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天涯这部电影的票房怎么样(两大巨星唯一合作电影)
(1)
1989年,27岁的周星驰第一次乘飞机去美国拍片,当时周妈妈到机场送行,不知为何,离别之际,周星驰突然在母亲面前嚎啕大哭。
周星驰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周星驰当时会哭,上一年,他刚刚从电视圈转战电影圈,电影是周星驰一直以来的梦想,他渴望自己能够和偶像李小龙一样凭借电影实现人生价值,甚至说的更伟大一点,用电影去改变一些东西(譬如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的印象等等)。幸运的是,刚入电影界他就遇到了伯乐李修贤,并凭借电影《霹雳先锋》拿到了生平第一个电影奖项: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但周星驰心中总有一点迷茫和隐隐约约的恐惧,他知道,要真正在电影界扎根立足,不仅要靠出众的演技,还必须打造专属自己的个人招牌。本来,他想学李小龙凭真功夫征服观众,甚至还专门拜师学武,但李小龙注定只能有一个,他天资有限,走功夫明星的路子是行不通的。对于电影,周星驰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和想法,但他不知道自己的那些想法是否能得到导演和观众的认可,那时他还没有开创出自己的“无厘头”表演风格,而作为一个演员,如果没有与众不同让人看后一眼记住的那个点,可能就意味着前途的黯淡,甚或演艺生涯的终结。
1989年的周星驰,年轻,有才华,曾跑了很多年龙套(大陆观众最熟悉的应该是他在83版《射雕英雄传》中饰演的宋兵乙),也在电视台拍了很多部剧集,主持节目,业余时间研究剧本,磨练演技,那一年,满脸胶原蛋白的他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走大部分演员都走的那条路?还是走一条少有人走但可能走出一片天的路?如果走少有人走的那条路,迎接自己的可能是辉煌的荣耀,但也有可能是惨淡的失败。
他知道自己去美国拍的这部电影,自己只是男三号,男一号叫李连杰,是一位被很多电影界人士当做未来李小龙接班人的真正的功夫明星。而且,李连杰和自己不一样,从来没有跑过龙套,从来没有拍过电视剧,从来没有做过儿童节目主持人,人家从一开始就是电影男主角,第一部戏票房1个多亿,而且票价平均才一毛钱。那时的周星驰,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当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的男主角,那几乎是个遥远的近乎虚幻的梦。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反正那一天的周星驰,在九龙城区的启德机场嚎啕大哭。
(2)
1989年,被周星驰无限羡慕的李连杰其实正处于人生前所未有的低谷期,自他导演的电影《中华英雄》遭遇口碑和票房的双重滑铁卢后,加上之前在拍摄《南北少林》时遇到的糟心事,对电影心灰意冷的李连杰决定息影,1988年,他和妻子黄秋燕来到美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开馆教拳。但教拳岂是李连杰真正的心中所愿,他长相英武俊美,又是好几届全国武术冠军,他在摄影机面前如鱼得水,那些中正大气、凌厉华美的武术动作和功夫招式,唯有电影可以最大限度的完美表达,李连杰清楚的知道,他天生就是要吃电影这碗饭的,虽然电影让他受了很多伤(不止身体上的,更有心灵上的),但其实他还是放不下自己无比钟爱的电影事业,虽说要息影,但在美国时还是忍不住出演了一部讲述中国武术的纪录片《少林海灯大师》,再次利用“少林小子”的影响力为弘扬中国武术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连杰
在美国的李连杰似一只下山猛虎,潜藏爪牙,静静蛰伏,他在等待一个机会。
还有两个人不得不提。
一个是利智。1989年的利智,刚结束和澳门赌王何鸿燊的一段恋情。1987年,利智与何鸿燊相识,两人迅速陷入热恋之中,作为1986年度第二届亚洲小姐冠军,利智真正拥有“魔鬼般的身材”和“天使般的面孔”,再加上之前在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留学经历,更使得她谈吐不俗,气质高贵,何鸿燊一度想纳利智为五姨太。后来,据说赌王二姨太动用江湖势力对利智下了追杀令,利智被逼无奈,只能远走美国。
