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金融行业风控的影响(聚焦大数据风控如何穿越周期)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胡天姣 深圳报道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中小微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量大面广,有活力、有灵性,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为支持实体经济,监管政策一直引导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呈高速增长态势。

引“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尤其是支持小微企业,需要监管、商业银行、征信机构和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为梳理汇总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寻找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微众信科联合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联合承办的金融圆桌研讨会将于9月28日16:00开启线上直播。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微众信科CEO耿心伟、平安银行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联席总裁马敬春、微众银行行长助理公立、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陈晓年、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小企业业务部)副总经理尹小雄和广发银行深圳分行零售信贷部总经理郑伟彬等金融业内嘉宾参与讨论。

本次金融圆桌研讨会以“小微金融可持续路径:穿越周期的大数据风控”为主题。现场嘉宾将就小微金融“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阻力和解法、数字化风控如何穿越周期及如何实现小微金融可持续路径等议题展开讨论。

大数据对金融行业风控的影响(聚焦大数据风控如何穿越周期)(1)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速22.64%。同期,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96万亿元,同比增长23.8%。

而在过去十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达到25.5%,大大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其中截至6月末,六大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合计7.84万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20.99%。

因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发展不确定提高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溢价、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规模不经济抬高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政策措施在发力。近年来,监管机构瞄准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堵点”“难点”,综合施策,提高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和普惠性,以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今年以来,《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文件先后下发,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及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提供了重要指引。

受美元加息、疫情等内外部因素影响,以及“三期叠加”等因素,对于实体经济企业和金融机构而言,如何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实现小微金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当下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上,我们可以借此梳理相关经验,思考不足之处,以利小微金融长久之发展。

长期看,“可持续性发展”是普惠金融良性健康发展的要义。其中,“数字化”将为这一难题提供解决思路与关键,数字经济时代预示着数字化金融发展前景广阔,数字普惠金融已成大势所趋。

基于征信可持续这一基础,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正在探索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一系列监管指引下,各类金融机构深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持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一批新型数字金融模式陆续诞生并推广开来。

正着手探索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金融机构,或可在本次论坛中将经验、灵感与阶段性答案觅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