,只能先消灭近处的敌人,积蓄实力。
去世之前,耶律大石一直嘱咐子孙要东征灭金。可惜他的后代对早已湮灭20多年的大辽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在耶律大石去世后,根本没人再提起东征之事。
就这样,曾经称霸于东亚草原的契丹人最终留在了中亚,直到西辽被蒙古帝国攻灭。西辽灭亡后,仅存的契丹人远迁到波斯克尔曼,最后融入了如今的伊朗。
耶律大石
契丹人的后裔可以这么说,真正的契丹人早已经不存在了,他们要么被中原汉民同化,要么融入了中亚和西亚的各民族之中。
如今只能在国内中寻找的他们的后裔,那么到底是哪个民族呢?
近代有不少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在做了大量的探访与研究后,一致认为如今分布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少数地区的达斡尔民族应该就是契丹族的后裔。
契丹剧照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达斡尔民族的传说中有不少内容和契丹军队的行动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骨骼样貌都和曾经的契丹人颇为类似。
不过这些内容只能提供侧面的佐证,并不是决定性的证据。一直到DNA技术普及后,经过了DNA测序和比对之后,科学家证实:契丹与达斡尔族存在最接近的遗传关系。
考虑到他们生活的区域都是当年契丹族活跃的地方,因此基本可以认定达斡尔族就是契丹人的后裔。
契丹人
结语虽然找到了后裔,但实事求是的说,真正的契丹族已经彻底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个曾经在草原上称雄一时的部族,伴随着辽国的灭亡,彻底中断了文明的传承,只留下寥寥故事仍被歌颂。
而契丹的消亡,也昭示了一个事实,文明的传承殊为不易,一场战乱可能就会让一个强大的民族烟消云散。
这样看来,当年的北地汉人能在金国和蒙古的铁蹄下,保留下文明的火种,让汉统汉制从未断绝,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参考资料
《契丹族的形成与消亡》——史卫民
《述录契丹族史料及其体现的民族发展迹象》——曹萌,王秋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