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清明节的习俗(浅谈安徽广德各地民俗)

安徽清明节的习俗(浅谈安徽广德各地民俗)(1)

广德新貌

“土民”与“客民”的春节风俗

春节,又称过大年,是除藏历年之外所有民族的盛大节日。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各不相同,过春节也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反映出中华民族既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特点。

安徽清明节的习俗(浅谈安徽广德各地民俗)(2)

春节

广德是个移民县四方客民杂居处。大的移民潮据说有三次。第一次是公元三世纪到六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战争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中原地区人民迫于战乱陆续南迁。第二次是公元十一世纪宋金战争时期,宋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大批中原人民随康王南渡移住江南。最近一次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及其后的瘟疫暴发,人口损失殆尽,清政府招移民垦荒。中原及其他各地的人民却因当地自然灾害频发和地主阶级残酷剥削而大批来到南方求生。移民的到来,与本土居民和谐共生,不仅带来了原地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同时,也带来了那里的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因而表现在春节活动上也呈现出丰富多采,异彩纷呈的面貌。

元宵节

十五一大早,家长们就开始为送灯忙乎起来。先用心设计灯的式样;有的扎牌灯,有的扎宫灯;有的是荷花灯,有的是西瓜灯,有的是两种以上图形的组合,有的还配上各种纸花。骨架的材料则按灯的形状、式样选择,有的用苎麻杆,有的用小圆竹,然后糊上透光纸。灯扎成后,有的还在灯上作画涂彩,近似于居家张挂的彩灯,俨然一件工艺品。这样的灯扎起来费时费工,一般是村中上等人家,而且是为最有名望的某位祖先特制的。而一般的中等人家,就是扎一只插在坟前、上下为四棱锥形、中部鼓出的高脚灯。即用一根小圆竹,将一头劈成四瓣,中间撑一个小十字架,再将顶端收拢,用细麻绳或铁丝扎紧、糊上纸也就成功了,一、二个小时可以扎很多。而最普通的人家只是扎一只“裤脚灯”。削上四根或三根竹签,插在地上,一张红纸或白纸裁四开,对边一粘连成一个圆筒,套在签子上,也就成了。送灯时,不管什么灯,一座坟一只。燃亮的蜡烛大都选红烛,管的时间越长越好。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灯的式样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市面有大大小小不同规格的塑料小灯笼出售,里面安放电池,到坟上只需把开关一开立马就亮了,管的时间长,而且不易发生火灾。

亮灯的时间是在煞黑之前。有的坟墓离家几十里,所以有的吃了十五元宵饭,家长就带着大点的孩子,匆匆赶往墓地,让孩子从小认识祖先的坟墓,知道为祖先送灯上坟尽孝道。在坟地,家长还要对晚辈们讲述祖先的光荣历史和些不平凡的经历。如此一代一代,上传下教,这大概就是“薪火相传”的本源吧。

送灯时,对于特别有名望的至亲,像太公太婆,爷爷奶奶,父亲或是母亲,都要特殊对待,通常还要郑重举行祭奠仪式,鸣放炮仗,焚香化钱,供奉三荤三素和美酒,行跪拜礼,祈祷祖先对子孙的护佑。当然,送灯也很有讲究:到了坟地,说是谁先点燃灯就意味着今年的运气好,办事吉利。另外,在坟地送灯的人,点灯必须用自己的火柴:若借用别人的火柴,或是在别的坟上取火,就意味着祖先得不到,还是见不到光明,等于白送!在点灯时还必须念念有词:“正月十五来送灯,送什么灯?送金灯,送银灯,送给祖先一盏通明灯。子子孙孙来送灯,我祖坟上得光明……”之内的词。

广德河南移民念祖敬宗,元宵节为已故亲人送灯的习俗不仅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灵里,而且也感染和影响了来自其他各地的移民后代。每逢元宵节,他们也驱车几十里、上百里,前往各自亲人的墓地,带上一只灯,送去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夜幕降临,但见漫山遍野,灯光璀灿,犹如繁星点点,与村庄集镇此起彼伏的烟花彩灯连成一片,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画卷。文/解宗来

