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圣地推荐(点评拓宽取景边界)
● 咸小晔 文
● 解放 点评
在拍摄中,无论使用哪种镜头,取景框能够记录的画面是有限的,摄影者应使用多重手段突破边界,既看到照片直观反映的内容,也要看到画面之外的事物。
引导线的运用。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存在着很多线条,摄影者可通过这些形态各异的线条,将观者的目光带向远方。如使用横构图拍摄行人在一座桥上行走,将桥梁从左至右贯穿于画面中,则显得这座桥看起来无尽延伸;如拍摄一条“S”形的乡间小道,劳动者三三两两地挑着扁担走在路上,既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感,又能表达走向美好生活之意蕴;拍摄一场特色民俗活动,可从高处以活动现场为中心兼顾周围四通八达的街道取景,将观者的目光引向被摄主体,又使观者能够想象在画面之外观看活动的人,从而使画面显得热闹非凡。
留白手法的运用。除了利用不同方向的线条将画面进行延展,留白也可引发观者的想象,展现人物与景物之间的联结,凸显人与环境的关系。如拍摄一位孤独的旅人在沙漠中行走,渺小的身影与浩瀚的沙漠形成对比,显现出旅人的勇敢与地域特征;拍摄一架刚起飞的飞机从油菜花田上空飞过,既交代了季节,又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拍摄在古老的建筑群中玩耍的孩子们,既点明了拍摄地点,又呈现古城焕发新貌的主题。
特写方式的运用。特写看起来记录的内容很少,但有时候却能够展现更多的内容。如拍摄一双粗糙的、满是裂痕的手,比拍摄人物全身照更富有感染力;拍摄马头墙上布满青苔的瓦片,既具有地域特征,又能突出年代感;拍摄一双充满故事的眼睛,可令观者产生共情,思绪延展至画面之外;亦可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如将采摘水果的劳动者置于前景,将被摄对象身后的果树林虚化并占满画面,表现出果树的密密匝匝和被摄对象的辛劳。
摄影者不应囿于画面之内的内容,不妨将目光与思路延伸至画面之外,对摄影的边界进行拓展,对主题进行升华。
华山脚下吼老腔 冯锐利 摄
点评:作者对瞬间精彩的捕捉突出了动态表现。不管是人物不同的情态,还是在整体上形成的一种视觉节奏,都体现出了瞬间的妙趣。
飞向春天 王丽娜 摄
点评:恰当的拍摄角度赋予画面强烈的对比效果,尤其是飞机与花卉在透视上的大小对比,不仅增强了空间氛围,而且带来视觉层次感。倾斜的地平线带来动感效果,映衬了“飞向春天”的态势。
桥梁 胡毓琪 摄
点评:光影产生的明暗影调是画面吸引人心的重要元素。此外,特殊的天气,以及水面光影的映衬,则赋予作品以水墨感和视觉生动性,是其成功的另一关键因素。
春播时节 吉秋桦 摄
点评:作者逆光拍摄,利用薄膜和水面反射天空光的效果,使地面看上去格外明亮,并呈现出有序的结构。人物在明亮的背景之中形态凸显,春播的主题氛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企业根基 李贵勤 摄
点评:作者通过人工闪光刻画出了人物的工作情态以及工作环境,取得生动的效果。居中的取景角度将人物与环境结构恰当结合,使画面呈现出均衡的视觉感受和有趣的结构形式。
扶贫列车上 严鹏 摄
点评:作者在画面中有意选择一老一少、一重一轻对比表现,通过孩童灵动、快乐的情态映衬肩挑蔬菜的商贩,以此传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坚韧精神,彰显主题深意。
读 史轩悦 摄
点评:作者采用平视角度刻画孩子读书时的认真情态,视觉效果真实、生动,加之对周围环境的恰当取舍,以及均衡的构图处理,将“读”这一主题塑造得有感染力,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大家伙”上阵威力大 陈红 摄
点评:作者以仰视的侧面角度,全面展现了收割机的形象,同时在收割机旁边有意构置以人物,形成大小对比效果,进一步凸显了机器的高大,并传达出现代机械化与传统人力间的反差和深刻变化。
织 张桂芳 摄
点评:作者居高临下,通过合理的取景和恰当的瞬间把握,将画面元素构置得恰到好处。尤其是人物的处理,不仅具有故事性,更具有真实的场景感。空间环境将乡村生活生动的一面作了精彩展现。
鲜花送学子 刘娴 摄
点评:瞬间展现出来的现场氛围和人物鲜活、生动的情态特征,是这张照片打动人心的关键。当然,恰当的取景角度,以及对环境元素的取舍,也是保证主体突出、画面生动的重要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