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对周星驰的评价(在这个周星驰都不好笑的年代)
1984年,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吃面条》火遍全国,以虚空吃面,大口吸溜的绝活震惊了全国观众,
陈佩斯的骨子里似乎透着一股“狠劲”,对自己狠而且“倔”,也爱较真。
《吃面条》原来只是在单位年会上表演中的一个节目,因为效果不错,被四处寻找创新节目的春晚剧组看上,
这种“毫无意义”的表演,节目组本来不看好,因为很容易“犯错误”,
但导演黄一鹤力排众议,至此之后让陈佩斯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小品王。
1998年,《王爷与邮差》成为陈佩斯在春晚上的最后一个作品,
整整14年,每到春晚的时候,陈佩斯都要和朱时茂一起在招待所待上半年,绞尽脑汁只为作品的原创和新鲜度,不敢有丝毫马虎。
但权威媒体的发行公司却将小品制作成VCD,进行发售,
那时候,权威媒体就是一言堂,演员根本就没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
哪有现在网络媒体这么发达,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而权威媒体所得收益和原创作者没有半毛钱关系,这让陈佩斯深感气愤,
但“胳膊拗不过大腿”的思想似乎在很多演员内心是根深蒂固的概念,
很多人劝陈佩斯算了,不要为此影响自己的前途。
“爱较真”的陈佩斯却偏不认命,执意要和权威媒体的发行公司死磕到底,
维权索赔166万,最后协调之后媒体发行公司道歉赔偿30万,此事才告一段落,
这在权威媒体一言堂的当时,史无前例,
让人们意识到,陈佩斯不仅在艺术追求上较真,在维护自己权益上也毫不含糊,甚至有些“二”。
本以为可以安心创作的二人,不久之后又发现有人盗版自己的原创作品,制作成DVD,
追根溯源之后,才发现还是权威媒体的发行公司,
当二人再次找到相关单位维权时,因为领
导更换,对方对待二人的态度相当傲慢,
最后,一直拖着不给二人解决,
在这期间二人早已住进招待所,开始为春晚小品准备了半年之久,
最后却通知二人不用参加春晚,
朱时茂具有商业头脑,投资早已赚得盆满钵满,而陈佩斯醉心于艺术创作,
将自己的所有收入都投入到市井题材类的电影之中,
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表现最真实的生活,为底层人民呐喊,
但电影行业水很深,经常5场电影的收入,却只有3场的钱,
陈佩斯曾经让人亲自数票进场,换来的却是热播作品《孝子贤孙伺候着》被院方突然下架,
黯然收场的陈佩斯最后只能和妻子王燕玲一起承包万亩荒山做起地地道道的农民。
话剧《拖儿》的横空出世才让陈佩斯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一2021年,央视《金牌喜剧班》开播,陈佩斯作为导师,带领学员一起比赛,
在节目中的第六期,陈佩斯连站6个小时,而年轻的学员早已受不了,
有的出去抽烟,有的上厕所,有的眼皮直犯困,
最后连工作人员都受不了,直催陈佩斯:“加快速度”。
但陈佩斯这种硬朗的身体早在15岁时随父亲陈强插队时就已练成,
1969年,陈佩斯在内蒙古建设兵团期间是出了名的运动健将,
在建设兵团,每天的工作就是重复地抬沙子,
想吃一个白面馒头,需要长途跋涉都不一定能吃到,
这样的人生经历,造成了陈佩斯吃东西特别狠,
15岁时,陈佩斯早已树立了当演员的梦想,而这样的梦想,
源自父亲陈强,父亲既演过《白毛女》中的黄世仁,也演过日本少佐,是知名演员,
后来陈佩斯更是报考北京军区文工团,话剧团,但因为“成分”问题没有被录取,
1973年,父亲老友田华知道了陈佩斯的志向之后,
便将陈佩斯招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吃上公家饭的陈佩斯,终于可以一口气吃上7个馒头,
1979年,运动结束之后的陈强恢复了演员身份,重拾自己的老本行与儿子一起出演喜剧电影《瞧着一家子》。
父亲陈强饰演了太多的反面人物:黄世仁、汉奸、日本少佐、情报头子。
因此父亲希望儿子饰演喜剧人物,因为老百姓已经够苦了,作为演员得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让观众开心起来。
25岁的陈佩斯牢记父亲的叮嘱,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表演,
1984年,29岁的陈佩斯以小品《吃面条》而让观众记住了一幅“讨喜”的面孔,
也是在这一年,陈凯歌的《黄土地》成绩斐然,获得多个奖项,
“小品王”赵本山也凭借《摔三弦》张志一角,在辽宁省小有名气,
赵丽蓉也已在评剧院工作多年,
1985年,在《少爷的磨难》剧组,有一场戏需要陈佩斯光着脚在丛林以及乡间小路上奔跑,那时候哪有什么替身,是真的光着脚在树林里跑,
当拍摄结束之后,荆棘早已将陈佩斯的脚扎的面目全非,
导演喊停之后,陈佩斯将脚上的刺一根接一根地拔了出来,
而围观的群众,早已笑成一片。
1988年,陈佩斯凭借《少爷的磨难》获得人生第一个“最佳男主角”奖。
1989年,与朱时茂合作《主角与配角》,往那里一站,似乎不用过多的语言,已经将全国观众逗得哈哈大笑。
什么是喜剧?