另一个是电影大佬罗维,作为捧红李小龙的幕后推手,1989年,罗维在与成龙合作不欢而散后,一直在寻找下一个有潜质的功夫巨星,不得不说,纵横电影界几十年的罗维眼光精准而独到,他最终选择了当时已日渐被人遗忘的李连杰,并邀请李连杰出山,企图再造一个李小龙式的功夫巨星,同时,他选择了虽刚入电影圈但已表现不俗的周星驰作配,女主角则就近选择了在美国居住的利智。
(3)
1989年,李连杰、周星驰合作的这部电影,就是《龙在天涯》。
电影《龙在天涯》
这是李连杰和周星驰两位日后红透全亚洲的巨星唯一的一次合作。
可惜的是,这部电影的质量极为一般,整体而论,是一部公认的平庸之作。
《龙在天涯》的导演是邓衍成,邓衍成是一位个人风格浓烈的香港导演,和邱礼涛一样,曾经拍摄过《乌鼠机密档案》、《弱杀》、《黑狱断肠歌之砌生猪肉》、《濠江风云》等的他在展现极端人性和暴力时狂放而摄人,是有名的B级片大导。但可惜的是,《龙在天涯》算是邓衍成独立担纲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之前的《血衣天使》与李志毅联合执导),邓衍成日后的暴力邪典风格尚未形成。而且影片没有聘请专业的武术指导,只能由男二号兼饰演大反派的狄威(他最为人熟知的角色应该是成龙电影《A计划》中的罗三炮)兼任,大量的慢镜头、过于明显的套招和粗劣的剪辑把李连杰的动作观赏性硬生生降低了许多,其实若能请到一位专业的武术指导,作为李连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港片,不管故事逻辑如何,起码还能带给观众一场精彩的功夫盛宴。另一个令人诟病的地方就是电影配音,特别是国语配音,呆板、生硬、没有感情,带点译制片感又不是译制片,总之四不像的很,甚至好多地方连嘴型都对不上。配乐也是极为敷衍极其差劲。
总之在视听两方面,电影都没有任何亮点,以至于后来有人评价:这部电影除了片名《龙在天涯》起的非常漂亮又深具文艺范儿之外,其他几乎一无是处。
(4)
但本片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几位主演而言。
电影的意义有时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比如《泰坦尼克号》、比如《千与千寻》、比如《蝙蝠侠之黑暗骑士》,比如《无间道》、比如《黄飞鸿》、比如《投奔怒海》等,作为经典之作,它们必会留名影史,深深铭记在亿万观众心头。另一个则是电影的史料价值,这些电影可能不具备艺术价值,但承载了导演、演员甚至是摄影、动作、配乐等的某种见证,它们是研究电影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龙在天涯》显然属于第二种。
首先,《龙在天涯》是当时港片中比较少见的全程在美国取景的电影,展示了很多那个年代美国的风土人情,包括旧金山恢弘的夜景,国外的机场,街区墙上的嬉皮士涂鸦,有着偌大草坪的别墅豪宅,特权阶级的加长轿车等,尤其是开场的大航拍,很有国际化大片的即视感。很多影迷(特别是大陆影迷)都是从录像带、VCD等见识到了美国社会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第二就是本片剧情有李连杰的半自传成分,李连杰在其中饰演的是国家武术运动员(百度百科中李连杰的职业显示为:演员、导演、运动员),片中有几段对话非常值得玩味:
——“你喜不喜欢美国?”“喜欢,美国有好多车,大陆都有好多车,不过是单车。”
——“来了(美国)十六天,每天一块钱补贴,加起来就是十六块钱,用了十块钱,剩下的都不知道买什么好。”
——“其实以你的功夫,分分钟都可以做教练。”“谈何容易,个个退了休都想做教练。你以为这么容易吗?”“不过,我想国家一定有安排的。”“安排?酒店服务员,列车服务员,工厂工人,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干嘛?”“虽然我们没有其他技能,但比起国内好多人来说,算不错的了。我们吃的、住的都是国家的,还可以随时出国表演。”
