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最低的三部西游记改编的电影(因太接近原著被禁播)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从问世以来就受到了世人追捧。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科技与拍摄技术的发展,《西游记》曾被改编、拍摄过多个版本的电视电影,脍炙人口的故事,和精彩的画面深受大众喜欢。
但有一个版本的《西游记》电影可以说,看过它的人很少,因为这部在民国时期就完成的电影,在上映后不久就被封禁,流传海外。所有底版信息全被销毁,直至2012年,才由国外拷贝回来,时隔几十年,这部国宝级影片,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这部被称为国宝的电影,究竟是什么人拍摄的呢?又因为什么原因会被全面封禁?2012年又是如何回到我们祖国的呢?我们一一看来。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西游记》电影说起《西游记》,大家最先反应过来的,就是1982年杨洁导演,六小龄童扮演孙悟空的那一版。
它和《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并称为“寒暑三巨头”,在手机电脑没有普及的年代,每年的寒暑假都准时出现,像从来不会缺席的老朋友,那个号称“花果山水帘洞齐天大圣美猴王孙悟空”的猴子,成为了万千观众心中,不可超越的经典角色。
事实上,这部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并不是最早的《西游记》作品。早在1927年的民国,就有人将《西游记》中,第72回与第73回的内容截取出来,拍出了一部无声默片——电影《盘丝洞》。
说起这部电影的导演,他就是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身兼制片人、剪辑的但杜宇。有传言称,他是民国时期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员,也有说他只是一名,画杂志插画和封面的编辑。有一点公认的是,但杜宇年轻时期,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虽然非科班出身,也没有过留洋经历,但他的审美和艺术造诣,一直走在中国潮流的顶端。
1919年时,但杜宇以帝国主义侵华为主题,出版了一本漫画专辑,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漫画这种创作方式吸引了众多关注,但杜宇也变得渐渐有名气起来。
但杜宇电影拍摄画面
机缘巧合下,但杜宇买下了法国人的摄像机,从没接触过摄影的但杜宇,可以说是自学成才。
兴许是受到传统民间娱乐方式,和战争的影响。在当时的民国时期,大家最喜闻乐见的还是听书和唱戏。电影制作不成熟,而且造价昂贵,电影行业发展缓慢。没有先进的技术,经验不足的但杜宇就自己成立了一个小电影公司,着手开拍电影。经历了几部简单的影片练手后,但杜宇决定将民众广泛喜爱的《西游记》搬上大银幕。
由于资金有限,选角成为很大的难题。但杜宇为了节约开支,他不得不将自己亲朋好友,都动员来参与拍摄。在历史逸闻中,这里还有着一个很意思的传言。
因为在盘丝洞这章故事中,唐僧师徒遇见的都是美艳的蜘蛛女妖精。为求真实,拍摄过程中要求女性演员极尽妖媚,身为妖精,穿着打扮与人类也不太一样,会暴露一些,因而很多人不愿意出演。
殷明珠
暴露的穿着要求也被人们议论纷纷。一天但杜宇经过花园时,听到自己手下的人议论说:“殷明珠小姐和但杜宇先生两人打的火热,怎么没见但杜宇安排殷明珠出演妖精,却让别人穿着暴露”。
一般来讲,下属背后讲老板的坏话被抓到,不立刻开除也会一直被穿小鞋。但但杜宇可不是一般的老板,手下的话提醒了但杜宇,立刻邀请殷明珠出演蜘蛛精。
殷明珠与但杜宇
彼时的但杜宇与殷明珠,正处于相恋阶段。为全力支持但杜宇,殷明珠答应出演,按照拍摄要求,穿上“妖精”的服装。经过多方努力,1927年,这部大胆前卫的电影被拍摄了出来。
《盘丝洞》大受欢迎《盘丝洞》电影内容,选材于《西游记》的经典桥段。总被妖怪抓起来的唐僧,心血来潮,到蜘蛛精洞府化缘,因他肉眼凡胎不识妖怪真面目,又不出意外地被抓住。
