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心理学(这世界上根本没什么阶层固化)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这几年阶层固化被人们高频率的提及,非常热衷于提阶层固化的无疑是大众媒体。
事实真的像大众媒体说的那样发生阶层固化了吗?我们的努力究竟会在阶层跃迁中扮演什么角色?
阶层固化vs阶层流动要证明阶层固化是否存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阶层固化,什么是阶层流动,这两者的关系又是什么。
社会学家是主要研究阶层跃迁现象的群体,偶尔会有经济学家也对阶层现象感兴趣。
社会学家是这么形容阶层跃迁现象的,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工成为必然的趋势。
社会分工导致财富、社会地位、职位的分化,阶层分化是伴随着社会分工出现的必然结果。
高中政治课本中也提到过“阶层”,它的划分标准是职业,这会让人在理解阶层固化时产生不解。
实际上,社会学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划分社会阶层的依据:
第一种是垂直分类,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个体划分为不同地位的群体,往往这样的标准指的是财富、资本、政治地位这样的客观差异。
第二种是水平分类,指的是按照一定标准将个体划分为无差别的群体,比如高中政治课本中的阶层。
阶层流动指的就是社会阶层分化的过程。
正常的社会是经历着因为社会分化带来的阶层分化现状,然后阶层分化导致同质化群体的出现,接下来再次伴随着社会分工,出现新的社会分层,形成新的同质化群体这样的循环过程。
我们所说的阶层固化指的是阶层固化取代了阶层流动,描述了阶层缺乏流动的现象,它的背后是一个机会不平等的问题。
因为阶层固化是一个近年在群体中高频出现的词语,所以我国的社会学家投入了相当巨大的精力来证明究竟是我国已经出现了阶层固化的现象。
阶层固化只是一个预警,目前还不存在阶层固化现象。
前文提到阶层固化现象的背后是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所以社会学家的研究重心是先天的家庭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考察代际收入流动性指数的高低。
需要强调的是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我们都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也就是说家庭方面造成的先天机会不平等是客观的,也是不可以被忽视的,我们关注的重心是家庭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简称CGSS,始于2003年,是我国最早的连续的学术调查项目,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跃迁时会考察这个调查的历年的数据。
汪小芹在2005-2015年的CGSS数据的基础上指出:
在1931-1985年出生的子代来说,总流动率呈现先降后升的特点,由1931-1935年出生的出生群组的0.484,降至1956-1960的出生群组的0.337,后升至1981-1985年出生群组的0.466。
根据这项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社会近几十年的代际流动的交换流动性总体都很高,不存在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即使是目前的基尼系数展示的数据远远高于之前几十年,也有研究人员提出,中国的代际流动率与以社会结构开放、公平平等的挪威、瑞典相当,是法国的两倍。
中国目前的代际流动率远远高于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
其实这很好理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家庭无疑会削弱它的作用力。
接下来是第二个指标,教育不平等。
经济学家认为收入更加能反映是否发生阶层固化现象,我们的收入直接受到我们的教育水平的影响。
我们在研究教育不平等时特别强调城乡教育不平等,实际上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农村户籍的人通过升学、参军、婚配、购房能够转变为城市户口,我们再仔细观察中国这几十年伴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就会发现目前很大一部分的城市户籍的人之前是农村户籍。
在他们完成户口转变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依靠升学完成的。
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没有伴随着阶层固化,反而还促成了农村地区的人完成阶级跃迁。
最后一个指标是再分配权力。
我们主要从国家的政策来分析,目前国家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非常多的有利政策,比如说人才落户制度。
目前中国是不存在阶层固化现象的,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强调阶层固化呢?
我们得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如果他已经知道了他的命运,那么他还会努力吗?
他当然不会努力,他只会感慨他的命运。
之所以很多人强调阶层固化无力回天,实际上只是他们安慰自己的理由,和自己不想努力的借口。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容易导致我们认为阶层固化,那就是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媒体不仅仅强调阶层固化,还强调金钱的两极分化。
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拥有了绝大部分的财产,这样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可是大众媒体的目的是什么呢?
大众媒体只认可你完成底层阶级到上层阶级,不认可你从底层阶级完成中产阶级或者中上层阶级的跃迁。
如果你想通过成为世界首富来完成跃迁,恐怕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做不到,绝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
大众媒体带给我们的影响在于让我们只重视结果,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些变得浮躁,而应该慎重对待我们的人生,脚踏实地,努力从量变达到质变。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