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 词根 词典推荐(有趣的词源旅行)
“牙齿”
“牙齿”一词早就出在唐代杜甫《垂老别》诗中。“牙”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该字取象于虎豹和犬等动物门齿两边又长又尖的上下相错的两牙之形,独体象形,俗称犬牙。本义一般认为是大牙、臼齿。又泛指牙齿。也特指象牙,或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如古代将军的大旗边沿有齿形,就称为“牙旗”。从战国起,牙与齿连用。
“齒”(齿)形声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像口中牙齿之形,止声。甲骨文像张口露齿之形。《说文》里说“象口齿之形,止声。”本义为人的牙齿。又特指象牙。还可以引申指齿状物,如梳齿。幼小的牛马岁生一齿,所以可以齿数称牛马的年岁。由此引申也可用于称人的年龄。此外,齿还可引申表示殿堂的台阶、并列、录用、谈说等义。
“口”、“嘴”
“口”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口”字,像人嘴张开的样子。其本义即指口。“口”既可单用,也可以作偏旁,与“口”有关的汉字大都从“口”,如吻、吃、喝、唱等。“嘴”会意字,从口、从此、从角。“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声。“觜”是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即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
本义是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如:嘴巴、嘴头、嘴快、嘴严、嘴直、嘴软、嘴笨、嘴馋、张嘴、嘴甜心苦。引申指“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如:山嘴、壶嘴儿。
“舌”
“舌”象形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舌”字下面部分是“口”,上面部分“Y”像一舌头形。全字像舌头从口中吐出的模样。关于“舌”字有人说,像蛇的舌头。也有人认为,舌可以表示人和哺乳动物之舌,是前端稍圆的长条物,造字时没有按实体原形取象,而是简略地用几笔线条表示。为了区别人和其他动物的舌头,其形体多出几点,表示唾沫。战国陶文省去表示唾液的几点,舌头符号讹变成了“干”字。“舌”字本义是指人的舌头。
舌头除了辨别滋味,还是发音的重要器官。因为人说话时“舌头”必须要动,所以引申出“言辞”的意思。
“下巴”
“下巴”是“下颚、下颌、 颐、颔”的俗称。“巴”象形字。《说文》中说“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小篆象蛇形。本义指大蛇。“巴”字有紧贴,粘住,挨着,张开等义。“颚、颌、 颐、颔”都 与“页”有关。“页”象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的“页”字,人头特大,眼、耳、口、鼻、额、发,无一不全,又后来讹变为小篆“页”字的头顶已全秃,没有头发了。其本义是人头,与首同源,引申指直项,又指书、画、纸、册的一张或一篇。
“颚”字的“咢”意思是击鼓而歌。“页”与“咢”结合,表示上下颚。“颌”字的“合”本义为盖合。“页”与“合”结合指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颐”字的“臣”本义指奴仆。“页”与“臣”结合指下巴。“颔”字的“含”指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状态。“页”与“含”结合指下巴。
“胡须”
“胡须”俗称胡子。如果要仔细区分,“胡”本来是指长在嘴边的毛,而上唇的称为“髭”,下巴的叫“山羊胡”,两鬓连至下巴的叫“落腮胡”,两颊上的叫“髯”,蜷曲的叫“虬髯”。
“胡”形声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说文》中说“胡,牛顄垂也。从肉,古声。”“胡”字是由“古”和“月”构成。“月”表义,其形像块肉。“古”表声。“胡”的本义为牛脖子下的垂肉。本义为牛脖子下的垂肉。引申泛指兽脖子下的垂肉,兽胡垂在头颈下,上面多长着毛, 引申指胡子。胡子是长久长生的结果,引申为长寿。唐代以后,又引申指任意地,随意地。也泛指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须”象形字,始见于甲骨文。《说文》中说“须,面毛也。从页,从彡。”。“页”表示人的头部颜面相,从彡,像胡子之形。本义指胡须,后被假借为务必、必须、等待等义。“髯”形声字。从髟,冉声。其意思是络腮胡子,胡须。《说文》里说“髯,颊须也。从须从冄,会意,冄亦声。”。“髟”指长发下垂的样子。“冄”象形字。本义是毛柔弱下垂的样子。古代还用“须髯”指胡须。“须髯”一词早在《汉书·高帝纪上》中出现过。本义是两颊上的长须或下垂的头发,是胡须、头发的统称。韩国语至今还用“须髯”一词来指“胡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