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杜甫的真人版电影片段(一部杜甫写实式的农村爱情生活电影)
最近看了《隐入尘烟》农村生活题材的电影,没有豪华的演员阵容,没有华丽的道具服装,没有创作团队刻意迎合市场,但是演员朴素的表演直击观众的心。
好电影不仅仅是票房。 时间就像试金石,只要是黄金,历史终究会留在记忆中!
我不想重复电影的故事和细节,也不想把总部电影牵扯进来参加国际评奖。 笔记想借此机会从文艺作品本身谈一下对文艺作品的意见!
一、大巧若拙式的道家审美
作为中国人,中国人自身的审美主要有四个层面。
第一个是道家式的审美。 这种审美追求自然、朴素,天真,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如道家所说的“大巧若拙”。
没有剧本的纪录片接近这种审美。 这样的审美男女老少都是恰如其分的,最容易引起人类早期发展记忆的审美乡愁,它是所有以文明为荣的现代人共同的审美记忆。 当时的人们还处于采集、捕鱼、农业的时代。 它是与天地自然相伍,与花鸟虫鱼、鸟兽相伍,与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相伍而形成的审美。
二是儒家审美观念。 这种审美追求的是儒雅、端庄、内敛。 正如我们经常谈到的,文质彬彬、玉树临风、眉清目秀、温文尔雅。
这种审美需要经过人为的修饰,但不是刻意的、张扬的,而是沉稳的、内敛的。 例如与礼仪相关的审美都属于此,这种审美具有分化筛选的作用。 使用这种审美创作,往往会排斥一些人。 因为阳春白雪注定有些人无法消化。 这部分人不仅不能享受这种美,反而有酸臭。
三是法家审美,这种审美追求威严、宏伟、气势、震撼等,以气势摄人心魄。
例如,门阙高大、宫殿雄伟就属于此类,一部从外显人小,以此来震慑、追求炸裂特效、追求宏大历史场面的电影就属于此类。 这种审美的特点是瞬时性、短暂性,看了让人震撼,看了让人遗忘!
四是墨家审美。 这种审美追求条理清晰、一致、重复等,出类拔萃、别出心裁,复制&; 强调着追求糊状的审美性。
统一的制服、工作服、制服都属于这个。 这种审美是机械的、简单的、粗暴的,从现代化生产现场出来的工业品往往追求这种审美,这种审美也注定了他们停留在商品上,而不是艺术品上!
显然,《隐入尘烟》接近道家式的审美,质朴无华,大巧拙。
看到的人会唤起精神深处的审美和生活的乡愁! 毫无疑问,现在大多数人的祖先都是农民。 我们永远欣赏农民所具有的那种自我强化、坚韧、勤奋、诚信的美好品质。
当然农民也有懦弱保守的一面。 但这并不是它们受到批评的原因,我想本来就不是,只是有些人心底不再有赤子之心,变坏了的人渐渐把他们逼成这个样子。
正如莫言新书《晚熟的人》所述,“善良的人都是晚熟的,而且都是坏人催熟的”。 但是,我还是要对善良的人们说这句话。
贾平凹在书中写道:“坏人是没有羞耻的,所以活得很安逸。 好人规矩多,想多了会生病。 ”
我们要批评的是坏人,不是被坏人欺负的好人!
二.文艺作品的人民立场属性
莫言说:“我有偏见。 我认为文学作品绝对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笔者不太赞同他的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想成为经典的广为流传的文艺作品,基本上具有人民的立场属性。 要颂扬人民的丰功伟绩,要鞭挞人民的腐败堕落! 如果不把创作的作品拿出来给人民,让历史来检验,那就谈不上文艺作品。 那个应该称为秘密。
第二,从《诗经》当时开始,文艺作品就具有立场和政治影响。 “上者风化下,下者风刺,主文谏,言者无罪,闻者堪戒。 ”意思是,国君用风诗教化民们,民们用风诗劝诫国君。 用富有文采的诗隐约地劝解一下。 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必须引起足够的戒心。
文艺作品是非常坚强的政治工作者的作品,是国政运营中沟通的桥梁。 就像社会上流行的淫语艳曲一样,可以判断民风不再淳朴了,可以判断上面的德政教化一定有问题。
第三,竭力鞭策粗俗,为美好送去激励赞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法家历来名副其实,赏罚分明! 沙场上的为民英雄、隐姓埋名修筑军事长城的元勋国士、冲锋陷阵的抗疫医生、主动帮助扑灭重庆山火的无名之辈,怎能在文学上点赞呢?