河南与湖北移民不同的风俗清明节

誓节镇位于广德西部,人口约7.6万,面积342平方公里,誓节属移民大镇,大多数为河南、湖北两省迁入。清明节属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留下了千年的传统节日文化。现已被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现就誓节地方清明节习俗介绍如下: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与寒食节时间相连。但寒食节是禁火,将冬季保留的火种熄灭掉;而清明节则要重新钻木取火。所取之火称为“薪火”,也就是意味着“薪火相传”。唐朝的皇帝在清明节这一天还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将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示君主对臣民的仁爱之心。据说,介之推死的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登山祭奠,发现介之推焚身的那棵柳树,居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且昭示天下,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寒食与清明不仅时间相连,而且主要内容也是相同的——都是祭奠先祖,缅怀前人。所以唐朝以后,清明节的许多习俗慢慢地就和寒食节融合在一起。在那时候人们看来,这两个节日是连在一起,不分轩轾的。到了后来,寒食节渐渐地被清明节所取代。晚唐、宋代以后禁火令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袭此俗了。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为了清明节的一部分。在现代大多数地区的人们只知道“清明节”,而不知“寒食节”为何物。如今,我国江南地区的人们到清明节这一天,大多都要吃“青团”是一种草汁与糯米粉糅合做成,里面放入豆沙,外面呈青碧色的冷食食品,看来就是从以前的寒食节习俗延续而来的。

清明节是节气之一,有着气候、历法等一套制度仪俗为依托,容易为人们可沿用,尤其是清明节里扫墓习俗,为人们祭奠先祖和亲人的亡灵,寄托自己的哀思,找到一种释放的形式,因此,受到了人们普遍认同。因此,清明节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一年之中重要而又内涵丰富的节日了。

安徽清明节的习俗(浅谈安徽广德各地民俗)(3)

清明节

踏青、采蒿、挑荠、插柳、放艾篙: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屋外,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郊外踏青、或去郊外放风筝,祭祀先祖,上坟扫墓,春游,这些户外游活动被称为踏青。

古时还有“踏青挑荠”的习惯,这种习俗在少数地方直到现在还可看到。每到清明节前后姑娘和媳妇们出门踏青。采蒿子包蒿子粑,挑荠菜包饺子、馄饨,饶有风情。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有的把柳枝插在门边,有的供在堂屋里的供桌上,或放在灶台上,据说能驱除灾邪。

祭祀先祖,上坟扫墓:清明是祭祀先祖的日子。中原河南是华夏人文始祖发祥地,洛阳是周公营造的城邑,乃七朝之都。传说凡华夏子孙在去世后,每年清明节其英灵皆要赶赴洛阳与各地宗亲英灵相聚,参加朝拜先祖的大会。所以其后代均要赶在清明正午前为已故的亲人送纸钱,作为他们旅途的“盘缠”。这也是昔日将祭祀用的干古纸称为“洛阳纸”的来历。湖北、河南移民,祭祖习俗有所不同:河南人先在草地上铲两块锥形的草坪,锥尖相对,中间夹上一摞印有钱纹的干古纸,称为“坟帽”压在坟头上,再烧些纸钱供祖先,同时,还供上一些蒿子粑,作为干粮,以备先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充饥。而湖北人则大多数在坟头上用竹枝挂上红红绿绿或白色的纸钱吊子,称为插青,同时也供蒿子粑。而挂纸钱吊子的小竹竿还大有讲究,一定要用空心竹,不用实心竹,因为空心竹轻,实心竹重,所谓路远无轻担,只怕遥迢路远亲人背不动,可谓用心良苦!而绝不可省事将钱吊子挂在墓上生长着的树桠或竹枝上,那样的话亲人就带不走。这就是河南人称为上坟、湖北人称为插青的来历。在通常情况下,扫墓时都要对祖墓进行修葺,砍去墓上的荆棘、杂草。若不是闰年,还要为墓葬培土,称为包坟。若要为墓葬立碑,大多也选在这一天。文/张传文

“鬼节”七月半的由来

安徽清明节的习俗(浅谈安徽广德各地民俗)(4)

七月半鬼节

年小月半大,指的是中国节中七月半“鬼节”,又称中元节。仔细分析,春节是个承上启下、辞旧迎新的节日,其意义非同一般,但和七月半相比,它还要逊位一些。足以显示七月半这个鬼节在人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七月半这个鬼节并不只是七月十五这一天,而是从七月初七开始直到七月三十近一个月。 七月半在民间有许多传说,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佛教和道教。

目莲救母:相传古代有个小女孩叫目莲,从小丧父,和母亲刘氏相依为命。母女过着清苦而快乐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小目莲已长到十七、八岁。 俗话说女长十八变,越长越好看,小目莲现已出落的如出水芙蓉,妖娆动人,真是人见不走、鸟瞰不飞,村里村外的小伙子无不仰慕目莲的美丽,纷纷上门求亲,但均遭目莲拒绝。

一天母亲刘氏将目莲叫到身边对她说:“孩子,你已经十八岁了,老母已年过六旬,你还是选一个好人家出嫁,过上好日子。”

目莲听了含着眼泪摇摇头……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终于有一天,目莲的母亲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驾鹤西去。目莲哭得死去活来,不管乡亲们如何劝解,小目莲无法从悲哀中走出来,想起和母亲在一起,想起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小目莲又放声大哭!