为救师傅,猪八戒在水中邂逅多位幻化成美女的蜘蛛精,以及孙悟空战胜蜘蛛精与蜈蚣精,最终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这段故事和我们在82版看到的一致。蜘蛛精与蜈蚣精是师兄妹,色心不改的猪八戒,调戏女妖反被捉弄。但在蜘蛛精形象的处理上,但杜宇将原著中,只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妖精,改成了喜欢唐僧、想要与他厮守终生的形象。
这一改变在后世的电视剧电影改编中,比较常见。像82版的《西游记》电视剧,女妖为精,男妖为怪。每个男妖怪都想着吃唐僧肉成仙,而每个女妖精都想着与唐僧成亲,来一段厮守终生的爱情。
但在当时这样的改编很是稀罕,剧情抓人眼球。
人人恐惧的妖精拥有了主体意识,女性不再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被男性安排、奴役。她开始反客为主,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
86版《西游记》中的盘丝洞蜘蛛精
但杜宇的镜头下,展现的是那个时代的女性,身上所具有的活力、上进,那些以女妖形象展示出来的女性,身上融汇着东西方思想,她们身上的超前思维,是一个时代凝聚的进步气息。
电影的成功还有很大的原因,是他拍摄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奇幻、神怪、诡谲的题材一向受人追捧。这大概也是能够成为“文化外交”作品的原因吧。
作为本土原生故事,完美呈现才是对他的最大尊重。为了符合原著,故事中有一情节是,孙悟空变化出老鹰将妖精的衣服叼走,“以数十日之训练,驯一犷野之鹰”。没有特效的加持,拍摄人员就真的养了一只鹰,夜以继日的训练他叼衣服。好像真的成功了,但好像鹰飞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如此贴合原著可谓诚意满满,而且民国时期因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年轻人追求自由恋爱,受西方新思想潮流冲击,自由与平等的意识逐渐觉醒。
港版《西游记》
新颖的神话题材、经典的IP,恰当的改编和相守一生的爱情故事,电影《盘丝洞》颇合观众心意。一经推出就引起轰动,光这一部的电影票就值回5万。
但杜宇经过这部电影一跃成为“天才导演”,名利双收。
封禁几十年,《盘丝洞》失而复得然而就在但杜宇,打算一鼓作气开拍其他章节故事的时候,《盘丝洞》电影被南京政府封禁,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是因为“尺度”问题。虽然是尺度,但因社会开放程度的不同,对于尺度问题的界定也不一样。
《盘丝洞》的拍摄过程中,为了尊重和还原原著作,但杜宇在化妆和人物衣着上,下了好一番功夫,力求和原著人物形象贴合。
盘丝洞一节中,猪八戒搭救师傅时,误闯入了蜘蛛精洗澡的温泉中,变化成鱼和蜘蛛精在水中打斗。剧情需要妖精的扮演者会穿的比较“清凉”,但杜宇为女演员安排了泳衣在水中拍摄,尺度参考82版杨洁导演镜头下的蜘蛛精。
露着大腿、香肩、腰腹的画面,在我们当下环境中觉得很常见,小菜一碟,但在保守的民国时期,这些行为被看做是伤风败俗。在那些传统封建的卫道士眼中,女子应该穿戴齐全,从上到下包裹严实,这样一个蜘蛛精形象的出现,是对社会道德的挑战,会将年青一代的思想带坏。而蜘蛛精的扮演者、但杜宇的妻子殷明珠,也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另外还有猪八戒的形象也被诟病。有人指出,电影中的唐僧三个徒弟的形象,很是不雅,尤其是猪八戒,野蛮丑陋。
近些年来,光以《西游记》为原型拍摄的影视剧,少说也有几十部了。广为人知的几部,有1982年的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其中的马德华饰演的猪八戒贪吃贪睡,爱贪小便宜,但也算任劳任怨,憨傻可爱,一路随行保护唐僧取得真经。
1996年的香港版《西游记》,及后续的《天地争霸美猴王》也算经典,里面的猪八戒基本沿用了82版西游记的形象,贪吃好色。尤其是周星驰那部,被人奉为爱情宝典的《大话西游》,简直将96版西游记的猪八戒“拿来”用,连造型师都一样。
张纪中版《西游记》
估计是太害怕猪八戒的原型,吓到观众吧,在张纪中之前,所有猪八戒都以憨态可掬的形象出现,同时也很失真。直到张纪中版西游记出现。张纪中版的西游记一度被认为不管是情节,还是形象都是近些年来最贴近原著的。
因为剧中的猪八戒,破天荒的使用了猪的外貌——是真的猪。有网友调侃:这是把猪脑袋直接砍下来安在演员头上的吗?