不靠口舌相争,不靠一口地方话,更不靠扮丑和大嗓门,用故事情节、诙谐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就能让观众自然而然的发出会心的一笑。
赵本山如此,赵丽蓉也如此,陈佩斯更是不在话下。
在《警察与小偷》中,陈佩斯扮演的小偷为自己的假警察同伙放风,当被真警察抓住之后,被人反问:“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现在仔细回想那个年代的一些社会现象,似乎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二、艺术来源于生活,陈佩斯完美地对此做了注释。
《吃面条》围着一个空桶吃得时酣畅淋漓,让观众都忍不住咽口唾沫,这碗面到底有多香。
《胡椒面》对着个空碗吹气,让你感受到馄饨是多么的烫嘴。
《拍电影》即使身上没有水,因为冷而让你也感受到那种刺骨的冷以及吸溜不停的鼻涕。
《羊肉串》看着陈佩斯吃得那么香,观众不由流口水。
这就是艺术家和流量明星的差别,
细节决定成败,而陈佩斯谨记父亲的叮嘱,让自己成为人名艺术家,
深刻将自己的角色融入到生活之中,
而这个角色就是--陈小二。
陈小二只是一个普通的贩夫走卒,只是你我平凡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1991年,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陈佩斯成立海南喜剧制作公司,后改为“大道影业”。
那时候的院线和现在院线似乎如出一辙,瞒大头,报小头,交零头,最后几个亿的票房总是以亏本收场。
没有资本保驾护航,陈佩斯也只能黯然收场,
1997年,《好汉三条半》在一路飘红的情况下,突然被撤,因为你动了别人的奶酪。
1998年,《王爷与邮差》成为陈佩斯留给全国观众春晚舞台上最后一个小品。
因为陈佩斯的大火,权威媒体将陈佩斯的作品在无本人授权的情况下,制作成VCD,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些和陈佩斯一点关系都没有,连基本的版权费都不愿意给陈佩斯。
很多人认为,你无权无势,你能奈我何?
但执拗的陈佩斯选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胜诉之后的陈佩斯最终被封杀。
也是在这之后的一年,赵丽蓉的春晚绝唱《老将出马》成为观众最后的回忆,那个“麻辣鸡丝”的赵老师离我们而去,老将谢幕。
春晚舞台之上,陈佩斯,赵丽蓉谢幕,迎来了赵本山与宋丹丹的小品时代。
而热爱艺术的陈佩斯知道在哪里自己可以发光,
用自己种万亩荒山得来的收入,继续投入到自己喜爱的艺术表演之中,
2001年,陈佩斯的个人首部话剧《托儿》,全国开始巡演,50个城市,120场,最后票房累计4000万。
2003年,《亲朋好友好算账》上档,60场舞台演出,观众8万多人。
取得如此高成就的陈佩斯,却不是个“讲究人”。
助理没有,喜欢亲力亲为,一双老布鞋5年,当英达,陈佩斯,郭德纲在舞台中间时,你不用看脸,就知道哪一双脚属于陈佩斯。
当老搭档朱时茂在第一轮33场刚过时,就不想和陈佩斯再“合作”了,
太执拗了,对于表演近乎吹毛求疵,不放过任何细节上的错误。
三、2015年,陈佩斯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好大一个家》登上央视春晚,
两者之间长达17年的恩怨情仇得以和解,
2019年,陈佩斯与朱时茂同时出现在北京卫视春晚中,其各自的儿子再现35年前的《吃面条》,
从陈大愚和朱青阳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年轻版的陈佩斯与朱时茂,
当镜头扫过二人台下的父亲时,白发早已爬满二人的头上,
我们在抖音短视频中时而看到,陈佩斯和儿子陈大愚合作一些轻松幽默的小段子,
但更多是在研究喜剧理论,读大师的作品,莎士比亚,大仲马以及中国的喜剧史。
陈佩斯所向往的是“优孟衣冠”,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来改变社会的生活方式。
陈佩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演员越卑微,观众优越感就越强,从而形成巨大的反差。
憨豆先生如此,周星驰也如此,陈佩斯亦如此,
有人认为,陈佩斯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代“欢乐喜剧人”、
赵本山为第二代,沈腾是“欢乐喜剧人”的第三代接班人,
但被资本裹挟的沈腾,似乎已经被资本过度消费,
艺术需要纯粹,而明星需要市侩。
在这个只要颜值高,而不需要太多演技的时代,
像陈佩斯这样纯粹的人似乎少之又少,
陈佩斯用朝拜的心态,向自己的艺术事业致敬,这是一个艺术家的尊严,气节和基本素养,
他在艺术与市场、自我和商业之间,找到了属于“陈小二的平衡”。
干干净净做人,不折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这就是陈佩斯的成功,升级为大爷的陈佩斯用事实告诉每位年轻人,
你的大爷还是那个曾经的你的大爷!
无论是周星驰的电影还是陈佩斯的作品,仔细揣摩之后你会发现,喜剧的最高境界是高级感的自嘲与反讽。
而对于现实世界中的讽刺,似乎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曾上演过一样,
在这个周星驰都不好笑的年代,陈佩斯的高级打了多少明星的脸!
有的网友评论:
“当一缕光打在陈佩斯的身上时,有种遗世独立的孤独感。
明面上的喜剧,却透着深厚的讽刺悲凉,夹杂着一丝欣慰。”
文/胖胖
孙红雷的成功之路以及他背后的大姐
从无人问津到爆红的于和伟到底经历了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