由于日夜思念母亲,小目莲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上苍让小目莲在一个夜晚来到阴间见到她死去的母亲刘氏。可怜她的母亲已经被一群饿鬼折磨得瘦骨嶙峋。目莲用钵盆装上菜饭送到母亲面前,可阴间的饿鬼们夺走了她的饭莱。母亲痛苦地含着眼泪忍着饥饿。

小目莲痛苦地回到阳间,天天哀求佛祖,一日三遍给佛祖烧香磕头,终于一天,目莲的孝心感动了佛祖,佛祖收目莲为女弟子,授予目莲《盂兰盆经》,并赠给一只法宝盂兰盆交给目莲。

目莲按照佛祖的示意于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满珍果素斋高诵《盂兰盆经》。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

地藏开门:目莲救母的故事迅速在村里村外传开,人们纷纷效仿目莲的做法,向目莲请教《盂兰盆经》,备上鲜果美味诵经敬奉亡灵。

地藏菩萨在阴间地府听到阳间经声阵阵,来到阳间转了一圈,深受感动,想起自己老母被关在牢房里少不了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悲从中来,世间凡人尚能如此,难道神仙不如凡人。如此一想,在七月十五这天,徇了私情,让看守偷偷打开牢门,饿鬼们蜂拥而出,来到人间,享受贡品——

消息传到天庭,玉帝考虑到是佛祖的旨意,就没有追究地藏菩萨的责任,反而顺水推舟,定七月十五为鬼节,这样以来,人间就又多了一个年小月半大的“鬼节”。

广德南乡居住的人大多都是清朝曾国藩时期从湖北迁移过来的,到现在还保留着湖北人生活习俗。

据老人们说,到了七月半这天,家家要备上冥钱草纸,准备饭菜酒水面向老家方向,当家的背着手,在正堂转上三圈,口中念念有词,大概的意思是说,作为后代被绑着下了江南,但不忘祖先,准备酒菜供奉祖先,祈求保佑——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七月半已经演变为孝敬长辈,合家团圆的节日。到了七月半,人们除了不忘烧香烧纸,还早早地杀鸡宰羊,摆上一桌酒席,将已嫁出去的老姑娘、小姑娘都接回娘家,共度中元节,一家大小喜气洋洋边吃边谈心,谈谈上半年的成绩,叙叙下半年的打算。这正是:千古目莲孝亲母,感天动地诉母苦。玉帝定节七月半,教化尔等莫忘祖。文/黄大臣

腊八粥的来历

提到腊八粥,首先要说说腊八节。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吡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在公元前525年的某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练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曰,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许多腊八粥的故事。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曰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常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佛之日是腊月初八,称为“佛成道节”。佛寺在这天举行诵经,并效法成道前香谷和果实做粥供佛。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顾名思义,就是由8种原料煮成的粥,至于原料配制,则根据当地出产及生活习性而定。因受佛教影响,原料皆为素食。现介绍两种传统原料配制:一是由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秫米(粘高梁米)、红小豆、莲子、桂圆、花生米、栗子、小红枣、白糖为原料;二是由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为原料。现在,由于生活条件好了,思想禁锢少了,也有不少人将自己喜欢的肉类食物加进粥里熬制,比如加入火腿肉、咸腊肉等。文/阮从银

东亭安庆人文化与习俗

近来,《安徽商报》对安徽的“徽”文化,炒的沸沸扬扬,加之全县开展的《加快文化发展》大讨论。而我作为一个“博客”,灵魂深处的那颗孜孜不倦的心,始终平静不下来;也总是在为某一种文化的起点和它的产生,苦思冥想,相互撞击和摩擦,形成一种挥之不去,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化理念,缠绕着我!迫使我执笔,把那些沉积已久,言传身教的文化背景写出来,以示读者,告诫子孙。

严格地说,广德的文化属于移民文化。清朝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天国与清军在此展开的拉据战,以致瘟疫流行,十室九空,除卢村甘溪沟及小余里的大洪保有部分原始广德人外,其余的全是移民;有这么一个说法,四分是河南人,迁居在邱村、新杭一带;三分是湖北人,在大南乡定居;其中有一部分是安庆人,定居在今天的东亭乡和新杭的松敦村,原凤桥的一个小村也有部分安庆人。安吉,良朋也有安庆人的群居点。在《安吉县志》中,安庆人称“客家”人:因为他们本地人占多数,而我县大都数是移民,所以就没有客家人之分了。记得我曾写过一篇《失落的群体》对这件事有着详细的描述。