虽然把观众吓得不轻,但导演们已经开始正视原著形象,不再一味自编自造了。
《盘丝洞》的猪八戒,和我们熟悉的马德华扮演的猪八戒,形象完全不一样,从现存的影像资料中,我们看到的《盘丝洞》里的猪八戒,带着黑色的胶皮头套,身材高大但身形猥琐,像一头野猪。
其实在接受程度较高的现代社会,人们都知道,那个像野猪的又黑又色的猪八戒,才最贴合原著。
我们受到82版西游记里猪八戒的形象影响,先入为主,理所当然的就以为猪八戒,就是那样憨厚老实,还有点搞笑的形象,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在原著中,关于猪八戒,他的“老丈人”高老头说过:黑胖汉,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象个猪的模样。”又另外有“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的描述。
也就是说,猪八戒是个浑身长着黑毛,长长的猪拱嘴和大大的猪耳朵,这样的形象不是野猪也是中国本土黑猪。所以对照看来,但杜宇导演电影中的形象,正是原著的真实反映啊。
但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过北伐战争,南京政府刚刚成立。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上台以后,很是注重新政府建立初期,对舆论思想的把控。在文艺作品的督查上,这样一部时髦、超前的的电影,成了重点打击对象。
电影中蜘蛛精的角色形象,被认为太过暴露,猪八戒那会引起人不适的“猪脸”,也让让人觉得不合时宜,过于夸张。这两点触及到了当时主张保守的人的雷区,由于国民党政权本身,也比较具有保守性。觉得整部电影集合了恐怖、神怪、西游、情色等有伤风化的元素,会扰乱社会治安。
《大话西游》蜘蛛精
国民党政府就“顺应民意”,在1930年封杀了1927版《盘丝洞》。很多人讨论《盘丝洞》被封禁,是因为拍的太还原原著,可见现下影视剧作品,进行改变也算得上是明智之举。
后来1932年,日本进攻淞沪,联华五厂的摄影棚在炮火中化为灰烬,1937年“八一三”事变,但杜宇的电影公司也会与炮火,所有设备与电影备份付之一炬,但杜宇夫妇也移居香港。不久后中国境内战争爆发,整个国土满目疮痍,这部电影和资料也早已遗失,渐渐地也不被人们提起,《盘丝洞》在我国彻底失传。
幸运的是,由于这部电影的火爆,在1929年时,《盘丝洞》的拷贝资料流传到挪威,当时挪威的斗兽场电影院,连续上映了六天,引起巨大轰动。最后辗转被挪威国家图书馆收藏。
一直到2012年,挪威图书馆进行资料整理时,发现了这部电影的胶卷,对于这古老的电影,挪威国家图书馆只能确认,他是最早的在挪威上映的中国电影,片名在挪威叫做《蜘蛛精》,无声字幕上有汉字和挪威文。
挪威国家图书馆的负责人表示,因为电影是默片,国家之间的文化不通,所以当时引进的外国电影,通常会将电影中缘由的字幕去掉,直接换成本国文字,这部电影似乎是为了便于观众进入语境、为影片增添独特的异域风情,所以破天荒地将中文字幕保留了下来。这样却为这部影片回归中国,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台词。
遗憾的是,因时间久远,剩下的内容不全,经过修复,只保留下一个小时左右的内容。
经过中国方面确认,这就是消失在中国历史上,将近90年的国宝级电影《盘丝洞》。最后,挪威方将修复的电影胶片与数字拷贝,作为礼物回赠给了中国。
回到中国的《盘丝洞》经过修改与完善,已经在中国发布,现在在各大网站上都能够搜到并观看,其中暴力色情的内容已经被删减。几乎一个世纪的阔别,《盘丝洞》终于再次得见天日。
《大话西游》剧照
它的失而复得,让我们对那个年代的电影拍摄、人物塑造、妆造水平、制片工艺和意识形态都有了新的认知,各种创作细节也不再流于表象。
常言道:不破不立。凡事从一到二简单,但从零到一绝非易事。我国进入近代社会后,经济、政治、文化都落于人后,《盘丝洞》的拍摄,是我们国家在特定时期里的文化创作。这部影片的找回弥补了中国电影前期的重大空白。
上下五千年里,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但在近代中国,各方面都备受打击迫害的情况下,能够出现这样一部影片,是中国文化的幸运。
在封闭与开放交织的近代社会,中国文化由庙堂走向江湖、由中国走向世界,在新旧媒介交换与东西思潮交织的复杂背景下,艺术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