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四象(太湖之南的南浔古镇里)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在江苏和浙江的交界处,有一个明清时代的江南蚕丝名镇,这里流传着“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财富传奇,我们去看看。
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太湖之南的南浔,是一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南宋以来已是“水路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水乡曾因浔溪河得名“浔溪”,后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称“南林”。南宋淳祐十二年,南林、浔溪合并建镇,各取首字而称“南浔”。
古镇石桥不仅连接起了此岸与彼岸,也连接起了历史,和一个个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财富传奇,不仅为古镇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深宅大院,也成为了一辈辈南浔人,茶余饭后最津津乐道的谈资。道光年间,“四象”之首的刘镛,自幼家境贫寒,他白手起家,开设了丝行。由于恪守商道,刘镛在经营中讲究一个“义”字,做生意宁可自己少赚钱,也不让百姓吃亏。四乡八邻的丝农,都愿意把生丝卖给他,在《刘氏年谱》里就详细记载着,刘镛对后人做生意的训诫。
他有一次在店里,看到伙计收蚕丝收进来,称的时候,秤好像偏东家,东家便宜了。那么,他看到了,就跟伙计讲,以后我们不要偏,要公道宁可把利让给老百姓,乡民辛辛苦苦种了几个月,我们不要为这点小利去克扣乡民,他就教训这个儿子,以后,你做生意,要过必宽,尺必紧,要善待乡民,善待百姓。大的东西,我们拿到上海洋行里去卖,大生意要跟他们谈,不能够马马虎虎便宜就卖给他们。
“寸宜宽,尺宜紧”的经营智慧,不与百姓争利的做法,让刘镛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在南浔古镇上开设了十几家分号,而且每一家都门庭若市。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这样就传开去了。我们卖丝绸,要拿到刘东家这个店里去卖,他们待我们老百姓好啊。这样子起到了良性循环的作用。
刘镛为人讲究信义,不仅在百姓中产生了极好的口碑,也让他在生意圈里打出了名号。有一次,一位上海的商人到南浔进货,不小心把装有货款的包裹,落在了刘镛的店里,刘镛看到后马上派人去找失主。归还包裹时,失主还没有发现自己遗失了巨款。
姓唐的这个商人对他很感动,从这开始之后,刘镛也得到了他的帮助。有一年,曾国藩要到上海来办盐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刘镛,那么,刘镛就在这一年,开始做盐业生意了。
在因信义而结交的朋友帮助下,刘镛家族的财富增长迅速,成为南浔镇上的“四象”之首。发达后的刘镛,依然坚守着一份仁义之心,有一次,他带人去严州进货,没想到那里正在遭受瘟疫,灾情十分严重,同行的人都劝刘镛赶快离开,而他却坚持要留下来。
刘镛看到难民很多,那么,他就把一部分钱拿出去,把这些尸骨就埋掉,再拿出钱来给难民,你们去生活去。因为严州雾气冲天,大热天,他就犯了疟疾,差一点影响了他的生命。老百姓为了感谢他,在堤岸边上造了一个纪念祠。
生活中的刘镛十分简朴,不太讲究吃穿,所以没有给古镇留下什么大餐名吃,但是他却把“以义为利”的传统留给了后人。刘氏家族不但广设义仓,开办义学,还出巨资建立了当时中国民间最大的私人藏书楼。他们刊刻古籍,却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总是无偿赠送,为此,还专门雇佣一名职员,负责免费邮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