据说,我们的祖籍是安庆“怀宁”人,和陈独秀饮的是一溪水。当然,我没法去考证: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文化旗手,大名显赫,曾推动过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桐城派,方苞、姚鼐、刘大魁、方孝孺,曾在清朝代表着中国的文化现象;古代有名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就是描写安庆、怀宁人的悲壮爱情故事。耳濡目染;我伯母年过九旬高龄,依然会背诵《增广贤文》《三字经》等古代的教科书。安庆人注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是言传身教的。比如有几句孺夫皆知的俚语,很值得回味,“三代不读书,不如一条猪”;“穷不离猪,富不离书”;“求人不如求土,求土不如求书”。可见安庆人中把读书已经推到了一个至高点!安庆文化人中,对读书寄予厚望,求真务实。哪怕家境再困难,也要让后生念书。

安庆人在伦理道德上很讲究,他们善积“阴德”,尤其是对村邻、亲戚、朋友,遇上困难都能鼎力相助。对父亲的称胃叫“da”(大),我仔细评这个“大”字很有意思,按民间的说法是“天”为大,父为“天”,母为“地”,父为“乾”,母为“坤”。这“大”就意味着父亲是家庭里的一片天,最“大”的意义所在吧。管叔叔叫小爷,伯伯叫大爷,姑夫叫姑爷,反之又把爷爷称“爹”。所以,这种称胃把许多河南和湖北人,经常闹的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

安庆人在广德东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几代人同堂,这样有利于把家业做大、做强。往往你会看见若大的家庭,主事的人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奶奶。安庆在广德的人群中有一句俚语特别有意思:叫“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过去,你别小视那位手捧旱烟袋,穿着极朴素的老太太,往往她就是这个家庭的中心人物。安庆人娶新媳妇进门,做婆婆的首先要对媳妇进行一番疏导:教她如何做人、如何逆来顺受、三从四德、保守名节、维护家风、尊老爱幼、坚守妇道等家规。婆婆还要先讲述自己当年如何在公公、婆婆面前讨叫生活,当好自己的媳妇等。

东亭安庆人在祭祀方面,先拜自家祖宗为根本,然后再拜观音、祠山菩萨为精神依托。他们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处境,都能找到一位在历史上有显赫地位的名人,作为自己膜拜的偶象。

“耕读传家”是安庆人的文化之本,之所以这样,有许多人对安庆人产生误解,说安庆人是吝啬鬼!其实也不为然:安庆人善于苦心经营,至于干那些打杀抢劫之类的坏事是很少涉足的,因安庆人胆子小,考虑任何事都很周全:所以说,安庆人在东亭,尤其是在民国混乱时期,当土匪和参加一些暴动类的非法之事很少。他们职业选择有当木匠、瓦匠、蔑匠、补锅、补碗、接犁头等。他们逆来顺受,以沉默作代价,但骨子里确有一股不屈不饶的精神意念,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很理智。

旧社会安庆人在婚事安排上,门第是不重要的,选择安庆人,同安庆人结婚是必定条件,因为东亭安庆人不愿和异地人结亲:原因是安庆方言不好听,受人歧视,怕招惹是非。不过,也别怪先人们有种不合理的条件,就我们这辈人在异地,一听我们操有安庆口音,马上就有鄙视的目光,那样的目光,会让我们感到耻辱,惭愧。所以,那种感觉非安庆人能体会得到的!

据说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东亭有几个推独轮车的,在卢村老街东河桥,碰上几个年青人,也是推独轮车的,在一起开玩笑,惹“倒了毛”,学安庆话,安庆人不服,抽出“开棍”,对其腰部就是一开棍。有人说:这一开棍打掉了对方的“腰子”,哈哈哈……大笑三声!安庆人见其大笑,更加来气,又连补几脚,伤者当即毙命!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吃了官司。自后,笑安庆人说话的人就少了。因为,这是血的教训!