1989年,那年发生了很多事。大河激荡,人心思变。影片中的男主角李国南和反派王威,在某种程度上都有李连杰自己的影子,一些他想说但不方便说的话,都借影片中的人物之口,或明或暗的表达了出来。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李连杰的“夫子自道”。
第三就是周星驰,周星驰那时还不叫史蒂芬·周(Stephen Chow),片头字幕的英文名字是粤语音译(Chow Sing Chi)。在这部并不出彩的电影中,他已经初步展示出日后即将叱咤影坛的演技和才华,比如一开始他坐在观众席上观赏台上的表演(他还穿着与李小龙相似的唐装),与一个美国黑人起了矛盾,于是他做了一个李小龙标志性的POSE企图震慑对方,熟悉周星驰的人都知道,他在自己以后的电影中曾无数次的模仿、致敬自己的偶像李小龙,而《龙在天涯》可谓是发轫。再就是周星驰在电影中以不多的戏份仍然展现出自己日益精湛的不俗演技,特别是最后一场驾车逃离又受不了良心谴责毅然返回救男主角的戏,几乎在短短的一瞬间,周星驰的脸上就迅速精准的表达出惶恐、惧怕、自责、后悔、纠结、勇敢、坚定、决然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丰富而复杂的微表情,一边流泪一边撇嘴然后毅然调转车头地面尘沙四起的一幕演的灵性十足又悲壮激烈,把一个小人物的幡然醒悟和视死如归表现的生动而感人,影帝级的演技已然初现端倪。
周星驰在《龙在天涯》中演技不俗
最后就是利智(其实也是对于李连杰)。这部电影对利智和李连杰最大的意义,恐怕就是二人的相识,由此李连杰在1991年与妻子黄秋燕离婚,导致其很长一段时间背负了“抛妻弃女”的恶闻。
《龙在天涯》中的李连杰和利智
李连杰和利智有很多共同点:同样成长于单亲家庭,同样的大陆背景(一来自北京一来自上海),同样在社会中经受了很多的挫折、侮辱和冷眼。李连杰后来曾说:“她(利智)明白我心中的忧郁,奋斗的决心,甚至怀才不遇的心情,她简直比我母亲和姐姐更了解我。”他还说:“以前我不懂什么是爱情,懵懵懂懂结婚,但遇见利智,我突然懂了。”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李连杰对前妻黄秋燕同样评价很高,他对黄秋燕一直都很愧疚,说她是个好妻子,但他和黄秋燕之间,一直是女方付出的多,那时李连杰一心习武,没有感情经历,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没有什么自由恋爱的风潮,在李连杰因拍电影受伤面临瘫痪的可能时,黄秋燕始终陪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而男方把这种付出以感恩的形式回报,与之结婚,生女,他以为这就是爱情,但其实,这不是。
黄秋燕是个很好很好的女子,李连杰也不错,但两个好人,不一定能走到最后。
黄秋燕对李连杰几乎付出了自己能付出的一切,同样的,李连杰为利智也几乎付出了所有(后来利智投资失败欠下巨额债务,李连杰签订两年六部电影的近乎“卖身”的合约为利智还清债务,而那时,他们并没有结婚)。
我们只能说,爱情这东西,就是一物降一物。
或者说,爱情,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6)
《龙在天涯》之后,罗维的儿子罗大卫成为李连杰的经纪人(后来因合约、片酬及待遇问题引发震惊香港的蔡子明枪击事件),李连杰经由张鑫炎认识了在美国的徐克,二人合作了一部电影,但因《龙在天涯》的失利而被公司雪藏未能上映,直至李连杰与徐克合作拍了那部轰动影坛的《黄飞鸿》,那部影片才改名为《黄飞鸿92之龙行天下》借势上映,但,那已经是三年以后的事了。那时候,李连杰已经成为功夫皇帝,在香港影坛跃马扬鞭大杀四方。
而周星驰,在《龙在天涯》上映次年接演了刘镇伟导演的《赌圣》,他的无厘头演技初试啼声,一鸣惊人,票房达到惊人的4132万港元,不仅获得香港当年的票房冠军宝座,还打破了香港地区票房纪录,周星驰从此一战封神,从星仔跃升为星爷,开启了香港电影史上辉煌的“双周一成”时代。
(7)
《龙在天涯》的意义,在很多年很多年后,或许仍会被人提及。
那一年,26岁的李连杰,27岁的周星驰,他们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未来,他们将在香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作者简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