第四,文学确实有揭露社会黑暗的功效,但揭示的目的要警示,给人以激励的力量。 相对而言,有些作品只是透露出来,就像身上化脓满是苍蝇伤一样,无情地暴露给世人看,却不给安慰,不给救护车,也拿不出治疗的良方,只是暴露,那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要的不仅仅是站在历史的创伤和废墟上无情地揭示和宣传,更是在我们要的作品中赋予我们走出创伤和废墟、重建生活的精神力量。
不仅如此,一些作家专门挖掘我们民族的历史伤口,以博取外国主子的宠爱,以此来牟取暴利,而通过文艺作品来赋予这个民族从伤口和废墟中站起来的力量,已经超出了那些作家的能力和智力范围
确实,《隐入尘烟》写的是人类的痛苦,但笔者仍然能感受到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弥足珍贵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对生活的爱、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的期待,让我们在苦难中也感受到对生活的爱和光辉。
三.对爱的最高褒奖和赞扬
即使到了中年,即使贵英生病,他们也能对生活抱有希望。 他们可以自己劳动种庄稼,饲养鸡鸭牛羊,用自己的劳动建造自己的房子。
他们虽然不富裕,但深夜回家有人在村口耐心等待; 他们虽然种不起玫瑰,但可以互相种一束麦子花;他们是农民,但是他们依旧有生活的期待和希望,他们依旧憧憬着买一台属于自家的电视机。
作品结尾虽然用小字表达有铁是搬到新家生活,但是导演想表达的是应该是殉情,那是对爱情至高无上的褒奖和颂扬。我们说惯了情情爱爱,听够了甜蜜的承诺,但是能为爱殉情的有几何?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元好问的一首词《摸鱼儿·雁丘辞》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有一次参加科考,在赴试途中遇到一个猎人。这个猎人将一对在天空翱翔的大雁射下一只,另一只在空中盘旋哀鸣许久,确信伴侣已死后,便也头朝地撞死。大雁的情谊深深打动了作者,于是便有了这首词。
从影片来看,有铁和贵英应该相识相知没有多少年,而且他们没有说过一句爱,他们也并不富有,但是他们的爱情就像雁丘辞里描写的大雁那样,让人为之歆羡和动容。
四、杜甫式的作品
杜甫在早些年去长安求官,所以不免会写一些诗文去吹捧阿谀奉承一些权贵,比如李林甫,杨国忠等。但是像杜甫这样的诗人,我想应该是做过一些思想斗争的,受孔孟影响的读书人怎么能没了骨气呢?
后来他进行了彻底的自省和反思,于是写了很反应民间疾苦的诗,比如《兵车行》《丽人行》,是他在长安求官十年对权贵腐败生活的揭露,比如“三吏”“三别”写尽了“安史之乱”中民众所遭受的痛苦和磨难,以及对国家陷入转乱的深切忧患。
杜甫是一个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见证者,用笔记录那个时代的美与丑,善于恶。点点滴滴,镜头虽小,意境却宏大而深远。他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的一生始终与老百姓站在一起,他是人民的杜甫。
毫无疑问,中国需要一批杜甫式的文艺工作者站出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杜甫在当时其实不是很出名,当的也就是六品八品的小官,他的名气远不如李白,王维,白居易等人,当时在很多人眼中,也许他就是一个二流甚至三流的诗人。
这可能与当时文坛的风气有关,当时的唐诗流行“清水出芙蓉”,讲求才思泉涌一气呵成。杜甫则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非主流路线,讲求雕章琢句。而且唐诗多带浪漫豪放的气质,多写理想,而杜甫则主要走现实主义路线,专攻写实。
杜甫的诗不受时人的重视,并不代表他的诗不好。
中唐以后,韩愈,元稹,白居易都对他的诗推崇备至,将他的诗称为“诗史”。到了宋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对他的诗则更加推崇,开始称他为“诗圣”。到了明代,对杜甫的推崇更是日益光大!
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他并没有写很宏大的历史变迁,但是他通过对生活历史细节的刻画,深刻地揭露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他为什么被称为“诗圣”,因为他时刻将国家和民众都放在心上。时刻都心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关怀,足以让他的诗在中国文坛永远闪耀光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