在清同治年间,广德十室九空,首先招募的是河南、湖北人的。因当时大概安庆有人在广德做官,看到家乡水灾严重,便上奏朝廷,允许在安庆也招一部分难民来广德开垦。在整个东亭的安庆移民中,汪、程、张、吴、刘、方、黄这几大姓最多,象我倪、储之类虽户数不少,但不属大姓,他们谱系脉络清晰,其中好几家的家谱,我都认真拜读过。如程家:就有把宋代的“二程”的理学家奉为先祖;在阳岱山的邱家,他们自称是吴三桂的后裔。据说,吴三桂被满门抄斩时,他们扶老挈幼逃到安庆,在安庆改吴姓邱,安居落业,后又迁移到阳岱山定居。他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九过年,祭祀供的牌位是封缰大吏吴三桂。

湖坝村民组的黄姓,他们活着的人姓黄,死后的灵位上的姓氏必须改为姓“潘”,原因是以祭祀他们先祖,北宋时期的政治核心人物——潘仁美。黄带村民组的方姓,他们是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方苞,视为先祖;可见安庆人习俗独特,姓氏来历更为复杂。他们家族既使再苦,每一代必须集体出资培养一位读书人,以传承他们的姓氏文化。

自同治与咸丰年间,安庆桐城、怀宁、潜山、枞阳、太湖等各地的移民到了广德、东亭及安吉、良朋,在文化取舍方面,也有许多有意义的事。当时,迁移过来的居民,一般是安群分居的。安庆人归安庆人,河南人归河南人。皖南花鼓戏在演唱过程中,当时的安庆人很是看不起,那时安庆程长庚已经带领徽班进京,将昆剧与枞阳高腔有机的结合,成为了一个新剧种——京剧。当然,安庆人最喜爱的还是“黄梅戏”,它的唱腔、道白都合安庆人的口胃。安庆民间文化中的“小调子”很有特色,语言丰富,取材广泛,都以歌唱男女爱情为主题。同时还有薅秧号子、车水号子、舞狮等方面,都是安庆人的强项。

在丧葬习俗方面,安庆人有独立的一面,人死后,一般是不请河南道人做丧事的,因为安庆人有自己的道人,那就安庆道人。其实也没别的区别,差异是河南、湖北道人与安庆道人唱腔不同罢了,做道场的程序也有所不同,供的神位大致一样。

“农耕文化”安庆人有几项操作流程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对土地进行“烧包子”。在田里用杂草烧一堆土粪,第二年的桩稼,就会长的更好。还有就是接犁头,这件事也只有安庆人会做,犁头接长了,牛就可以省力,耕地的面积增大、加快。以减少牛的劳动强度。“打草腰子”,也是安庆农耕文化的一部分,比如捆柴,必须要这个腰子,就是用稻草很自然的连接,打出来的腰子像只鸟窝,很有艺术。

安庆人在饮食上很讲究,有一种野菜叫药芹,东亭人称“安庆菜”,药芹不同于香芹的,它入口清爽,东亭人将这个菜做到了极致,煎、炒、烹、炸、淹、烂、臭,这几个方面怎么弄都很好吃,不过,你要天天吃这道菜就不行了,会吃厌的。尤其这种菜的臭菜水,炖出的小南瓜汤,比起腌白菜水来,其味道更逊一筹。不过现在很难吃到了。还有一种菜也很有特色,就是把豆渣进行霉制,然后烧汤吃。当年,东亭老街的,徐造飞豆腐坊的霉豆渣,想起来就流口水,我们经常拿几分钱去买一大串豆渣饼回来吃,现在我也还喜欢吃,但总觉得没有以前的好吃。将山芋杆子腌制,也是安庆人的一大发现:山芋杆腌烂,用饭锅一蒸,那味道实在极好。这几道菜都是以腌、烂、熏、霉,从营养上是不科学,但它确是安庆人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

在广德,人们视东亭人为广德的“犹太人”很有点象,东亭的安庆人,基本上是以安庆的桐城文化为代表,当然,一百五六十年的文化大溶入,他的原始成份已逐渐退去,各种文化的大渗透,已经不是它的本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过这是自然现象,因为整个中原文化,就是一个不断同化的过程。但是他的真实内涵,同与异,只有进行比较时,才能清晰和分辨。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们安庆人,不管你用什么语言说话,我都能知道你是安庆人,因为他的语言无不透露着安庆人的信息。

安庆人文化底蕴深厚,他们更多的是以《耕读传家》,崇尚读书,当然,读书不是每个人都能培养成材,这些他们理解。他们除读书,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从事的产业五花八门,让其家族得到发展,得以升华。全县不足十家的龙头企业,而东亭就独霸三家,他们的发展前提就是凭着勤劳、苦干,加实干的精神。

不守旧、不固执,利用最佳优势,率先兴起中药材生产基地,苗木培植、蘑菇种植基地。沙坝、颂祥村在土地资源较少的情况下,他们组建瓦工、木工、油漆工程队。大厂、小厂星罗密布,这是他们的本色,不怕被歧视,用实力说话。这就是东亭安庆人的文化特点,首先是自律,宽容,融入和渗透,传承和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