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高铁线路图最新版(7座车站时速350公里)

沿江高铁线路图最新版(7座车站时速350公里)(1)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20日讯(记者王谦 通讯员刘新红)12月20日,长江沿岸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汉揭牌,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启动建设。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从设计方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获悉,近期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目前全线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在荆门城区最先启动开工。

全线设7座车站,

未来主要承担长距离通过客流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分管项目负责人肖军介绍,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项目,沿线经武汉、天门、荆门至宜昌。东端通过武汉枢纽与合武高铁、京广高铁、武九高铁、武汉至黄冈至黄梅铁路衔接,西端与渝宜高铁、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相连,在荆门地区与襄荆、荆荆铁路连接。

武汉至宜昌段项目线路全长313.9公里,其中新线线路295.5公里。新建桥梁98座226.1公里,隧道25座24.5公里,桥隧比84.8%,设汉口站、天门北站、荆门西站、宜昌北站等7座车站,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建设工期4年。

武汉到宜昌之间目前有汉宜线在运行,为何还要在新建一条高铁?肖军解释,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出行体验的追求向往,武汉至宜昌间客运量将大幅增长,未来,仅靠既有汉宜铁路难以满足能力需求,必须新增运输通道。“为了与既有汉宜、长荆铁路合理分工,线路选择充分考虑了沿线城市的空间布局、人口分布,在车站选址上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建设并尽量满足更多旅客便捷出行需要。”

“未来,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将主要承担长距离通过客流,并兼顾沿线地方客流;既有汉宜铁路将主要承担各节点城市间的城际客流,并兼顾部分长距离通过客流,将极大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实现江汉平原高铁通道错位覆盖,增强湖北地区高速铁路通达性。” 肖军说。

选线采用智能勘察技术,

注重环保减少对鱼类保护区影响

在线路勘察设计上,铁四院探索运用了诸多智能勘察技术,利用5G、无人机、激光雷达、北斗导航、大数据等获取大范围三维空间数据,优化调整设计方案和工程措施,缩短勘察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通过采用智能综合勘察手段,查明荆门地区分布有大范围石膏采空区、小煤窑开采区及局部岩溶区,进行了线路绕避,降低了工程风险。

选线上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环保,如绕避石家河文化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等环境敏感区。跨越钟祥段鳡鳤鯮鱼国家级鱼类保护区时,采取大跨度桥梁、高桩承台设计,采用钢护筒及清水钻施工等措施,并要求在鱼类非繁殖季节施工,减少对鱼类活动的影响等。

12月10日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项目可研报告获得批复。先开段选址在荆门城区,线路长2.6公里。全线初步设计也已经完成。

“这个新通道建设有利于支撑引领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战略实施,优化三峡过坝运输结构,完善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品质。” 肖军介绍。

据悉,到目前为止,今年湖北省已开工建设四条高铁——荆荆高铁、襄常高铁襄荆段、西十高铁、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明年还将推动开工建设沿江高铁武汉到合肥段,与沿江省市一起推动沿江高铁宜昌到涪陵段的前期工作。

【编辑:贺方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