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专辑文章(24年后再听BEYOND之SOUND专辑)
某天,整理房间时,找到1995年买的一张磁带,是BEYOND乐队的《SOUND》专辑,自有一番感触,当年那些场景浮现眼前。时间过得很快很快,24年前听此张专辑时的景象还依稀记得,总令人有所感怀。
磁带,乃至CD、DVD在时下早已成为很多人记忆里的怀旧物件,磁带在当年也不便宜,记得当年买BEYOND这张专辑时,花了十块钱,当年物价下,这个价格不算低。这张专辑是BEYOND三子时代的第二张专辑,说实话,BEYOND在失去黄家驹后,很多歌迷都对三人时代的BEYOND充满着各种担忧。
实际上,BEYOND三子时代的第一张专辑《二楼后座》就已让歌迷们失望不少。记得那时买入这张专辑时,与其说支持BEYOND,不如说对黄家驹的怀念。但这张专辑却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家驹的重要性,没有他,BEYOND三子不管在创作力还是在唱功方面都呈现出下滑趋势,更为严重的是,此张专辑也表现出BEYOND三子对家驹的依赖与习惯,整张专辑说得不好听些,在歌曲风格以及演唱方面,极大模仿家驹,尤其黄家强,极力复制家驹的唱腔。所以,不少歌迷都对乐队前景表示担心。
《SOUND》专辑便是在此种情况下出炉的,一方面是歌迷的质疑,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态度表现。记得那年聆听此专辑时,在总体感觉上,要比上一张专辑出色,或许由于家驹在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实在太深刻了,总无法对此张专辑作出客观评价。
24年后,再度聆听《SOUND》专辑,却已有另一番感受。或许经过时间洗礼后,相同事物,在不同时间阶段品味,便有全新感悟。实际上,从乐队音乐历程看,《SOUND》专辑是分水岭,此专辑开始树立BEYOND三子时代标签,音乐风格不再受限于家驹,乐队三子重新塑造乐队的音乐DNA,从这点上说,此张专辑意义明显。
在家驹离开后,很多人质疑乐队创作能力,的确,家驹显然是乐队核心人物,乐队绝大部分经典作品均出自于他。而《二楼后座》专辑的表现,似乎也让歌迷的担心变成现实。所幸,《SOUND》专辑让大家看到三子创作能力。
虽然BEYOND乐队很多传唱歌曲偏向流行曲风,但乐队前期作品风格却是ROCK味十足。《SOUND》专辑开始宣告乐队风格回归,重新找回早期曲风,摇滚永远都是BEYOND的主旨。
整张专辑由11首歌曲组成,其中包括一首纯音乐作品。其实从专辑封面,便已隐晦表达乐队的想法,那就是回归!重回乐队最初定位。而专辑中的11首作品同样表达出这一愿望。黄贯中接棒黄家驹,成为创作核心,同时狂燥重金属风格在专辑中的份量加大,这是家驹时代下所不常见的。
《铁马骝》、《教坏细路》、《声音》、《困兽斗》、《逼不得已》五首作品属于重节奏音乐,浓厚的重摇滚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在宣泄,在批评社会现象同时,将BEYOND乐队的摇滚精神全方位爆发,很直接很率真很痛快淋漓,非常畅快。
慢歌方面,《缺口》、《阿博》、《CRYIN》、《门外看》、《叹息》五首作品与重摇滚风格作品平分秋色。无论是旋律或是歌词,还是演奏,均比上张专辑出色,可以说三子用作品回击大众对他们创作能力的怀疑。特别是黄贯中的演唱,非常精彩,自在一派的演唱风格,清爽洒脱、不急不缓间将歌曲意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其中的《缺口》是一首纪念家驹的作品,那份淡淡伤感与不舍,多年后再度聆听,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幻觉》则是另一种尝试,将电子音乐与摇滚相结合,其实在家驹时代下,乐队便有所尝试。黄家强主唱此首作品,可以听得出其努力改变上张专辑极力模仿家驹唱腔的方式,虽然还不尽完美,但足见其诚意。
《SOUND》专辑已不仅限制于摇滚,实际上,其是一张集结重金属、垃圾摇滚(Grunge Rock)、硬摇滚、放克、电子等风格的音乐佳作。就像队名一样,超越永远都是BEYOND乐队的主题,不管家驹在不在,这种精神都一直存在。
24年后,再度聆听《SOUND》专辑,已有了非同一般的感觉,当年这张被低估的专辑,是三子时代下份量极重的一张专辑,也是三子时代最为出彩的一张专辑,并具有分界线意义,宣告着三子时代正式开启。
作者介绍:王凯,策划人,自媒体人,文二代。主攻品牌策划、内容生产、新媒体推广。头条号:王先森吐槽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